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ZH225)
- 作品数:8 被引量:273H指数:6
- 相关作者:周玲强张海霞李秋成张旭亮朱琳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旅游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旅游业的要素禀赋、产业集聚与本地市场效应:中国的经验证据被引量:5
- 2012年
- 文章梳理旅游产业组织演化规律,分析旅游业中要素禀赋、产业集聚与本地市场效应的相互关系,基于新贸易理论的基本假设,利用旅游和经济社会发展数据,验证中国旅游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性。研究发现:中国旅游全行业和旅行社行业不存在明显的本地市场效应;旅游景区在不同模型中均存在本地市场效应;旅游饭店及其他行业只有在考虑要素禀赋的模型中显示存在本地市场效应。研究表明,在旅游市场化的背景下,中国部分旅游行业已受到规模报酬递增影响,出现旅游产业集群化趋势,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和本地市场效应的规模经济同时存在于旅游景区、旅游饭店及其他行业,本地市场效益将逐渐代替要素禀赋成为中国旅游业持续增长的新动力。
- 张海霞张旭亮
- 关键词:旅游业本地市场效应要素禀赋旅游产业集聚
- 城市居民公园游憩幸福感的因素构成与差异分析——以杭州市为例被引量:43
- 2013年
- 以杭州市为例,对公园游憩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主成分回归和方差分析法揭示游憩幸福感的因素构成、空间分异与社会差异。研究发现:城市居民的游憩幸福感主要由情感幸福感、认知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构成,是具有层次性的主观幸福感;公园游憩幸福感存在空间分异性,居民主要通过城市大公园游憩获取情感幸福感和认知幸福感、通过社区小公园游憩获取社会幸福感;公园游憩幸福感存在社会差异性,收入、年龄、文化程度、职业4个变量对游憩幸福感有显著影响。为此,城市政府应以游憩幸福感为核心,根据居民游憩幸福感的感知现状及其空间、社会差异特征进行公园游憩空间的建构与游憩设施配置。
- 张海霞周玲强
- 关键词:城市公园社区公园游憩
- 自然遗产地国家公园模式发展的影响因素与空间扩散被引量:19
- 2012年
- 以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公共游憩为基本目标的国家公园模式被视为一种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融合互促的成熟模式。文章探讨国家公园模式在全球的空间扩散过程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①公益化价值取向是国家公园模式发展的主要动力;②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反而会造成国家公园供给空间的缩小;③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异,环境关注度和旅游发展水平是发达国家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公园的发育与环境关注度不相关,与旅游发展水平呈负相关;④国家公园模式呈全球扩散趋势,空间重心的转移受国家宏观政治背景、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的影响。
- 张海霞张旭亮
- 关键词:自然遗产地遗产旅游
- 休闲学:走进生命的学问被引量:4
- 2013年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价值观的变迁,休闲日益成为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文化更成为一项衡量社会经济和文明发展的指标,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本文在广泛借鉴和吸收国内外休闲学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休闲学是走进生命的学问。回归生命的诗意,追求快乐和谐的生活,是休闲与休闲学研究的终极目标。同时,文章辨析了休闲及其相关概念,围绕"人"这一中心,从历史、社会、体验、经济和发展五个维度构建全新的休闲学框架体系,以期对深化后续休闲研究有所裨益。
- 郭鲁芳
- 关键词:休闲休闲学生命
- 行为效能、人地情感与旅游者环境负责行为意愿:一个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改进模型被引量:123
- 2014年
- "环境友好型"旅游者对旅游地和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感知行为效能"和"地方依恋"这两个与旅游情境下环境负责行为密切相关的因素纳入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一个解释和预测旅游者自发的环境负责行为意愿的整体模型得以构建。针对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251位游客样本的实证研究显示:旅游者环境负责行为意愿不仅取决于其对自身得失的理性评估,还受到感知行为效能因素和情感因素的显著影响,尤其是旅游者与景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心理认同对其环保行为态度和行为意愿均具有积极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我国旅游地和景区可持续发展应突破传统的管理规制路径,探索通过感情维系、效能培养、规范树立等创新措施,培育和引导旅游者自发采取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
- 周玲强李秋成朱琳
-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地方依恋旅游者景区
- 城乡统筹与社区商业网点布局:基于公共政策的视角被引量:8
- 2011年
- 部分社区商业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应当纳入社会公共政策的范畴。研究发现,我国社区商业网点的布局存在"供给不足、需之未有"、"业态单一、配之不齐"、"规模低效、供之扰民"、"城乡分离、享之不均"等问题,而城乡统筹发展对社区商业的业态配置、空间供给和管理模式又提出新要求。为此,从公共产品供给、社会公平的视角看,新形势下我国应当更加关注保障性社区商业服务的体制机制保障,采取分区分类指导的方式,推进社区商业服务走向公平与高效。
- 张海霞
- 关键词:商业网点城乡统筹公共政策
- 社会资本对旅游者环境友好行为意愿的影响被引量:58
- 2014年
- 基于旅游者环境友好行为的"利他主义"和"集体行动"属性,文章探讨了关系社会资本、集体社会资本、广义社会资本与旅游者环境友好行为意愿之间的理论关系,并以杭州西溪湿地为例,依据371位游客的抽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三个层面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情感连带、群体规范、人际信任)对旅游者两层次环境友好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情感连带、群体规范对旅游者环境维护行为意愿、环境促进行为意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人际信任对环境维护行为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环境促进行为意愿的影响则不显著;(3)不同层面社会资本对环境友好行为意愿的影响强度具有差异性,集体社会资本下的群体规范对环境维护行为意愿的影响最强,而关系社会资本下的情感连带对环境促进行为意愿的影响最强。
- 李秋成周玲强
- 关键词:社会资本利他主义集体行动西溪湿地
- 旅游业的要素禀赋、产业集聚与本地市场效应:中国的经验证据
- 梳理旅游产业组织演化规律,分析旅游业中要素禀赋、产业集聚与本地市场效应的相互关系,基于新贸易理论的基本假设,利用旅游和经济社会发展数据,验证中国旅游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性。研究发现:中国旅游全行业和旅行社行业不存在明显的本...
- 张海霞张旭亮
- 关键词:旅游业本地市场效应要素禀赋旅游产业集聚
- 文献传递
- 社区人际关系、人地关系对居民旅游支持度的影响——基于两个民族旅游村寨样本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6
- 2015年
- 文章基于旅游产业发展的"社会网络嵌入"属性,从人际关系、人地关系两个维度探讨了旅游地社区内部关系要素对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支持度的影响,构建了"社区关系—旅游感知—支持态度"概念模型,并以黔东南两个民族旅游村寨居民的抽样样本为例,对研究假设和概念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的分析结果显示: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和人地关系能够强化居民对旅游发展正面影响的感知,弱化对负面影响的感知,进而提高居民对旅游产业的支持度。结论证实旅游地社区内部关系是影响居民旅游感知和支持态度的重要因素,因此,旅游目的地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社区关系管理"策略提高居民对旅游产业的支持度,促进旅游产业与旅游地社区协调发展。
- 李秋成周玲强范莉娜
- 关键词:居民旅游感知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