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2009ZX08005-007B)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张涛魏纪珍杨朗陆琼梁革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西大学广西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BT
  • 1篇蛋白
  • 1篇转基因
  • 1篇转基因作物
  • 1篇作物
  • 1篇黏蛋白
  • 1篇棉铃
  • 1篇棉铃虫
  • 1篇抗虫
  • 1篇抗虫谱
  • 1篇抗性
  • 1篇抗性害虫
  • 1篇基因
  • 1篇基因作物
  • 1篇害虫
  • 1篇钙黏蛋白
  • 1篇表达量

机构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作者

  • 1篇张丽丽
  • 1篇梁革梅
  • 1篇陆琼
  • 1篇杨朗
  • 1篇魏纪珍
  • 1篇张涛

传媒

  • 1篇植物保护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Bt抗性和敏感棉铃虫钙黏蛋白及氨肽酶N1表达量的比较被引量:3
2011年
棉铃虫体内的钙黏蛋白(CAD)和氨肽酶N1(APN1)是Bt的主要作用靶标,两种受体蛋白的变化也是棉铃虫对Bt产生抗性的主要原因。本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比较了Bt抗性和敏感棉铃虫CAD和APN1的表达量变化,分析受体蛋白表达量变化与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敏感品系相比,抗性品系棉铃虫CAD和APN1的表达量明显降低,1、2龄幼虫的差异达到极显著。在敏感品系中,CAD和APN1的表达量随龄期的增加呈现"V"字形变化,1、2龄幼虫的表达量最高,3、4龄时显著降低,到5龄时表达量又有所增加。抗性品系中CAD和APN1的表达量提前降低,与表达量最高的1龄幼虫相比,2、3龄时表达量显著降低,到4、5龄时又略有回升。说明棉铃虫中肠钙黏蛋白、APN1表达量的下降与抗性相关,且不同龄期棉铃虫幼虫表达量不同。
张涛魏纪珍张丽丽陆琼梁革梅杨朗
关键词:棉铃虫BT钙黏蛋白表达量
转vip3基因作物:一种治理抗性害虫的新策略
转Bt基因作物在全球应用已近15年,是应用最成功的一种外源基因,随着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Bt抗性害虫的产生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研究发现,苏云金芽孢杆菌的营养生长阶段可产生一种新的毒素,即vip蛋白,vip3与已知的...
李朋波曹美莲吴霞杨六六上官小霞刘惠民李燕娥
关键词:抗虫谱转基因作物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