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1061)

作品数:6 被引量:81H指数:4
相关作者:何凡能李士成张学珍傅辉陈屹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重庆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清代
  • 2篇历史时期
  • 2篇耕地
  • 1篇地数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数据
  • 1篇农业
  • 1篇农业生产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明清
  • 1篇明清时期
  • 1篇空间分异
  • 1篇耕地面积
  • 1篇北宋
  • 1篇北宋中期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重庆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篇何凡能
  • 3篇李士成
  • 2篇傅辉
  • 2篇张学珍
  • 1篇陈屹松
  • 1篇葛全胜
  • 1篇王一帆
  • 1篇刘浩龙
  • 1篇李柯

传媒

  • 2篇地理研究
  • 1篇兰州学刊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人文杂志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明清时期地方土地数据统计机制研究——以河南诸县为中心的考察
2011年
明清时期的区域土地数据通常是由不同种类的土地数据折算得到的财税数据,定额赋税、土地生产力差异和级差地租等是制约县级政区调整纳税数据登记方式的决定性因素。辖区登记方式的调整既体现了原额赋税下,地方政府与基层民众之间的互动过程,也体现了同级政区间不同登记制度的差异性。
傅辉葛全胜何凡能
关键词:明清时期
清代西南地区森林空间格局网格化重建被引量:12
2014年
基于遥感土地利用数据和全球潜在植被数据,确定了中国西南地区土地垦殖前森林植被可能的分布范围,并通过量化地形(海拔、坡度)和气候生产潜力(光照、温度、水分)与农林地分布间的关系,构建了土地宜垦性评估模型和历史森林面积网格化分配模型,重建了清代西南地区5个时点、分辨率为10 km×10 km的森林空间格局。结果表明:①本文设计的森林空间格局网格化重建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其结果能较好地反映森林变迁历史过程的基本特征;②西南地区森林覆被率从雍正二年(1724年)的54.7%下降至宣统三年(1911年)的27.8%,其减少地区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云南中南部以及贵州大部;③从网格占比的变化趋势看,1724-1911年,西南地区森林覆被率小于10%的网格占比上升了约31个百分点,而覆被率大于80%的网格占比则下降了约13个百分点。
何凡能李士成张学珍
关键词:历史时期
清代河南四府赋税豁免时空特征及其机制研究
2011年
文章通过对清代山地—平原过渡带赋税豁免量时空特征与水旱灾害关系分析发现,剥离普遍性的制度因素,区域豁免与水旱灾害频率密切相关。灾害引发的边际土地(濒河岸、湖岸等)频频农业灾荒是清政府实行区域豁免政策的主要原因。这一研究是对社会—环境耦合系统变化研究的又一有益尝试。
王一帆傅辉
关键词:空间分异清代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中国古代农业影响研究的若干进展被引量:28
2010年
IPCC报告指出:气候变暖将给人类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中国历史上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秦汉以来气候变化与农业经济发展对应关系的梳理与分析,从百年尺度上阐明气候变化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暖期利于农业发展,冷期则相反。当气候温暖时(如秦汉、隋唐时期),北方农业种植界线北移,农耕区扩大,同时农作物生长期增长,熟制增加,粮食产量提高;而当气候寒冷时(如魏晋南北朝、唐后期至五代时期),农业种植界线南退,宜农土地减少,农作物生长期缩短,熟制区域单一,粮食产量下降。古代稻作区的分布也具有类同的变化。
何凡能李柯刘浩龙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生产历史时期
清代西南地区耕地空间格局网格化重建被引量:29
2012年
本文以现代耕地分布格局为基础,通过量化地形(海拔、坡度)、气候生产潜力(光照、温度、水分)和人口密度等因子与耕地空间分布的关系,重建了清代西南地区6个时点分辨率为10km×10km的耕地数据。结果表明:①就整体而言,清代西南地区耕地空间格局的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垦殖范围的扩张,1661-1911年土地垦殖率在O-10%的网格占比减少了约24%,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二是垦殖强度的提高,1661-1911年垦殖率大于30%的网格占比提高了10.3%,最为显著的是四川盆地和云南中东部地区。②就清代西南地区耕地数量增减来看,整个时段可划分为3个阶段:前期(1661-1724年)“复原性”垦殖,60多年间土地垦殖率在0-10%的网格占比减少了11.4%;中期(1724-1820年)缓慢“拓展性”垦殖,全区垦殖率在0-10%的网格占比下降约7%,在30%以上的网格占比提高约7%;后期(1820-1911年)局部抛荒与再垦,垦殖率在0-10%的网格占比从75.0%降至72.2%,在30%以上的网格占比从9.1%提高至10.9%。相关分析表明,本文网格化重建的清代西南地区的耕地空间格局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李士成何凡能陈屹松
关键词:清代
北宋中期耕地面积及其空间分布格局重建被引量:33
2011年
以北宋暖期为研究时段,依据历史文献中有关"田亩"与"户额"的记载资料,通过对赋役、户籍、土地等制度的考证,订正了北宋中期各路耕地面积和府级人口数量;并以地面坡度、海拔高程和人口密度作为影响土地宜垦程度的主导因子,网格化重建了北宋中期境内耕地空间分布格局(60km×60km)。结果表明:(1)北宋中期境内耕地约7.2亿亩,北方占40.1%,南方占59.9%;人口数量为8720万人,北方占38.7%,南方占61.3%;境内土地垦殖率为16.6%,人均耕地面积为8.2亩。(2)垦殖率较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关中平原、两湖平原以及四川盆地等,其垦殖率基本在40%以上;而岭南、西南(除成都平原外)、东南沿海和山陕黄土高原等地区垦殖率较低,其垦殖率大多小于20%。(3)耕地分布在不同海拔高度和坡度上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低海拔(<250m)、中海拔(250~1000m)和高海拔(1000~3500m)地区的耕地分别为4.43、2.15和0.64亿亩,其相应平均垦殖率为27.5%、12.6%和7.2%;而平耕地(≤2°)、缓坡耕地(2°~6°)、坡耕地(6°~15°)和陡坡耕地(>15°)的面积分别为1.16、4.56、1.44和0.02亿亩,其平均垦殖率分别为34.6%、20.7%、8.5%和2.3%。
何凡能李士成张学珍
关键词:北宋中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