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8SK277)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瞿华兵更多>>
相关机构:铜陵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主题

  • 4篇小说
  • 3篇题材
  • 3篇题材小说
  • 3篇乡村题材
  • 3篇乡村题材小说
  • 2篇底层文学
  • 2篇文学
  • 2篇城市
  • 1篇订单
  • 1篇意象
  • 1篇审美
  • 1篇审美观
  • 1篇审美观照
  • 1篇文化
  • 1篇文化意义
  • 1篇小说创作
  • 1篇观照
  • 1篇城市形象
  • 1篇城市形象塑造
  • 1篇城市意象

机构

  • 4篇铜陵学院

作者

  • 4篇瞿华兵

传媒

  • 3篇当代文坛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新时期以来乡村题材小说中的城市形象塑造
2012年
新时期以来乡村题材小说中对城市的塑造有着严重的两极化趋向,即1980年代乡村题材小说中的城市基本以正面形象出现,而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却以反面形象现身。两极化的城市形象塑造有着复杂的成因,折射出乡村题材小说作家和时代、历史之间的复杂纠葛。
瞿华兵
关键词:乡村题材小说城市形象
“底层文学”创作的转向——以《明惠的圣诞》、《国家订单》和《朱大琴,请与本台联系》三部小说为例
2012年
围绕"底层文学"创作近几年来理论界展开了激烈的论争。总的来说,大部分学者对"底层文学"创作持批评态度。然而遗憾的是,许多论者没有发现"底层写作"正在悄然发生的变化,依然沿着既定的批评惯性对其进行否定。本文通过对《明惠的圣诞》、《国家订单》和《朱大琴,请与本台联系》三部典型的"底层文学"文本进行解读,分析"底层写作"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以改变人们对"底层写作"一贯的偏见和误读。
瞿华兵
关键词:审美观照
城市意象与新时期以来乡村题材小说的创作
2010年
新时期以来,在乡村题材小说中存在着大量的城市意象,而且城市意象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异。城市意象的变异是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剧的产物,与作家价值取向的改变有着内在的关联。城市意象的大量书写对乡村题材小说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城市意象也承载着特殊的文化意义。
瞿华兵
关键词:乡村题材小说城市意象文化意义
乡村题材小说创作的困境——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村题材小说为例被引量:1
2011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乡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之为书写对象的乡村题材小说面临着巨大的创作困境:首先是作家价值取向的摇摆,难以形成稳定的创作思想和独立的创作立场,从而影响作品的艺术深度和思想力量;其次是因乡土色彩的淡化使其失去得以存在的艺术特征,而追求故事性又造成了小说意蕴的薄弱。这二重困境有着复杂的社会、文化原因,也深刻影响着乡村题材小说的艺术成就和发展。
瞿华兵
关键词:乡村题材小说底层文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