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102347)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 相关作者:谭之磊贾士儒丛茂林袁国栋赵颖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pH调控和蔗糖流加控制对乳酸链球菌素发酵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研究了乳酸乳球菌发酵过程中pH调控和补料对产物生成的影响.研究采用三种不同的pH调控方式(初始pH7.0):(1)恒定pH6.8;(2)当pH降到6.2时恒定pH6.2;(3)发酵6h后每2h调节pH至6.8.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按方式2调节pH与不调控pH相比,乳酸链球菌素效价提高了2.48倍.分别选用了4、5、6和8g.(L-1.h-1)蔗糖流加速度,当按5g.(L-1.h-1)恒速流加蔗糖溶液,乳酸链球菌素效价提高约2.9倍.
- 刘亚丽贾士儒谭之磊黄皓
- 关键词:乳酸乳球菌乳酸链球菌素补料发酵
- 氮离子入法筛选ε-聚赖氨酸高产菌株被引量:9
- 2009年
- 研究氮离子注入法诱变选育ε-聚赖氨酸高产菌株。本文从土壤筛选的菌株TS02出发,通过注入不同剂量30keV氮离子,辅以抗性平板法结合抑菌圈法,筛选出了一株ε-聚赖氨酸高产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ulus)GC11。经多次传代实验结果表明GC11稳定性良好。摇瓶发酵培养24h,GC11抑菌圈直径为23.20mm,比TS02提高了1.32倍;5L自控发酵罐发酵培养72h,GC11ε-PL产量为4.21g/L,比TS02提高了1.30倍,达到了提高ε-聚赖氨酸产量的目的。
- 丛茂林许鹏谭之磊莫治文贾士儒
- 关键词:氮离子注入诱变选育Ε-聚赖氨酸
- 采用超滤法纯化ε-聚赖氨酸被引量:2
- 2008年
- 采用超滤技术从ε-聚赖氨酸(ε-PL)粗品溶液中纯化ε-PL,研究了超滤过程中的操作压力、操作温度、超滤液的体积和料液初始浓度等因素对膜通量和粗品溶液中蛋白截留率及ε-PL透过率的影响;并确立了采用聚砜膜去除ε-PL粗品溶液中蛋白工艺的最佳参数,在此条件下,蛋白去除率达到86.2%,ε-PL透过率达到86.7%。
- 袁国栋贾士儒谭之磊赵颖丛茂林赵娟
- 关键词:超滤膜通量
- 一种ε-聚赖氨酸降解酶活性测定的新方法
- 2008年
- 针对现有ε-聚赖氨酸降解酶活力测定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利用甲基橙法测定ε-聚赖氨酸量的变化,从而测定ε-聚赖氨酸降解酶酶活的新方法。通过对反应温度、时间、底物浓度和缓冲体系的研究.确定了新方法的酶活测定条件。验证实验表明,新方法有较好的精确性和准确性,为ε-聚赖氨酸降解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安全简便的测定方法。
- 赵颖贾士儒谭之磊袁国栋
- 关键词:酶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