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11140014)

作品数:22 被引量:115H指数:7
相关作者:王宗花夏延致张菲菲夏建飞李延辉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明尼苏达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理学
  • 5篇化学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石墨
  • 6篇石墨烯
  • 5篇电极
  • 5篇修饰
  • 5篇修饰电极
  • 5篇纳米
  • 4篇电化学
  • 3篇多巴
  • 3篇多巴胺
  • 3篇阴离子
  • 3篇桑色素
  • 3篇碳纳米管
  • 3篇离子
  • 3篇纳米管
  • 3篇催化
  • 2篇电催化
  • 2篇电极对
  • 2篇对氨基苯磺酸
  • 2篇选择性
  • 2篇色谱

机构

  • 21篇青岛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1篇明尼苏达大学
  • 1篇青岛普仁仪器...

作者

  • 21篇王宗花
  • 16篇夏建飞
  • 16篇张菲菲
  • 16篇夏延致
  • 15篇李延辉
  • 6篇郭新美
  • 3篇黄海兰
  • 2篇于海容
  • 2篇王海媛
  • 2篇史国玉
  • 2篇丁明玉
  • 2篇韩强
  • 2篇毕利顺
  • 2篇鹿才余
  • 1篇高艳丽
  • 1篇吕娜娜
  • 1篇姚淑艳
  • 1篇朱富强
  • 1篇孙娜
  • 1篇马甲民

传媒

  • 7篇分析测试学报
  • 3篇工程塑料应用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化学学报
  • 2篇分析试验室
  • 2篇Chines...
  • 1篇化学试剂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化学进展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分析测试学...

年份

  • 2篇2014
  • 4篇2013
  • 12篇2012
  • 5篇201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化学合成PtCo/石墨烯复合催化剂及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被引量:10
2013年
以ITO导电玻璃为基体,采用恒电位沉积法制备了PtCo/石墨烯(GN)复合催化剂.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量散射谱(EDX)及电化学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SEM结果表明,石墨烯能够促进催化剂粒子的均匀分布,降低催化剂粒径;当Pt和Co物质的量之比为1∶2.93时,该催化剂粒径最小,分布最为均匀.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石墨烯作为载体能够提高催化剂抗CO中毒性能,有利于对甲醇的催化氧化,这主要是由石墨烯优异的电子导电性和表面含氧活性基团所决定的.而且由于Co特殊的电子效应,它的加入也能够影响该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结果证明,当Pt和Co物质的量之比为1∶2.93时,该复合催化剂表现出对甲醇氧化最为优越的催化性能,甲醇氧化峰电流密度可达到662A gpt-1,正反扫电流(If/Ib)比为2.34,是传统PtCo/C催化剂(If/Ib=1.32)的近1.8倍.
史国玉王宗花夏建飞张菲菲夏延致李延辉
关键词:石墨烯甲醇氧化
Determination of benzoic acid in milk by solid-phase extraction and ion chromatography with conductivity detection被引量:10
2013年
A simple, fast, precise and eco-friendly method, based on ion chromatography (IC) with a suppressed conductivity detector, was propo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benzoic acid (BA) in milk in this paper. The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was accomplished by using an anion exchange column eluted with 3.2 mmol/L aqueous Na2C03 and 1.0 mmol/L aqueous NaHCO3 at a flow-rate of 0.7 mL/min. The method validation experiment provided excellent results with respect to linearity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up to 0.9997), limit of detection (0.1 ug/L), recovery values (ranging from 88.0% to 93.0%) and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 (below 2.2%, n = 7).
Zong-Hua WangJian-Fei XiaFu-Yong ZhaoQiang HanXin-Mei GuoHui WangMing-Yu Ding
金刚果皮色素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以金刚果皮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金刚果皮色素提取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h,提取液料比30:1(mL:g)。另外采用DPPH法、Marklund法、邻二氮菲-Fe2+氧化法及铁氰化钾还原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同时与合成抗氧化剂BHT和VC对比。结果证明:该色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在浓度为0.4μg/mL及2μg/mL时与同浓度的合成抗氧化剂抗氧化活性相当(p<0.05)。
王海媛黄海兰薛艳董方娜王丹张涛王宗花
关键词:色素抗氧化活性
卵磷脂改性磁性碳纳米管的制备及生物相容性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生物活性两亲性分子卵磷脂(PC),对制备的磁性碳纳米管(Fe3O4/CNTs)进行非共价修饰,得到了内部为疏水端、外部为带电亲水基团的类膜结构包覆的改性复合材料Fe3O4/CNTs-PC。在溶液中带电基团通过溶剂化作用及亲水作用,在复合材料表面形成水化层,提高复合材料的自由水含量。在蛋白质吸附实验与复钙化凝血时间评价中,Fe3O4/CNTs-PC对蛋白质吸附量仅为0.1368mg/mg,复钙化凝血时间延长至324s,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毕利顺王宗花夏建飞张菲菲夏延致李延辉
关键词:卵磷脂功能化生物相容性蛋白质吸附抗凝血
基于纳米材料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1年
近年来,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领域的研究已成为前沿性的内容。纳米材料具备优异的物理、化学、电催化等性能,加之其量子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可将传感器的性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基于纳米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呈现出体积更小、速度更快、检测灵敏度更高和可靠性更好等优异性能。该文按照纳米结构的分类,综述了近几年基于以下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应用:零维纳米材料——纳米微粒;一维纳米材料——纳米管、纳米线和纳米棒;二维纳米材料——纳米超薄膜。引用参考文献78篇。
王宗花郭新美夏建飞张菲菲夏延致李延辉
关键词:纳米材料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聚乙烯醇/碳纳米管复合超滤膜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以聚乙烯醇(PVA)为基膜材料,以羧基化碳纳米管(c-CNT)为添加剂,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了一种新颖的PVA/c-CNT复合超滤膜。考察了c-CNT的用量对膜力学性能、水通量、截留率及耐污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CNT用量为2份时,复合超滤膜的拉伸性能、水通量、截留率均达到最佳,膜的抗污染能力得到提高。分别以甲基橙和甲基紫作为代表偶氮类和三苯甲烷类印染废水的模型化合物,考察复合超滤膜对它们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膜对这两类物质的吸附性能较强,再生能力达95%以上。该PVA/c-CNT复合超滤膜可应用于印染废水的处理中。
于海容王宗花张菲菲夏建飞夏延致李延辉
关键词:碳纳米管聚乙烯醇超滤膜相转化印染废水
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4年
样品前处理新技术与方法研究是现代分析化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与发展方向之一。固相萃取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其技术核心是吸附材料,因此开发新型吸附材料是样品前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碳纳米材料,由于其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在短短几年内迅速成为众多学科的研究热点。其高比表面积、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使之在分离科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系统综述了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其作为固定相在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磁固相萃取等技术在环境、食品、生物等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
韩强王宗花张晓琼丁明玉
关键词:石墨烯复合材料样品前处理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
CdSe量子点荧光增敏法测定甘草酸被引量:7
2011年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水相法一步合成了CdSe量子点,并以此量子点为荧光探针,基于甘草酸(GL)对量子点的荧光增强效应,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灵敏测定GL的分析方法,同时对GL与CdSe量子点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考察了多种因素对GL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 7.4的Na2HPO4-NaH2PO4缓冲溶液中,当量子点的浓度为2.4×10-4 mol/L、反应时间为10 min时,体系的相对荧光强度与GL的质量浓度呈良好线性,线性范围为5.0×10-9~1.0×10-7 g/L,r=0.998 0,检出限为4.8×10-9 g/L。该方法对实际样品中甘草酸的测定结果与标准药典方法相吻合。该研究结果预示量子点修饰的甘草酸靶向药物运载系统具有较好的示踪效果,对进一步研究甘草酸靶向运载体系具有一定意义。
高艳丽王宗花张菲菲夏建飞夏延致李延辉
关键词:CDSE量子点甘草酸
霞草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采用1:1(V/V)的氯仿:甲醇溶剂,利用索氏提取器提取霞草成分,然后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进行萃取,利用DPPH法、Marklund、邻二氮菲-Fe2+氧化法及磷钼络合物法测定各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同时与合成抗氧化剂BHT进行对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最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和还原的能力(p<0.05)。实验所测浓度下,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比同浓度的BHT强,其还原能力与BHT相当;石油醚萃取物具有最强的清除羟自由基和过氧自由基能力(p<0.05),实验所测浓度下,均比同浓度的BHT强。
黄海兰王海媛王宗花宋山华李伟华王静李凌燕
关键词:天然抗氧化剂抗氧化活性
聚对氨基苯磺酸/石墨烯复合修饰电极对尿酸的选择性灵敏测定被引量:6
2012年
采用电聚合方法在石墨烯纳米片(GN)的表面聚合一层聚对氨基苯磺酸(PABSA),制备了聚对氨基苯磺酸/石墨烯复合修饰玻碳电极(PABSA/GN/GCE)。研究了尿酸(UA)和抗坏血酸(A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与聚对氨基苯磺酸修饰电极(PABSA/GCE)及石墨烯单层膜修饰电极(GN/GCE)相比,复合修饰电极PABSA/GN/GCE显著提高了对UA和AA的检测灵敏度和分离度。在0.1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7.0)中,UA和AA的峰电位差达344 mV,表明PABSA/GN/GCE能实现对UA的选择性测定。UA的峰电流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1.0×10-7~8.0×10-4mol/L,检出限为4.5×10-8mol/L。该复合修饰电极用于尿样中尿酸的测定,结果满意。
孙娜王宗花夏建飞郭新美张菲菲夏延致李延辉
关键词:对氨基苯磺酸石墨烯修饰电极尿酸抗坏血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