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092105)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秦炯韩颖张静赵阳金红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内质网
  • 2篇脑损伤
  • 1篇多动障碍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血红素加氧酶
  • 1篇血红素加氧酶...
  • 1篇一氧化碳
  • 1篇应激
  • 1篇源性
  • 1篇远期
  • 1篇通路
  • 1篇内源性
  • 1篇内源性一氧化...
  • 1篇内质网应激
  • 1篇热性惊厥
  • 1篇注意缺陷多动...
  • 1篇癫痫
  • 1篇癫痫大鼠
  • 1篇西罗莫司

机构

  • 4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北京大学

作者

  • 4篇韩颖
  • 4篇秦炯
  • 3篇赵阳
  • 3篇张静
  • 2篇金红芳
  • 1篇林庆
  • 1篇杜军保
  • 1篇伊文霞
  • 1篇姜玉武
  • 1篇陈静
  • 1篇姬辛娜

传媒

  • 3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西罗莫司靶蛋白信号通路与癫(痫)被引量:4
2015年
磷脂酰肌醇3-激酶(PDK)信号通路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该信号通路下游主要为蛋白激酶B(Akt)及哺乳动物西罗莫司靶蛋白(mTOR).PI3K/Akt/mTOR信号通路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中,其作为细胞内重要的抗凋亡、促生存的信号通路,在调节细胞生长、增殖、凋亡、存活和迁移中起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该通路参与调控许多重要的细胞进程,并且与肿瘤、肥胖、2型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癫(痫)等病理情况有关.结节性硬化复合物(TSC)1/2或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的突变或环境刺激等可刺激mTOR依赖的蛋白质合成,导致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异常,产生相应临床症状.因此,研究mTOR信号通路在癫(痫)中的作用,探讨干预和治疗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就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结构组成、生理学功能及癫(痫)相关的信息进行阐述.
李沁芮秦炯杜军保韩颖金红芳赵阳张静
关键词:西罗莫司
癫癎患儿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评估癫癎患儿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共患率,探讨引起癫癎患儿共患ADH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符合癫癎和癫癎综合征诊断标准、年龄在6~15岁的患儿256例,调查癫癎患儿与ADHD的共患率及危险因素。结果 192例患儿完成系统评定。ADHD的共患率为42.2%。首次发作年龄越早,抗癫癎药物治疗时程越长及多种抗癫癎药物联合应用者癫癎共患ADHD的共患率越高;Lennox-Gastaut综合征和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型癫癎及脑电图提示多病灶起源的癫癎患儿ADHD共患率较高。结论 ADHD在癫癎患儿中的共患率较高。癫癎患儿共患ADHD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癫癎的首次发作年龄、癫癎发作类型、癫癎综合征的类型、脑电图特征及抗癫癎药物的使用。
韩颖秦炯姜玉武陈静姬辛娜林庆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共患儿童
内源性一氧化碳对反复热性惊厥脑损伤大鼠内质网应激PERK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观察内源性血红素加氧酶1(HO-1)/一氧化碳(CO)系统对反复热性惊厥(FS)脑损伤大鼠内质网应激PERK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21日龄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Fs组、Fs+锌原卟啉(ZnPP—IX)组和Fs+血红素(Hemin)组,每组12只;采用反复热水浴法诱导大鼠惊厥,隔日1次,共诱导10次;记录各组大鼠惊厥潜伏期、惊厥强度及惊厥持续时间;双分光光度计法间接测定皮质CO水平;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皮质神经元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组大鼠皮质中HO—1、GRP78、P—PERK、P-eIF2ct及CHOP蛋白表达。结果Fs组、Fs+ZnPP-Ⅸ组和Fs+Hemin组大鼠惊厥潜伏期、强度及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FS组大鼠大脑皮质CO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Fs4-ZnPP—IX组较Fs组皮质CO水平明显降低,Fs+Hemin组较Fs组皮质CO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S组大鼠皮质神经元凋亡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Fs+ZnPP-Ⅸ组大鼠皮质神经元凋亡较Fs组进一步增多,Fs+Hemin组神经元凋亡较FS组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各组均有HO-1、GRP78、p-PERK、p-elF20t及CHOP蛋白表达,与Fs组比较,Fs+znPP-Ⅸ组HO-1、GRP78蛋白表达减少,P—PERK、P—elF2ct及CHOP蛋白表达增高,而Fs4-Hemin组HO-1、GRP78表达增高,P—PERK、P—eIF2ct及CHOP蛋白表达减少。结论低浓度增加HO-1/CO的表达够减轻反复Fs导致的脑损伤;HO-1/CO可能通过内质网GRP78-PERK-elF20t—CHOP/GADD153通路发挥对反复Fs脑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伊文霞韩颖赵阳张静秦炯
关键词:热性惊厥脑损伤一氧化碳血红素加氧酶1内质网应激
内质网应激分子假性激酶3在发育期癫痫大鼠远期脑损伤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分子假性激酶3(TRIB3)在发育期癫痫大鼠远期脑损伤中的意义。方法21日龄雄性SD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癫痫组,每组15只。癫痫组大鼠腹腔注射卡因酸(10mg/kg)诱导癫痫发作,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9g/L盐水。处理后30d取材。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大脑皮质细胞超微结构;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皮质神经元凋亡情况;Westernblot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大脑皮质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TRIB3及蛋白激酶B(AKT)的蛋白表达。结果透射电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癫痫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TUNEL法显示,癫痫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数目较对照组增多。癫痫组大鼠大脑皮质中GRP78、TRIB3蛋白表达(1.280±0.272、1.725±0.570)较对照组(1.000±0.000、1.000±0.000)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HOP蛋白表达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组大鼠大脑皮质中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0.150±0.047)低于对照组(1.00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育期大鼠癫痫脑损伤可持续至成年鼠阶段,内质网应激分子TRIB3参与发育期癫痫大鼠远期脑损伤的发病过程。
张静韩颖金红芳赵阳李沁芮秦炯
关键词:癫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