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01230)
-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莉娜智宏张佳菊王蓓马根山更多>>
-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南京市下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南京市社区居民早发冠心病现况及高危因素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了解南京市下关地区居民早发冠心病(pCAD)的现况及其高危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该区内6个街道年满18周岁、居住满5年的18186例进行冠心病的现况调查。结果根据社区居民提供的临床诊断信息,pCAD患者288例,现患率2.3%。其中,男59例,现患率1.1%,标化率0.8%,女229例,现患率3.1%,标化率1.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按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等因素调整,超重、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及父母一方或双方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时均可增加发生早发冠心病的风险。结论 pCAD是遗传、环境及行为多种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倡导健康合理的膳食习惯,控制血压、体重是预防CAD发生的重要措施。
- 王莉娜顾丽华智宏朱海滨周爱兰熊琰吴建茹
- 关键词:早发冠心病
- miRNA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的遗传易感性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江苏省南京地区汉族人群hsa-miR-196a2rs11614913T→C,hsa-miR-499rs3746444T→C单核苷酸多态性改变与早发冠心病(pCAD)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序贯设计收集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pCAD病例233例和非冠心病对照者349例。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hsa-miR-196a2rs11614913T→C和hsa-miR-499rs3746444T→C多态性改变基因型,比较变异基因型与pCAD发生的关系。结果:rs3746444T→C多态性改变中,与TT基因型相比,CC基因型的个体罹患pCAD的风险增加123%(校正OR=2.23,95%CI:1.09~4.57);以对照组TG、TC、HDL-C和LDL-C水平中位数为界值分组,高于对照组HDL-C中位数(>1.11mmol/L)水平个体较低HDL-C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显著降低(校正OR=0.46,95%CI:0.29~0.74)。分层分析未发现两位点多态性改变与高血脂水平在pCAD发生中存在交互作用。结论:hsa-miR-499rs3746444T→C多态性改变可增加pCAD的发病风险。
- 张钰王莉娜智宏汤卫红张佳菊朱一冯毅马根山王蓓
- 关键词:病例对照研究
- 微小RNA-1靶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发生风险的关联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探讨江苏省南京地区汉族人群hsa-微小RNA-1(hsa—miRNA-1)靶基因COG6rs9548934C→T单核苷酸多态性改变与早发冠心病(pCAD)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序贯设计收集冠状动脉造影确诊pCAD病例226例和非冠心病对照275例。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hsa—miRNA-1靶基因COG6rs9548934C→T各基因型,比较变异基因型与pCAD发生的关系。结果在rs9548934C→T多态性改变中,与CC基因型相比,携带CT,CT/啊基因型的个体罹患冠心病的风险分别降低45%和36%(校正OR=0.55,95%CI=0.36~0.82,P=0.003;校正OR=0.64,95% CI=0.44~0.92,P:0.015);以对照组血脂水平中位数为界值,高甘油三酯(TG)水平的个体较低TG者患冠心病的风险增高1.32倍(校正OR=2.32,95%C/=1.57—3.41,P〈0.001);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个体较低HDL—c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显著降低(校正OR=0.48,95%CI=0.31—0.75,P=0.001)。分层分析提示,携带c|r/TT基因型个体较CC携带者罹患冠心病的风险在女性中降低更为显著(校正OR=0.54,95%C/=0.30—0.97,P=0.040);携带CT/TT基因型个体罹患冠心病的风险在低血清TG、总胆固醇(TC)、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人群中降低更为显著(校正OR=0.62,95%CI=0.39~0.98,P=0.040;校正OR=0.55,95%CI=0.35~0.85,P=0.008;校正OR=0.43,95%CI=0.22~0.87,P=0.018;校正OR=0.49,95%CI=0.32—0.75,P=0.001)。结论hsa—miRNA-1靶基因COG6rs9548934C→T多态性改变与pCAD的发病风险降低相关,尤其在女性和低血脂水平的人群中保护作用更为显著。
- 张佳菊王莉娜冯毅智宏马根山叶行舟钱莎莎王蓓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微RNAS病例对照研究
- miRNAs相关基因变异与冠心病发生及预后的关联研究
-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和预后研究设计,探讨has-mir-196a2和has-mir-499变异基因型与冠心病发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序贯设计收集冠脉造影确诊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病例1156和非冠心病对照676例...
- 王莉娜智宏朱一张钰成浩张学宁张珍王蓓
- 关键词:冠心病MIRNAS基因多态性病例对照研究预后
- 文献传递
-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Meta分析
- 目的评价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生的关联。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2000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已经公开发表的载脂蛋白E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全文文献,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采用Peto Mantel-...
- 张钰王莉娜智宏朱一王蓓
- 关键词: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冠心病META分析
- 文献传递
- 早发冠心病与晚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和病变特点比较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CAD)和晚发CAD的危险因素、血脂代谢情况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52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确诊CAD的患者按发病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男性<55岁,女性<65岁)和晚发冠心病组,另外CAG检查确定非冠心病个体11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和血管造影结果,比较3组的危险因素、血脂代谢情况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3组总体比较,性别、年龄、吸烟、父亲冠心病史、母亲高血压史、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和血清肌酐水平在3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与晚发CAD相比,父亲冠心病史、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和肌酐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CAD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高于晚发CAD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早发CAD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且冠脉狭窄程度重度者(>90%)者少于晚发CAD。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吸烟可增加早发和晚发CAD的风险,女性和母亲高血压史可减少晚发CAD的风险。结论:吸烟、心血管病家族史阳性(父亲冠心病史)、血脂代谢异常、血流动力学指标异常等可能是早发CAD的危险因素。早发CAD病变程度轻于晚发CAD,但预后差。应开展针对性的人群预防,加强早发CAD危险因素的综合防治,同时加强对女性早发冠心病患者的重视。
- 王莉娜智宏钱莎莎张佳菊孟醒王炎炎张钰朱一王蓓
- 关键词:冠心病血脂代谢冠脉病变特点
- 早发冠心病和早期冠状动脉硬化人群血清胆红素、尿酸及血脂水平的变化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尿酸及血脂水平在早发冠心病(pCAD)和早期冠状动脉硬化(pCAL)人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患者371例分为三组:A组,134例,至少一支主要冠脉管腔狭窄≥50%(pCAD);B组,103例,冠脉管腔狭窄<50%(pCAL);C组,134例,冠脉正常。检测三组血清胆红素、尿酸及血脂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B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l)和ApoA1/ApoB显著降低,而尿酸、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显著增高(P<0.05)。与B组比较,A组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均显著降低(P<0.05)。相关分析显示,TBIL和DBIL与冠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而尿酸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结论中青年人群中出现血清低胆红素、高尿酸及血脂异常,提示可能为早发冠心病和早期冠状动脉硬化指征。
- 汤卫红智宏陈泳王莉娜
- 关键词:早发冠心病胆红素尿酸血脂
- NLRP3与心血管疾病关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4年
- 炎症小体是属于模式识别受体家族的多聚体蛋白,主要包括NLRPs、NLRC、NAIP和AIM2。其中,NLRP3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心肌梗死后心脏重构等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影响临床结局。有效调控NLRP3有助于预防、治疗心血管疾病。本文对NLRP3与心血管疾病关联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讨论心血管疾病潜在的抗炎症治疗策略。
- 郭志浩王莉娜马根山
- 关键词:NLRP3心血管疾病
- 循环miRNAs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3年
- 心血管疾病是由遗传和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导致疾病和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微小RNAs(microRNAs,miRNAs)作为生物小分子参与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许多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在血浆/血清中检测到稳定的miRNAs,称之循环miRNAs。在本文中作者综述了循环miRNAs作为不同心血管疾病潜在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包括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高血压及脑卒中等,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为疾病诊治和预后提供新思路。
- 张佳菊冯毅王莉娜
- 关键词:生物标志物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