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E201077311)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相关作者:张文艺范培成吴凌云邱小兰罗鑫更多>>
相关机构:常州大学马鞍山市黄河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PSAFC
  • 1篇絮凝
  • 1篇絮凝剂
  • 1篇沿江
  • 1篇沿江地区
  • 1篇生活污水
  • 1篇助凝
  • 1篇助凝剂
  • 1篇污水
  • 1篇减排
  • 1篇减排分析
  • 1篇复合絮凝
  • 1篇复合絮凝剂
  • 1篇TS
  • 1篇CTS
  • 1篇G-S
  • 1篇村镇生活污水
  • 1篇村镇污水
  • 1篇C-C
  • 1篇PAM

机构

  • 3篇常州大学
  • 1篇马鞍山市黄河...

作者

  • 3篇张文艺
  • 2篇邱小兰
  • 2篇吴凌云
  • 2篇范培成
  • 1篇刘明元
  • 1篇罗鑫
  • 1篇陈雪珍
  • 1篇韩有法

传媒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年份

  • 3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ST-g-SPAM助凝剂的合成及其在蓝藻废水中的应用
2012年
以高价铈盐和季戊四醇为氧化还原体系,引发AM单体自由基聚合,制得星形聚丙烯酰胺(SPAM),并与淀粉接枝得到淀粉改性助凝剂(ST-g-SPAM)。通过FIR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并与制得的的聚硅酸氯化铝(PSAFC)铁溶液复配应用到蓝藻废水的处理中,以考察ST-g-SPAM的助凝脱浊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1L蓝藻废水中投加量为PSAFC4mL,助凝剂16mL时,浊度去除率能达到99%,助凝脱浊效果显著。
张文艺吴凌云范培成邱小兰陈雪珍
关键词:PSAFC助凝剂
村镇污水原位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及减排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从沿江地区村镇污水的特点及居民的生活习惯出发,采用原位生态修复技术,设计出一种生态混凝土墙,利用现场地形条件将湖塘改造成生活污水处理点,采用生态调节沟/生态混凝土墙/原位增氧/生物强化/人工浮岛组合工艺处理安徽马鞍山某村镇360 m3/d污水,实现污水的生物处理和水环境原位生态修复。工程运行表明,出水COD、NH3-N、TP等污染物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湖塘内水质维持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质,水体透明度达100 cm。对于南方地区村镇污水处理,具有一定的工程示范作用和推广应用价值。
刘明元李晓霞何业俊罗鑫张文艺
关键词:沿江地区村镇生活污水
PSAFC-CTS絮凝剂的制备与絮凝特性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采用实验室自制聚硅酸氯化铝铁(PSAFC)与天然有机高分子壳聚糖(CTS)进行复配,制备成新型的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PSAFC-CTS。将该复合絮凝剂应用于蓝藻废水的处理,考察了PSAFC与CTS的质量比、pH、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4个因素对其浊度去除率的影响,优化出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m(PSAFC)∶m(CTS)=5∶1,pH为2.5,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60 min。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PSAFC-CTS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SAFC与CTS在反应前后物质结构发生了变化,形成了相互交联成网状的三维新结构,生成了一种新型聚合配位化合物。
张文艺邱小兰范培成吴凌云韩有法
关键词:PSAFCCTS复合絮凝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