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835)
- 作品数:68 被引量:124H指数:7
- 相关作者:李文桂陈雅棠叶艳菊周必英周辉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遵义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重庆市科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乳球菌介导重组消化道病毒疫苗的研制现状
- 2015年
- 消化道病毒是消化性疾病的一类病原体,研制疫苗防治该类病毒感染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乳球菌是一种新型疫苗载体,此文综述了乳球菌介导的轮状病毒、HBV、HCV和肠道病毒71型等消化道病毒疫苗的构建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制现状。
- 李文桂陈雅棠
- 关键词:疫苗
- 粪肠球菌介导的日本血吸虫重组疫苗的构建、鉴定及表达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构建粪肠球菌(Efs)介导的日本血吸虫(Sj)重组疫苗(rEfs-Sj26GST疫苗),并研究Sj26GST-GST融合蛋白在重组疫苗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将pGEX-Sj26GST重组质粒电穿孔转化Efs ATCC47077株感受态,构建rEfs-Sj26GST疫苗,提取质粒进行PCR鉴定;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后,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经PCR鉴定,扩增出大小约676 bp的片段,与Sj26GST扩增片段长度相符。经SDS-PAGE分析,得到相对分子质量约52 × 10 3的条带,与Sj26GST-GST融合蛋白条带相符。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Efs-Sj26GST疫苗表达的Sj26GST-GST融合蛋白可被Sj感染者血清特异性识别。 结论:成功构建了rEfs-Sj26GST疫苗,Sj感染者血清可特异性识别重组疫苗表达的Sj26GST-GST融合蛋白。
- 李文桂欧兴坤何爱琳
- 关键词:粪肠球菌日本血吸虫重组疫苗
- 细粒棘球绦虫转Eg95-EgA31融合基因苜蓿疫苗诱导小鼠脾细胞亚群的变化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探讨细粒棘球绦虫(Eg)转Eg95-EgA31融合基因苜蓿疫苗免疫和Eg原头节攻击后小鼠脾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热絮凝法提取转基因苜蓿叶蛋白,用无菌双蒸水将叶蛋白提取液配成20 g/L,同时提取转空质粒(pBI121)苜蓿叶蛋白及正常苜蓿叶蛋白作对照.32只雌性Balb/c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口服灌胃组:灌胃接种100 μl转基因苜蓿叶蛋白提取液 鼻腔黏膜接种组:滴鼻接种10 μl转基因苜蓿叶蛋白提取液 空质粒对照组:滴鼻接种10μl转空质粒苜蓿叶蛋白提取液 正常蛋白对照组:灌胃接种100μl正常苜蓿叶蛋白提取液.小鼠每3天免疫1次,连续免疫2个月.末次免疫后第8周,各组小鼠用Eg原头节腹腔注射攻击感染(50个/只),感染后第24周剖杀小鼠,分离脾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结果 口服灌胃组小鼠脾CD4+T细胞亚群百分比(0.286±0.009)、CD8+ T细胞亚群百分比(0.102±0.004)和CD4+/CD8+比值(2.814±0.014)均显著高于正常蛋白对照组(0.166±0.018、0.083±0.006、2.019±0.369,P〈0.01或〈0.05) 鼻腔黏膜接种组小鼠脾CD4+T细胞亚群百分比(0.269±0.016)和CD4+/CD8+比值(2.955±0.986)与正常蛋白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均〈0.01) 口服灌胃组小鼠脾CD4+T细胞亚群百分比高于鼻腔黏膜接种组(P〈0.05) 空质粒对照组小鼠脾CD4+、CD8+T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0.169±0.018、0.093±0.019、1.852±0.188)与正常蛋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D4+T细胞亚群可能与细粒棘球绦虫转Eg95-Eg31融合基因苜蓿疫苗诱导的小鼠抗Eg原头节攻击感染的保护力有关.疫苗灌胃接种可能是一种较好的免疫途径.
- 叶艳菊李文桂
-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紫苜蓿
- 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蛋白疫苗的研制现状被引量:1
- 2020年
-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院内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借助疫苗技术对该菌进行免疫防治是目前的研究热点。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PEA)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可作为有效的疫苗候选抗原。对PEA蛋白分子、融合蛋白(PEA-Fla、ntPE-M2e、PEIF、PEA-GP5-M、CVN-PE38、PEA-V3MV26、PEA-HphA和IL-18-PE38)、耦合蛋白(PEA-LPS、PEACSP、PEA-Pfs25、CD4-PEA、G17-PE38和PLGA-PEA)以及核酸疫苗等的研制现状进行了综述。
- 李文桂陈雅棠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疫苗
- 细粒棘球绦虫转基因植物载体重组pBI-Eg95-EgA31质粒构建及鉴定被引量:17
- 2008年
- 目的构建并鉴定细粒棘球绦虫转基因植物载体重组pBI-Eg95-EgA31质粒。方法从细粒棘球蚴包囊中分离原头节,超声粉碎后抽提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分别扩增Eg95和EgA31编码基因,然后采用基因拼接法(gene SOEing)扩增Eg95-EgA31融合基因;将该融合基因定向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中构建pBI-Eg95-EgA31重组质粒;电穿孔转化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At)LBA4404株,抽提质粒进行酶切及PCR鉴定。结果电泳及测序证实1 016bpEg95-EgA31融合基因克隆成功。经酶切及PCR证实重组质粒pBI-Eg95-EgA31成功转入根癌农杆菌。结论成功构建了细粒棘球绦虫转基因植物载体重组pBI-Eg95-EgA31质粒,为进一步构建细粒棘球绦虫转基因植物疫苗奠定了基础。
- 周辉李文桂
-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转基因植物
- 新培斯病毒介导的病原体疫苗研制现状被引量:5
- 2020年
- 新培斯病毒引起的新培斯热是一种自然疫原性疾病。该病毒可诱导感染的宿主产生细胞、体液和黏膜免疫应答,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可改造为理想的疫苗载体,从而表达病毒、寄生虫和细菌等病原体的多种蛋白抗原。这些病原体包括汉城病毒、拉克罗斯病毒、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风疹病毒、狂犬病毒、伪狂犬病毒、口蹄疫病毒、丙型肝炎病毒、麻疹病毒、Ⅰ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日本脑炎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1型、刚地弓形虫、约氏疟原虫、埃及伊蚊、结核分枝杆菌和炭疽杆菌等。本文简要综述新培斯病毒介导的病原体疫苗研制现状。
- 李文桂陈雅棠
- 关键词:疫苗
- 鸡痘病毒介导的呼吸道病毒疫苗的研制现状被引量:1
- 2019年
- 呼吸道病毒通常引起呼吸道的相关感染,研制疫苗防治该类疾病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鸡痘病毒可诱导感染的宿主产生细胞、体液和粘膜免疫应答,是一种理想的疫苗载体,可表达呼吸道病毒的多种蛋白。这些呼吸道病毒包括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火鸡鼻支气管肺病毒、出血性肠炎病毒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等,本文综述以鸡痘病毒为传递载体的呼吸道病毒疫苗的研制现状。
- 李文桂陈雅棠
- 关键词:呼吸道病毒鸡痘病毒疫苗
- 多房棘球蚴病诊断抗原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09年
- 多房棘球绦虫特异性和保护性抗原的研究是多房棘球蚴病免疫和诊断的基础。由于天然抗原来源有限,应用受到限制,重组抗原的研制则可解决质量控制和抗原来源的问题。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多房棘球蚴病诊断抗原尤其是重组抗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周必英陈雅棠李文桂
- 关键词:多房棘球绦虫多房棘球蚴病免疫诊断
- 载体介导的布鲁菌外膜蛋白疫苗研制现状被引量:1
- 2019年
- 布鲁菌引起的布鲁菌病是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传染性疾病,采用疫苗防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外膜蛋白(OMP)是一种有效的疫苗候选分子,本文综述了鼠伤寒沙门菌、卡介苗、根癌农杆菌、大肠杆菌、毕赤酵母、禽流感病毒、山羊痘病毒和牛痘病毒等载体介导的布鲁菌OMP疫苗的研制现状。
- 李文桂陈雅棠
- 关键词:布鲁菌外膜蛋白疫苗
- 细粒棘球绦虫EgA31蛋白分子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8年
- 本文综述了细粒棘球绦虫EgA31蛋白分子的分子生物学和分子免疫学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细粒棘球绦虫疫苗提供参考。
- 周辉李文桂
-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