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4503) 作品数:8 被引量:32 H指数:5 相关作者: 张齐生 张融 覃道春 阮氏香江 蒋身学 更多>> 相关机构: 国际竹藤中心 南京林业大学 北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国际竹藤网络中心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埃洛石纳米管改性竹材防霉涂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016年 利用埃洛石纳米管(HNTs)对防霉乳液进行改性,提升了涂料的综合性能,实现了有机碘化物(IPBC)在埃洛石纳米管上的吸附,利用热重分析(TGA)、傅里叶红外分析(FT-IR)和环境扫描电镜(ESEM)对样品进行表征。使用改性前后的乳液涂料对竹材进行处理,利用接触角测定仪测量了处理前后试材的疏水性能,并研究了处理前后竹材防霉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埃洛石纳米管能有效吸附高达63.78%的防霉剂,改善涂料的微观形貌;能在竹材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层,使竹材的疏水性提高26.46%;并且改性后的防霉乳液对霉菌、蓝变菌的防治效力达100%。这种改性乳液涂料在竹材上具有良好的防水、防霉效果,具有处理方式简便、环保低毒的优点。 李瑜瑶 张融 靳肖贝 覃道春关键词:疏水性 竹材防霉 乳液涂料 竹集成材高频热压胶合工艺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014年 采用酚醛树脂胶黏剂,以竹条含水率、涂胶量为试验因子进行竹集成材的高频热压胶合试验,并对其物理力学性能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竹集成材高频热压胶合技术是可行的。在本试验范围内,竹集成材的密度和胶合性能随涂胶量的增加而提高。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得出较优的高频热压胶合工艺条件为:涂胶量300 g/m2,竹条含水率12%,高频热压时间10 min。 阮氏香江 张齐生 蒋身学关键词:竹集成材 含水率 涂胶量 竹集成材高频热压过程中板坯内温度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2 2015年 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集成材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高频热压,通过对竹集成材板坯高频热压过程中芯层温度变化的统计分析,得到了竹集成材高频热压过程中板坯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范围内,随着板坯含水率从6%增加到18%,涂胶量从200 g·m-2增加到300 g·m-2,板坯的温度明显升高。升温过程可以分为快速升温和慢速升温2个阶段。在快速升温阶段板坯内的温度随板坯初含水率、涂胶量及加热时间的提高而递增;在慢速升温阶段板坯初含水率及涂胶量对板坯内的温度的影响很小,板坯芯层升温速度随加热时间的增加而减少。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得出较优的高频热压胶合工艺条件为:涂胶量300 g·m-2,竹条含水率12%,高频热压时间7 min。 NGUYEN Thi Huong Giang 张齐生关键词:热压时间 涂胶量 高频 3种国外竹制竹帘层积材防霉处理技术 被引量:4 2015年 以尼泊尔虎克龙竹Dendrocalamus hookeri,尼泊尔马甲竹Bambusa teres和埃塞俄比亚高地竹Yushania alpina竹材制成的竹帘层积材为研究对象,选用不同质量分数的有机碘化物、商用防霉剂、桐油和硝化纤维清漆处理板材,参照国家标准GB/T 18261-2000《防霉剂防治木材霉菌及蓝变菌的试验方法》进行处理材防霉试验,分析不同竹种、不同处理方式对竹帘层积材防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竹帘层积材素材均不能防霉、防蓝变(P<0.05);不同竹种对防霉效果影响不明显,不同处理方式对防蓝变、防霉效率影响极显著(P<0.01),尼泊尔马甲竹制成的层积材防蓝变能力优于另外2种竹材(P<0.05);选用质量分数为3%有机碘化物与硝化纤维清漆联合涂刷处理基本达到防治霉菌要求;选用质量分数为5%有机碘化物与硝化纤维清漆联合涂刷处理的霉菌、蓝变防治效力达到100%。 安鑫 覃道春 靳肖贝 李瑜瑶关键词:防霉处理 水洗对防霉重组竹防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015年 选择7种防霉剂进行重组竹防霉处理,检测并对比处理材水洗前后的霉菌防治效力。结果表明,水洗后,防霉重组竹的防霉性能均明显降低;防霉剂添加量越高,水洗后处理材的防霉性能降幅越小;以固体粉末形式添加硼酸锌和硼硼合剂的重组竹水洗后,防霉性能较优,硼酸锌和硼硼合剂适宜作为室外用重组竹的防霉药剂。 覃道春 魏万姝 靳肖贝 李瑜瑶关键词:重组竹 防霉剂 防霉性能 水洗 低场NMR技术测定竹材的纤维饱和点 被引量:4 2017年 以4年生毛竹为试材,利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研究了毛竹中的质子H在室温和-3℃条件下的自旋-自旋驰豫时间(T_2)特性,以分析竹材水分分布特征。由于固态冰与液态水的弛豫时间和竹材自由水和结合水凝固点的差异性,本试验采用仅冻结竹材细胞腔内自由水来获取结合水信号的方式,通过对比冷冻前后T_2弛豫信号反演峰的面积,可确定结合水准确含量。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T_2分布峰大致为3个,-3℃温度下T_2分布峰为1个,根据毛竹细胞壁内吸着水所处空隙较小、T_2弛豫时间较短可以判断,峰1为结合水弛豫,峰2和峰3为自由水的弛豫。毛竹的纤维饱和点(FSP)均值约为35%,测试结果高于传统外推法结果,与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实测法的结果相符。试验结果证明核磁共振可以作为快速测定竹材纤维饱和点的有效手段。 宋路路 高鑫 王新洲 任慧群 陈白 许斌关键词:纤维饱和点 毛竹 竹束形状对重组竹制备工艺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015年 采用粗、细2种竹束为原料分别制备重组竹,探讨竹束形状对其浸胶与二次干燥工艺和重组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竹束的形状对浸胶工艺有一定影响,浸胶时间超过10 min后细竹束的上胶量总大于粗竹束;竹束形状对浸胶后的二次干燥工艺有明显影响,在相同干燥时间和温度下,细竹束的干燥速率总大于粗竹束;由不同形状竹束制备的重组竹性能有所不同,粗竹束制得的重组竹其含水率和24 h TS均大于细竹束,而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和内结合强度3项指标均小于细竹束所制备的重组竹。 杜春贵 魏金光 于红卫 鲍滨福关键词:重组竹 基于规格竹片的胶合界面研究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5 2016年 胶合界面对竹质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制备或使用过程中,胶合界面是应力应变传递的必经通道,是决定材料使用强度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为提升和改进新开发的竹材弧形原态重组材料的胶合性能,从规格竹片表面特性和处理、竹材用胶黏剂改性处理及胶合界面表征等方面分析了胶合界面的研究现状,并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不同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后竹材表面润湿性的研究较多,且主要集中在矩形规格竹片,而胶黏剂改性研究对象和方法相对单一;现有规格竹单元多为矩形竹片,其胶合界面呈平面结构,而弧形竹片间的曲面胶合界面影响应力和应变的传递,胶合界面表征技术在微观尺度上较好地体现了界面微观特性,但未能体现界面的几何效应。因此,弧形曲面胶合界面的观测空间有待提升。此外,界面形态和微观力学性能的独立表征未能体现界面整体性能,应发展多维设备联用,实现多性能同步表征。 闫薇 傅万四 张彬 周建波关键词:胶黏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