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2010Z52401)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梁恒李圭白瞿芳术邵森林杜星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苏州立升净水科技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佛山市院市合作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污染
  • 3篇滤膜
  • 3篇膜污染
  • 3篇超滤膜
  • 2篇浸没式
  • 2篇浸没式超滤
  • 2篇浸没式超滤膜
  • 2篇活性炭
  • 2篇粉末活性炭
  • 2篇UF
  • 1篇地表水
  • 1篇源水
  • 1篇藻类
  • 1篇砂滤
  • 1篇砂滤池
  • 1篇水源
  • 1篇水源水
  • 1篇水源水中
  • 1篇通量
  • 1篇曝气

机构

  • 6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城市水资源开...
  • 2篇苏州立升净水...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哈尔滨商业大...

作者

  • 6篇李圭白
  • 6篇梁恒
  • 2篇瞿芳术
  • 2篇邵森林
  • 1篇杜星
  • 1篇张剑桥
  • 1篇赵秋静
  • 1篇王兆之
  • 1篇韩正双
  • 1篇张建辉
  • 1篇杨威
  • 1篇高伟
  • 1篇李凯

传媒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给水排水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3篇2013
  • 3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PPC和PFS联用去除水源水中Tl和Sb复合污染被引量:8
2013年
为了去除地表水源水加标模拟的重金属铊(Tl)和锑(Sb)复合污染,采用了高锰酸盐复合药剂(PPC)和聚合硫酸铁(PFS)联用强化常规工艺;通过静态烧杯实验和微型移动式平台优化工艺参数,对去除铊和锑复合污染的影响因素(PPC投量、PFS投量和pH)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可保证水源水在Tl超标2~3倍(0.21~0.35μg.L-1),Sb超标3~4倍(15~20μg.L-1)的场合出水达标,对应的工艺参数是:pH控制在5.7~6.3,PPC投量控制在3 mg.L-1以上,聚铁投量控制在40 mg.L-1以上.PPC和PFS联用强化常规工艺可有效去除地表水源水加标模拟的铊(Tl)和锑(Sb)复合污染,并且PPC投量是影响Tl去除的主要因素,PFS投量和pH是影响Sb去除的主要因素.
杜星梁恒瞿芳术黄禹坤叶挺进李圭白
关键词:复合污染PPCPFS
微宇宙环境下调控初始条件的藻类预测模型
2012年
为建立更为精确的藻类预测模型以满足具有不同营养盐特征的水体藻类生物量预测需求,在微宇宙环境中调控初始营养盐条件,模拟藻类生长过程并引入相关修正因子建立藻类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氮磷比为5∶1时,引入总氮(TN)为修正因子的预测方程精度高;氮磷比为15∶1和25∶1时,以总磷(TP)为修正因子的预测方程精度高.微宇宙环境下调控初始条件所建立起的藻类生长预测模型有助于水厂更为精确地预测藻类生物量.
梁恒张剑桥瞿芳术高伟李圭白
曝气对一体式PAC/UF工艺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针对一体式PAC/UF工艺的重要环节———曝气,通过小试和中试实验,研究曝气方式、曝气量等因素对一体式PAC/UF工艺运行及除污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间歇曝气,连续曝气情况下PAC/UF工艺去除有机物效果略好;连续曝气会使出水颗粒数略微增多;同时连续曝气可以更充分发挥粉末活性炭减缓膜污染的作用.增加曝气量也可以减缓膜污染.但是在实验条件下,间歇曝气可以节约电能0.221 kW.h/m3.综合考虑PAC/UF工艺膜污染、除污染效能和运行成本,对于PAC/UF工艺,间歇曝气更经济合理.
邵森林梁恒张建辉陈杰李圭白
关键词:曝气浸没式超滤膜粉末活性炭膜污染
膜材料对阈通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超滤膜在城市净水工艺中的应用,选择合适的阈通量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围绕这一关键点,使用4种膜材料(PVC、PVDF、PES和PS)过滤原水,比较分析不同膜材料对阈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VDF膜的抗污染性最高,所求不可逆阈通量大于30L/(m2.h)。PS膜由于相对较小的截留分子质量,导致污染最严重,不可逆阈通量最小。PVC和PES膜对污染比较敏感,可以测定多个阈通量。
王兆之梁恒李圭白
关键词:超滤膜膜材料
MBR净化受污染地表水的自然启动及稳定运行除污染特性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考察膜生物反应器(MBR)净化受污染地表水自然启动过程中功能菌群的成熟规律及碱度对MBR去除水中氨氮的影响,通过构建小试规模的MBR,考察了MBR处理受污染地表水的自然启动和稳定运行除污染特性。结果表明,MBR在自然启动过程中不会出现异养菌成熟的标志,系统对进水DOC、UV254和CODM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仅为(14.5±5.1)%、(12.6±5.6)%和(31.2±7.4)%,应考虑将其他工艺与MBR联用以提高系统的有机物去除能力。启动23天后,MBR中的亚硝化细菌成熟,NH3-N去除率达到80%以上;启动31 d后,MBR中的硝化细菌成熟,出水NO2--N稳定在0.05mg/L以下。碱度对MBR去除NH3-N效能影响较大,向进水中投加30 mg/L的NaHCO3能使MBR对NH3-N的去除率由(86.1±3.7)%提高至(98.0±1.6)%。在连续曝气、10 L/(m2.h)通量、每10 min反洗15 s运行模式下,MBR的膜污染较为严重,平均TMP增长速率为0.45 kPa/d,需进一步优化相关参数以实现MBR的长期稳定运行。
杨威赵秋静韩正双李凯梁恒李圭白
一体式PAC-UF工艺处理水厂待滤水的中试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通过中试,研究一体式PAC-UF工艺取代传统砂滤池工艺的适用性和经济性,并将其与单独超滤和水厂砂滤池比较.结果表明,PAC-UF工艺平均出水浊度为(0.041±0.010)NTU,粒径>2μm的颗粒数平均为(13±8)/mL,可保证出水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在PAC投加20 mg/L情况下,PAC-UF工艺对CODMn的去除率为(21.0±9.9)%,对不含亚硝酸盐部分CODMn的去除率为(33.7±11.1)%,对UV254的去除率为(51.0±10.7)%,PAC-UF工艺对浊度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砂滤.但PAC-UF工艺对NH4+-N去除效果不佳.在实验工况条件下,工艺能稳定运行,可以维持运行3个月左右化学清洗1次.PAC-UF工艺适用于高有机污染、低NH4+-N的原水水质,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水厂出水的生物安全性和化学安全性.
邵森林梁恒谢观体陈杰李圭白
关键词:粉末活性炭浸没式超滤膜膜污染砂滤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