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Z1110222)
-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2
- 相关作者:梁培黄志义吴珂董前民王乐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计量学院浙江大学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机械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隧道LED散热性能的高度效应及机理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构建了包括固体换热器和周围流体空间的全场三维数学模型,并通过物理实验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有效性和计算参数选取的合理性。利用验证后的模型进行了隧道LED散热性能的高度效应研究,同时运用场协同原理揭示该现象的本质。研究结果表明:隧道LED散热时在拱顶位置出现顶棚射流现象,形成一定厚度的高温区。在一倍的换热器高度H范围内,随着拱顶距离的减小,翅片间流场与温度场的协同性变差,换热器的整体散热性能降低。
- 王孝红吴珂黄志义谭真
- 关键词:隧道发光二级管场协同原理计算流体动力学
- 基于红外光谱研究沥青燃烧机理和有害气体成分分析被引量:11
- 2012年
- 利用Rosemount气体分析仪和定碳炉搭建起固定床燃烧反应试验平台,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定量分析沥青及其胶浆在高升温速率条件下燃烧反应的有毒气态产物成分、及其释放规律。研究表明,在高升温速率、近等温条件下,沥青及胶浆的燃烧过程可近似分为活泼挥发组分析出燃烧、二次挥发析出结合残炭燃烧两个阶段,其主要气态产物为CO2,CO,NO,NO2及SO2。沥青材料中活泼挥发组分含量是影响燃烧气态产物释放规律的关键因素之一,减少沥青材料中活泼挥发组分的含量可有效降低燃烧气态产物的生成、尤其是CO的产生。
- 吴珂朱凯黄志义王金昌杨秦敏梁培
- 关键词:红外光谱分析沥青
- 二维光子晶体四波长波分复用器的设计和优化被引量:1
- 2011年
- 基于光子晶体耦合和解耦合特性,通过在二维方形光子晶体中设计缺陷结构,从而得到了一种四波长波分复用器。采用平面波展开法,分析双平行光子晶体耦合结构的色散关系,找到该结构的解耦点。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计算了器件的透射率,通过改变耦合区域介质柱尺寸和改变输入端介质柱密度的方法分别降低了器件散射和反射对其性能的影响,此外利用添加耦合通道的方法增大器件隔离度,从而达到优化器件效率的目的。通过优化透射率和隔离度,得到尺寸为44μm×18μm,四波长透射率分别为95%,87%,82%和96%,隔离度分别为19.7,15.4,13.1和19.8dB的四波长波分复用器。
- 吴晓阳梁培董前民王乐
- 关键词:光学器件光子晶体波导时域有限差分法波分复用
- 分子团簇表面吸附敏化ZnO纳米线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ZnO纳米线作为新型太阳能电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其导电能力直接影响到太阳能电池的性能.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计算并分析了C_2H_6O(乙醇)、C_6H_5FS(4-氟苯硫酚)、C_7HF_7S(4-(三氟甲基L)-2,3,5,6-四氟硫代苯酚)等小分子吸附的六边形结构〈0001〉ZNWs(ZnO纳米线)的几何结构、吸附能和电子结构.首先,通过几何优化得到了不同基团吸附的ZNWs的稳定结构,同时吸附能计算结果表明C_7HF_7S吸附的体系结构最为稳定,且吸附呈现放热反应;其次,为研究表面敏化对导电性能的影响,计算了不同小分子基团吸附下的能带结构和态密度,并利用能带理论分析了表面吸附敏化对禁带宽度的调控机理,结果分析表明小分子表面吸附敏化对ZNWs的电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C_7H_7FS和C_6H_5FS分子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电荷转移.
- 王乐刘阳徐国堂李晓艳董前民黄杰梁培
-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氧化锌纳米线
- 白光LED用硅氮基荧光粉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3年
- 随着白光LED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YAG∶Ce3+荧光粉由于低显色性、高色温等因素制约而难以满足发展需求。利用近紫外芯片激发三基色荧光粉成为获得白光LED的一种有效途径,因而发展高性能三基色荧光粉具有重要意义,尤其红光发光材料更是当务之急。硅氮基化合物包含由SiN4四面体构成的网络结构,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该类荧光粉因其结构的多样性,且在紫外-蓝光区具有高的吸收效率,因而随着基质和激活离子的改变,发射光谱可覆盖整个可见光区域,并具有较高的光转换效率和光色稳定性,对温度和驱动电流的变化不敏感等优点,因而此类研究对白光LED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综述了近年来硅氮基荧光粉制备方法及研究的最新进展,系统地归纳总结了硅氮基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及发光性能等特性,并分析了目前国际上对该材料的研究动态及应用情况。
- 徐国堂梁培王乐董前民刘阳李晓艳
- 关键词:荧光粉白光LED
- 多点排放式纵向通风城市隧道排污量计算被引量:2
- 2013年
- 准确预测各个排风口的排污量,对分析隧道废气排放的环境影响和评价通风排污设计的合理性至关重要。利用大气扩散方程推导出多点排放式纵向通风隧道废气浓度和排污量的计算公式,并以某城市隧道为例计算分析了废气在隧道内的分布规律以及各排污口的废气排放特征。
- 刘颐婷张帆张欣吴珂朱凯黄志义
- 关键词:城市隧道纵向通风排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