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87001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870011)
-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 相关作者:陆阳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论公共信息空间的结构与功能转型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意义]针对当代社会转型系列研究中对于公共信息空间转型研究的空白,梳理社会变迁对公共信息空间结构及功能的影响,以彰显转型中的公共信息空间在维护社会信息公平、实现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方法/过程]采用社会变迁基本要素分析的方法,明确影响公共信息空间的3个基本维度是制度变迁、科技创新和全球化,并在此基础上用思辨方法分析其对公共信息空间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结果/结论]社会变迁对公共信息空间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单一主体走向多元主体,政府垄断信息走向充分供给,实体空间走向虚拟空间,单向传播走向多点互动,分裂空间走向聚合。而功能的转型则表现为塑造型传播向沟通理性的转变,社会控制工具向社会治理基础的转变,形式整合向认同整合的转变。
- 陆阳
- 公共信息空间研究初论被引量:4
- 2013年
- 公共信息空间作为社会系统内公共信息生产、流转和交换的空间,与社会系统的其他空间要素互相交织,互相作用,是供全体社会成员生产、获取、传播、吸收、反馈公共信息的动态空间。探讨其所具有的动态性、开放性与交融性的特征及其由政府信息层、一般社会组织信息层和私人信息层构成的基本结构,提出其具有能量供应、整合、控制与服务的复合功能。
- 陆阳
- 档案文化自觉论被引量:10
- 2013年
- 档案文化自觉是指社会公众和档案职业群体对档案和档案工作文化属性的全面了解和理性认识,并且在了解档案文化来龙去脉的基础上转化成为档案文化创新建设的能力。档案文化创新建设需要档案文化自觉的支撑,为此本文从档案文化自觉的价值分析,档案文化意识自觉与实践自觉三个角度对档案文化自觉进行了探讨。
- 陆阳
- 关键词:档案文化文化自觉
- 信息社会学的一个新视阈:公共领域与公共信息空间被引量:7
- 2013年
- 文章试图从理论层面探讨公共领域与公共信息空间的相互关系,一方面阐述公共领域作为公共信息空间的理论及实践母体的派生作用,另一方面阐述公共信息空间对于承载公共领域信息与意义的工具作用,以及作为推动公共领域转型的动力作用。目的是在公共领域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引入公共信息空间这一崭新的概念工具,将其作为实现政府与公民间信息平等关系的一个理想模型。
- 陆阳
- 关键词:信息社会学公共领域
- 论馆藏档案的公共信息资源属性及功能定位被引量:1
- 2014年
- 通过分析馆藏档案的公共信息资源属性,讨论并明确两者的关系和馆藏档案作为公共信息资源组成部分的特殊性,进而从公共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的客体资源配置、管理主体彰显及公众权益保障能力等三个视角来观察馆藏档案的功能定位。
- 陆阳
- 关键词:馆藏档案公共信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