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无)
-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冯旭芳刘晓峰孟万忠王尚义更多>>
-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太原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1949—2000年山西高原低温冷害特征及小波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低温冷害在山西高原四季均可发生,给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甚至造成严重损失。为了科学有效地预防和减轻此类灾害,需要深入研究其特征和规律,通过对山西1949—2000年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数学分析,对该地区低温冷害的等级、阶段、周期及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2年来山西共发生低温冷害374次,轻度占16.8%;中度占61.0%;重度占22.2%。灾害变化可分为4个阶段,1949—1956年为第一阶段,1957—1975年为第二阶段,1976—1995年为第三阶段,1996—2000年为第四阶段。第一、三阶段距平值主要为正值,灾害频次较高,以中、重度灾害为主。第二、四阶段距平值主要为负值,灾害发生频次低,以轻、中度灾害为主。小波分析表明,灾害存在为2~3年、5~8年和15~20年的周期。降霜、降雪或寒流引起的气温骤降至0℃以下是造成山西低温冷害的主要原因,气温变化幅度为-25.6℃~-0.8℃。
- 孟万忠刘晓峰王尚义冯旭芳
- 关键词:低温冷害小波分析灾害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