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01008)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3
相关作者:王玲陈昌乐奚胜艳赵健岳利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虚证
  • 3篇脾虚
  • 3篇脾虚证
  • 3篇逍遥散
  • 3篇肝郁
  • 3篇肝郁脾虚
  • 3篇肝郁脾虚证
  • 2篇AMPA
  • 1篇行为学
  • 1篇杏仁核
  • 1篇音乐
  • 1篇语言
  • 1篇语言转移
  • 1篇受体
  • 1篇双侧海马
  • 1篇描记
  • 1篇描记术
  • 1篇脑电
  • 1篇脑电描记
  • 1篇脑电描记术

机构

  • 4篇北京航空航天...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厦门大学

作者

  • 4篇王玲
  • 3篇岳利峰
  • 3篇赵健
  • 3篇奚胜艳
  • 3篇陈昌乐
  • 2篇王福
  • 1篇李淑宇
  • 1篇李艳

传媒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音乐到语言转移效应机制的脑功能成像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音乐到语言的转移效应指接受过音乐训练的人语言能力也较强,音乐训练可从记忆力、听力、语法语义处理等方面增强语言能力。近年来,音乐到语言的转移效应的脑功能成像研究主要采用脑电描记术和fMRI两种手段,取得了探索性进展,本文对这些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王玲李淑宇李艳
关键词:音乐语言磁共振成像脑电描记术
基于海马CA1区微量注射AMPA对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杏仁核BLA区阳性细胞的影响探讨逍遥散的调节机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对比海马CA1区微量注射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AMPA)对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杏仁核BLA区AMPA受体亚基阳性细胞的影响,探讨逍遥散调节肝郁脾虚证的机制。方法 25只SD雄性大鼠随机等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AMPA组和逍遥散组。以21 d慢性束缚应激方法造肝郁脾虚证模型,于模型大鼠双侧海马CA1区,埋管微量注射AMPA受体的激动剂AMPA,逍遥散组造模方法和AMPA组尽可能相似,突出逍遥散和AMPA干预的可比性。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杏仁核基底外侧区(BLA区)AMPA受体的2个重要亚基谷氨酸受体1(GluR1)和谷氨酸受体2(GluR2)的阳性细胞数变化情况,比较逍遥散组和AMPA组上述指标的变化趋势是否一致。结果造模21 d后,在杏仁核BLA区,与正常组比较,AMPA组和逍遥散组GluR1和GluR2阳性细胞数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AMPA组和逍遥散组GluR1和GluR2阳性细胞数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2组GluR1阳性细胞数表达均较模型组增高,GluR2阳性细胞数表达均较模型组降低,2组阳性细胞数表达升降趋势一致。各组阳性细胞积分光密度结果与阳性细胞数结果一致。结论结合前期实验,从免疫组化角度进一步推断逍遥散通过纠正杏仁核和海马AMPA受体的"兴奋-抑制"失衡,重建稳态,从而治疗肝郁脾虚证。
岳利峰王玲奚胜艳王福陈昌乐王琦赵健
关键词:逍遥散肝郁脾虚证GLUR1GLUR2
肝郁脾虚证大鼠双侧海马CA1区注射AMPA后行为的变化及逍遥散的调节作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从行为学角度进一步探讨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证的调节机制。方法 7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AMPA)组和逍遥散组。以21 d慢性束缚应激方法造肝郁脾虚证模型,于模型大鼠双侧海马CA1区,埋管微量注射AMPA受体的激动剂AMPA,逍遥散组造模方法和AMPA组尽可能相似,突出逍遥散和AMPA 2种干预的可比性。于第1、7、14、21 d分别比较AMPA组和逍遥散组行为变化各项指标趋势是否一致。结果模型组大鼠逐步呈现肝郁脾虚证表现,AMPA组、逍遥散组大鼠焦躁状态逐步得到抑制。造模第21天,与正常组比较,AMPA组和逍遥散组大鼠穿格次数、站立次数、修饰次数等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宏观行为学角度,初步推断逍遥散可能通过纠正杏仁核和海马的"兴奋-抑制"失衡,重建稳态,来治疗肝郁脾虚证。
岳利峰王玲赵健陈昌乐奚胜艳王琦
关键词:逍遥散行为学肝郁脾虚证
激动肝郁脾虚证大鼠海马CA1区AMPA受体对杏仁核区AMPA受体亚基基因表达的影响及逍遥散的调节作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证的基因调节机制。方法:25只SD雄性大鼠随机等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AMPA)组和逍遥散组。以21d慢性束缚应激方法造肝郁脾虚证模型组。假手术组、AMPA组和逍遥散组均采用21d慢性束缚联合脑部埋管微量注射方法造模,AMPA组在双侧海马CA1区埋管微量注射AMPA,逍遥散组灌服逍遥散溶液。运用RT-PCR一步法检测海马CA1区和杏仁核区AMPA受体的重要亚基GluR1 mRNA和GluR2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在杏仁核区,与AMPA组比较,逍遥散组GluR1mRNA和GluR2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海马CA1区,与正常组比较,AMPA组GluR1 mRNA和GluR2mRNA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AMPA组比较,逍遥散组GluR1 mRNA和GluR2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结合前期实验,从基因表达角度,进一步推断逍遥散通过纠正杏仁核和海马AMPA受体的"兴奋-抑制"失衡,重建稳态,来治疗肝郁脾虚证。
岳利峰王玲王福奚胜艳陈昌乐赵健
关键词:逍遥散肝郁脾虚证基因表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