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06Z055)

作品数:21 被引量:179H指数:8
相关作者:胡森盛志勇耿世佳吴静王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蒙古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休克
  • 8篇卡巴
  • 8篇卡巴胆碱
  • 4篇电针
  • 4篇烧伤
  • 4篇烧伤休克
  • 4篇烫伤
  • 4篇内毒
  • 4篇内毒素
  • 4篇腹腔
  • 4篇腹腔粘连
  • 3篇胆碱能抗炎通...
  • 3篇术后
  • 3篇口服
  • 3篇口服补液
  • 2篇胆碱
  • 2篇胆碱能
  • 2篇胆碱能神经
  • 2篇蛋白
  • 2篇电针足三里

机构

  • 20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内蒙古医学院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解放军第25...

作者

  • 21篇胡森
  • 7篇吴静
  • 7篇盛志勇
  • 7篇耿世佳
  • 6篇田易军
  • 6篇宋琪
  • 6篇王磊
  • 5篇吕艺
  • 4篇车晋伟
  • 4篇杜颖
  • 3篇王国强
  • 3篇黎君友
  • 3篇包呈梅
  • 2篇石现
  • 2篇石德光
  • 2篇金芳
  • 2篇韩伊林
  • 2篇汪剑威
  • 1篇任青华
  • 1篇王瑞刚

传媒

  • 16篇感染、炎症、...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11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兴奋胆碱能通路对内毒素血症和肠缺血/再灌注动物肝脏功能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观察不同方式激活胆碱能受体途径对内毒素血症和肠缺血/再灌注动物肝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静脉注射内毒素(LPS,10mg/kg和5mg/kg)复制大鼠内毒素血症模型(每组10只),肠系膜上动脉夹闭1h后松夹复制肠缺血/再灌注模型(每组6只),兔肠系膜上动脉部分阻断后4h恢复血流复制兔肠部分缺血/再灌注模型(每组5只)。内毒素血症大鼠分别施与迷走神经刺激或电针副交感神经相关穴位(后三里穴),并分别设模型组、假手术组和迷走神经切断组或电针假穴组;肠缺血/再灌注动物经肠袋(距离回盲部15cm处起始,向空肠端作一个长约10cm肠袋,保留血液供应)给予卡巴胆碱(大鼠:0·1mg/kg;兔:3μg/kg),并设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各组大鼠于实验结束时、各组兔于上动脉阻断0、2、4、6、8h及1、2、3d取股动脉血测定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结果:与模型组、迷走神经切断组或电针假穴组比较,采用迷走神经刺激或电针刺激副交感神经相关穴位(后三里穴)明显降低内毒素血症大鼠早期血浆ALT活性(P<0.05或P<0.01);肠缺血及再灌注后大鼠ALT明显升高,肠袋给予卡巴胆碱后ALT水平均有明显改善。肠袋输注卡巴胆碱兔血浆ALT活性在缺血/再灌注早期较缺血前增加,再灌注后逐渐恢复,伤后3d基本接近正常水平,而模型组则逐渐升高。结论:通过刺激副交感神经或局部给予拟胆碱药的方式激活胆碱能受体途径对内毒素血症和肠缺血/再灌注动物肝脏功能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
吕艺王海滨胡森宋琪曹卫红姜小国石德光盛志勇
关键词:内毒素血症迷走神经
卡巴胆碱对烫伤休克大鼠肺血管通透性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9
2007年
目的:研究烫伤休克大鼠液体复苏时给予卡巴胆碱对肺血管通透性和含水量的影响。方法:7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烫伤组(n=36),卡巴胆碱治疗组(n=36)和正常组(n=6)。采用30%TBSAⅢ度烫伤模型,应用改良伊文思蓝渗出法测定伤前及伤后4、8和12h(n=6)肺组织血管通透性及肺含水量的变化。结果:伤后4h卡巴胆碱治疗组伊文思蓝含量为(45·11±4·19)μg/g,较烫伤组(75·18±3·80)μg/g明显降低(P<0·01),而与正常组(42·51±5·07)μg/g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伤后4h、8h卡巴胆碱治疗组的肺含水量显著低于烫伤组[(76·03±1·70)%比(78·46±1·42)%,(76·57±1·27)%比(80·15±1·84)%,P<0·05和P<0·01];伤后12h肺组织血管通透性及含水量与烫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卡巴胆碱能降低烧伤早期肺血管通透性及含水量增加,有助于烧伤休克早期的治疗。
邱方周洁平王瑞刚胡森
关键词:卡巴胆碱烫伤休克血管通透性
卡巴胆碱改善重度烫伤大鼠胃血流量和胃排空功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卡巴胆碱对烫伤大鼠胃血流量和胃排空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烫组(n=5)、单烫组(n=5)和口服卡巴胆碱组(n=30),后者又根据卡巴胆碱剂量不同分为20、40、60、80、100、120μg/kg组(每组5只)。假烫组大鼠均给予0·1%酚红溶液1·5ml灌胃。单烫组和口服卡巴胆碱组大鼠均经30% TBSAⅢ度烫伤后立即给予0·1%酚红溶液1·5ml灌胃,口服卡巴胆碱组于伤后0·5h给予相应剂量卡巴胆碱+1ml生理盐水灌胃。大鼠均于伤后2h处死,观察不同剂量卡巴胆碱对大鼠胃血流量及胃排空率的影响。结果:烫伤后大鼠胃排空率为(29·50±13·42)%,明显低于假烫组(92·19±5·24)%,P<0·01。伤后2h胃血流量从伤前的(476·00±71·24)U降低到(103·60±51·28)U,P<0·01。烫伤后给予不同剂量卡巴胆碱均能增加胃排空率和胃血流量,但以60μg/kg最为显著(P<0·01)。结论:卡巴胆碱对烧伤休克大鼠胃血流量和胃排空有显著促进作用,最佳剂量为60μg/kg。
郝波令狐恩强胡森耿世佳杜颖吕艺王国强宋琪盛志勇
关键词:卡巴胆碱胃排空酚红烫伤
卡巴胆碱对大鼠腹腔粘连形成和粘连组织TGF-β_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卡巴胆碱对大鼠腹腔粘连的干预作用及其对粘连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2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腹腔粘连组(n=8)、卡巴胆碱干预组(n=8,50μg/kg)。采用开腹后无菌干纱布摩擦大鼠盲肠蚓突盲端、并损伤侧腹壁法制作大鼠腹腔粘连动物模型。各组于术后第14天处死动物,参考Phillips 5级分类法评估大鼠腹腔粘连程度。取粘连盲肠组织切片行HE染色观察粘连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粘连组织TGF-β1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卡巴胆碱干预组腹腔粘连组织面积明显减少,粘连程度评分(0.874±0.641)明显低于腹腔粘连组(3.125±0.641),P<0.01;卡巴胆碱干预组与腹腔粘连组比较,粘连组织HE染色显示炎症反应轻,偶见增生纤维结缔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假手术组与卡巴胆碱干预组TGF-β1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腹腔粘连组。结论卡巴胆碱可能通过抑制大鼠腹腔粘连组织炎症反应和TGF-β1表达影响腹腔粘连的形成。
田易军胡森吴静包呈梅王磊
关键词:卡巴胆碱腹腔粘连转化生长因子-Β1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核小体是真核生物染色质的基本单位,核小体的中部由4种组蛋白(H2A,H2B,H3,H4)各两分子形成八聚体,周围围绕DNA,尾部为组蛋白H1。核小体表面修饰与基因表达调控联系密切。组蛋白乙酰化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共价修饰,通过招募染色体构型重建复合体引起染色体构型发生改变。染色体构型改变使高度螺旋的染色质变得相对松弛,便于转录因子与DNA结合。使组蛋白乙酰化的主要是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HAT)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HDACI)。
白慧颖胡森冀文茹
关键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组蛋白乙酰转移酶组蛋白乙酰化DNA结合核小体真核生物
卡巴胆碱预防术后腹腔粘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拟胆碱药卡巴胆碱预防腹腔粘连的作用。方法44只雄性Wistar大鼠按完全随机法分为假手术组(n=12)、手术对照组(n=16)及卡巴胆碱组(n=16,卡巴胆碱50μg/kg),后2组采用开腹后无菌干纱布摩擦大鼠盲肠蚓突部,钳夹和刮伤腹壁法制作大鼠腹腔粘连动物模型。各组于术后第7d和第14d各处死一半动物,参考Phillips5级分类法并结合本模型特点进行大体粘连程度分级评分;取粘连组织切片行HE染色观察粘连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粘连组织Ⅰ型胶原含量变化,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卡巴胆碱组第7d与第14d大体粘连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手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E染色显示卡巴胆碱组比之手术对照组炎症反应轻,偶见增生纤维结缔组织;Ⅰ型胶原含量卡巴胆碱组第7d与第14d均明显低于手术对照组(P<0.01);各组内第7d与第14d比较,腹腔大体粘连程度评分和Ⅰ型胶原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拟胆碱药卡巴胆碱能显著预防大鼠腹腔粘连形成,降低粘连程度。
田易军胡森包呈梅王磊吴静金芳
关键词:卡巴胆碱腹腔粘连动物模型
神经系统对炎症反应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8年
吴静胡森汪剑威
关键词:机体炎症反应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伤害性刺激严重脓毒症防御反应
卡巴胆碱对大鼠烫伤休克肠内补液时肠血管通透性及组织水肿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烫伤休克大鼠肠内补液时给予卡巴胆碱对肠血管通透性及组织水肿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单纯烫伤组(S组)、葡萄糖-电解质组(GES组)、卡巴胆碱治疗组(CAR组)和葡萄糖-电解质+卡巴胆碱治疗组(GES/CAR组),每组12只。制作35%休表面积(TBSA)Ⅲ°烫伤模型,肠内输入GES和(或)CAR(60μg/kg)进行复苏。应用改良伊文思蓝(EB)渗出法测定烫伤后4小时肠内补液时肠血管通透性及用干湿重法测定肠组织含水率的变化。结果GES组与S组比较,肠组织EB含量显著增加(P<0.05),肠组织含水率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卡巴胆碱治疗后,CAR组与GES/CAR组肠组织EB含量分别比S组与GES组显著下降(P<0.05)。CAR组比S组肠组织含水率减少(P<0.01),GES/CAR组肠组织含水率比GES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卡巴胆碱能降低烫伤休克口服补液时肠血管通透性,减轻肠黏膜组织水肿,对烫伤休克肠内补液时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吴静胡森汪剑威耿世佳盛志勇
关键词:烫伤卡巴胆碱肠内补液血管通透性
腹腔粘连机制和防治研究进展被引量:27
2008年
田易军胡森
关键词:腹腔粘连女性不孕不育腹部外科常见并发症外科手术后严重并发症
卡巴胆碱对烧伤休克犬口服补液时胃肠功能和循环指标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拟胆碱药卡巴胆碱对烧伤休克口服补液犬血循环指标和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杂种犬24只,采用凝固汽油燃烧法制成30%TBSAⅢ度烧伤模型。随机分为不补液(NR)组、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溶液(ORS液)组和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液+卡巴胆碱(ORS/CAR)组,分别于伤前和伤后3、6、9、24、48h测定平均动脉压(MAP)、胃黏膜内pH值(pHi)、肠腔内压力(IP)、血浆D-乳酸含量、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24、48 h尿量等指标,同时记录伤后呕吐量。结果:烧伤后ORS组和ORS/CAR组犬MAP及48 h尿量在各时间点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但均高于NR组(P均<0.05);烧伤后NR组胃pHi低于两补液组(P<0.05),并且ORS组胃phi低于ORS/CAR组(P<0.05);烧伤后各组IP、DAO和D-乳酸均升高,其中ORS组IP和DAO始终高于ORS/CAR组(P<0.05);ORS组D-乳酸仅在伤后48h与ORS/CAR组有差异(P<0.05)。结论:卡巴胆碱能显著改善烧伤休克口服补液时的胃肠功能和循环指标,提高烧伤休克口服液体复苏的疗效。
林凯车晋伟任青华黎君友马诺山胡森盛志勇
关键词:烧伤休克胃肠道卡巴胆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