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HT-05-0826)

作品数:23 被引量:139H指数:8
相关作者:王建林常天军成海宏方华丽栾运芳更多>>
相关机构:西藏大学西藏农牧学院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种质
  • 6篇油菜
  • 6篇种质资源
  • 4篇栽培
  • 3篇性状
  • 3篇栽培油菜
  • 3篇种群
  • 3篇粒重
  • 2篇单株
  • 2篇单株粒重
  • 2篇地理分布
  • 2篇优良种
  • 2篇优良种质
  • 2篇株粒重
  • 2篇资源分析
  • 2篇良种
  • 2篇抗蚜
  • 2篇抗蚜性
  • 2篇环境因子
  • 2篇灰色关联

机构

  • 13篇西藏大学
  • 10篇西藏农牧学院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作者

  • 17篇王建林
  • 10篇成海宏
  • 10篇常天军
  • 8篇方华丽
  • 7篇大次卓嘎
  • 7篇栾运芳
  • 6篇李为虎
  • 5篇何燕
  • 3篇旦巴
  • 3篇卓嘎
  • 2篇达瓦
  • 2篇昌西
  • 2篇臧建成
  • 2篇李鹏
  • 2篇李鹏
  • 1篇袁蓉
  • 1篇樊昌元
  • 1篇胡单
  • 1篇次仁央金
  • 1篇马和平

传媒

  • 4篇生态科学
  • 3篇中国油料作物...
  • 2篇植物资源与环...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种子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力学与实践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能源研究与信...
  • 1篇西南林学院学...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9
  • 12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藏野生芥菜型油菜生态性状相关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本研究在对27份西藏野生芥菜型油菜大田种植、常规考种的基础上,结合气候数据,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对野生芥菜型油菜种质生态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藏野生芥菜型油菜单株产量和每株角果数主要受植株可遗传的生态性状的影响,与生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不密切,而粒重的高低则主要受生态环境因子,特别是年均降水量的影响,但与植株可遗传的生态性状之间的关系不密切;对野生芥菜型油菜产量性状影响最大的是分枝性状,分枝性状的好坏主要受制于主茎性状,而主茎性状的生长发育较产量性状、分枝性状与气候性状的关系更为密切;单株产量主要是由1级分枝长度、2级分枝数与2级分枝发生高度引起的。典型相关分析和简单相关分析相比,更能在众多的相关变量间抓住主要矛盾,有效揭示两组性状间相关的本质,这对研究油菜的杂交优势利用和遗传育种有一定参考价值,同时也为研究其他农作物两组性状间的关系,揭示其内在本质提供了一条新的、更加有效的研究途径。
王建林成海宏常天军方华丽何燕栾运芳大次卓嘎
关键词:生态性状
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抗蚜性初步鉴定被引量:1
2008年
通过对采自西藏不同地区49份野生油菜种质资源材料进行的抗蚜性初步鉴定,结果显示:3份表现免疫,全部是芥菜型油菜,占9.52%;高抗22份,其中:芥菜型油菜16份,占芥菜型油菜的50%;白菜型油菜6份,占白菜型油菜的35.29%;中抗15份,其中:芥菜型油菜8份,占芥菜型油菜的25%;白菜型油菜7份,占白菜型油菜的41.18%;低抗4份,芥菜型和白菜型各2份,共占9.20%;感虫6份,芥菜型油菜4份,占芥菜型油菜的12.50%.说明在芥菜型和白菜型油菜中,芥菜型油菜的抗虫性和感虫性均较高.从经纬度来看,西藏野生油菜主要分布在北纬27°45′~31°42′,东经89°~92°,免疫品种主要在北纬7°45′~31°42′,并随着经纬度的增大免疫数量在减少,免疫的品种是野芥16、野芥22、野芥27.从海拔高度来看,免疫品种主要分布在3800 m以上;高抗品种在采集的所有海拔高度上均有分布,但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高抗品种数量在增加.说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油菜的抗蚜性明显升高,可以推断随着海拔的升高,害虫的适应性减弱,种群数量的发生与海拔有很大关系.
臧建成王建林成海宏
关键词:抗蚜性
西藏野生油菜种群间角果趋同生长格局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由于地质史独特,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带全,土壤类型繁多,野生植被多样,凡此种种,西藏油菜生境具有全球最典型的立体生境特色,其生态环境千差万别,堪称全球之最,独特而复杂的油菜生境,产生了丰富多样的野生白菜型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和野生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遗传资源。本文根据植物种群的构件理论,采用大样本取样方法,对西藏野生白菜型油菜和野生芥菜型油菜分枝进行了角果种群统计的生长分析。结果表明,西藏野生白菜型油菜和野生芥菜型油菜一级分枝的角果数、角果生物量、角果生物量比例均呈现Peel-Reed模型变化规律,角果宽度与角果长度之间的生长关系均呈现Yield Density模型变化规律,显示出角果种群形成与生长过程的趋同生长格局与物质分配策略。
王建林成海宏常天军方华丽李鹏栾运芳大次卓嘎
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千粒重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研究了西藏野生油菜,特别是野生白菜型油菜和野生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的千粒重。通过对采集来的西藏野生白菜型油菜和野生芥菜型油莱种质资源千粒重的研究与鉴定发现:(1)野生芥菜型油菜千粒重要小于野生白菜型油菜;(2)从野生油菜种质资源千粒重的水平分布来看,千粒重较大的野生白菜型油菜种质资源明显集中分布于北纬27°30′~31°00′,东经89°00′~92°00′之间和北纬27°30′~32°00′.东经97°00′-98°00′;千粒重较大的野生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明显集中分布于北纬29°00′-30°00′,东经87°30′~94°00′之间;(3)从野生油菜种质资源千粒重的垂直分布来看,在高海拔地区的野生油菜种质资源的千粒重有更大的趋势,野生芥菜型油菜与野生白菜型油菜千粒重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具有垂直分布的生态适应性。
卓嘎旦巴何燕王建林
关键词:油菜千粒重种质资源
西藏拉萨ngstrm-Prescott系数选取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介绍了总辐射气候学的计算公式及几种计算方法,分析比较了青藏高原采用晴天(可能)总辐射、天文总辐射和理想大气总辐射为起始数据的太阳总辐射的计算方法和结果。根据西藏高原区拉萨气象站1971—1980年10年实测月总辐射Q、月平均日照时数n和月平均日照百分率s资料,重点比较了拉萨Angstrom-Prescott系数a、b选取方法及结果。结果表明,拉萨全年a=0.27、b=0.55,冬半年(10~次年3月)a=0.28、b=0.55;夏半年(4~9月)a=0.35、b=0.41。
李为虎杨永红达瓦
西藏野生油菜性状演化与分支分类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以西藏野生白菜型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和野生芥菜型油菜(B.junceaCzern.et Coss.)的39个形态学性状为依据,以醉蝶花(Cleome spinosa Jacq.)为外类群,确定了性状的祖征和衍征。应用最大同步法,对35个西藏野生油菜种源的性状演化与分支分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生白菜型油菜和野生芥菜型油菜的基生叶、薹茎叶和花器官性状既有同期演化性状也有非同期演化性状;而伸长茎叶的所有性状均为非同期演化性状,有各自独特的演化规则。西藏野生白菜型油菜分为藏东野生白菜型油菜和藏中野生白菜型油菜2个组,野生芥菜型油菜分为藏中西野生芥菜型油菜和藏南野生芥菜型油菜2个组,各自沿不同的路线演化。
王建林常天军成海宏方华丽
关键词:性状演化
西藏野生芥菜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间的典范相关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对32份西藏野生芥菜型油菜的产量性状(8个变量)、产地气候性状(7个变量)、物候期(4个变量)等3组性状(共19个变量)间的关系进行了典范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量性状与产地气候性状、产地气候性状与物候期性状间达到极显著水平差异,产量性状与物候期性状间达到了显著水平差异,但各对典范变量之间起主导作用的性状因子不尽相同。
方华丽李鹏成海宏常天军王建林
关键词:产量性状物候期
西藏栽培油菜种质资源抗蚜性初步鉴定被引量:2
2009年
对西藏地区554份油菜种质资源材料进行了抗蚜性初步鉴定。结果表明,51份材料表现免疫,占9.20%;243份材料表现为高抗,占43.86%;85份材料表现为中抗,占15.34%;53份材料表现为低抗,占9.57%;122份材料表现为感虫,占22.02%。由此可知,554份种质资源主要以免疫和高抗为主,共占53.05%。其中芥菜型油菜感虫率最高,白菜型次之。甘蓝型油菜免疫性最强。日喀则地区的油菜抗蚜性明显高于山南和其它地区。
臧建成王建林成海宏
关键词:油菜抗蚜性
西藏野生油菜和栽培油菜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被引量:20
2008年
采用24对AFLP随机引物组合,对供试的14份西藏栽培油菜、29份野生油菜(分为白菜型和芥菜型)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在供试的西藏油菜中,野生种多态性为64.22%,栽培种多态性为54.13%。2)野生种的遗传离散度为84.30%,遗传分化系数为4.8%,基因流Nm为14.84;栽培种的遗传离散度为75.44%,遗传分化系数为16.30%,基因流Nm为2.57。3)通过UPGMA聚类分析,可将供试的西藏油菜分为白菜型油菜(Ⅰ大类群)和芥菜型油菜(Ⅱ大类群)两大类群,在每一类群中,野生油菜和栽培油菜明显地聚为不同的两类。这一研究结果首次发现,西藏油菜野生种的遗传多态性明显高于栽培种,野生种较栽培种具有更高的遗传离散度、基因流Nm值和较低的遗传分化系数。
王建林旦巴成海宏方华丽常天军李鹏栾运芳
关键词:栽培油菜AFLP标记遗传分化
西藏野生芥菜型油菜构件种群相互关系及其与气候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被引量:13
2006年
以生物构件理论为基础,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技术对西藏野生芥菜型油菜种群构件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每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和粒重是产量构成的重要指标,随着每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和粒重的增大,西藏野生芥菜型油菜的产量明显增加,它们之间的构件因子关联度较大;2)主茎系统是西藏野生芥菜型油菜植株的基础,其间的关联性显示了西藏野生芥菜型油菜植株构件组成的整合作用;3)一级分枝长度、一级分枝角果数、二级分枝数、一级分枝粗度之间有较大的关联度,但与一级分枝发生高度关联度相对较小;4)研究的7个环境因子与西藏野生芥菜型油菜种群的生长关系均较密切,且温度是影响西藏野生芥菜型油菜分布和生命活动相对重要的环境因子,而降水为次要因子。
王建林常天军成海宏方华丽栾运芳何燕大次卓嘎李鹏
关键词:环境因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