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K04A02)

作品数:6 被引量:95H指数:3
相关作者:王晶郑津洋缪存坚米薇寿比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生物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机械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篇液相色谱
  • 2篇质谱
  • 2篇色谱
  • 2篇相色谱
  • 2篇标准物质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学
  • 1篇等离子体质谱
  • 1篇电感耦合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学成
  • 1篇压力容器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串...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应变速率
  • 1篇影响因素

机构

  • 4篇中国计量科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特种设备...
  • 1篇北京放射与辐...

作者

  • 4篇王晶
  • 2篇缪存坚
  • 2篇郑津洋
  • 2篇米薇
  • 1篇杨彬
  • 1篇张玲
  • 1篇蔡耘
  • 1篇钱小红
  • 1篇马利
  • 1篇应万涛
  • 1篇徐平
  • 1篇李雅娴
  • 1篇贾伟
  • 1篇黎朋
  • 1篇高运华
  • 1篇寿比南
  • 1篇刘张岚
  • 1篇盛灵慧

传媒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化学分析计量
  • 1篇压力容器
  • 1篇计量学报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母离子排除的串联质谱数据采集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生物样本中的蛋白质复杂程度很高,尚无一种分析方法能够全面分析复杂生物样本中的所有蛋白质。实验证明:重复的质谱分析能增加蛋白质的鉴定数量,但鉴定到的蛋白质冗余度很高,高丰度肽段被反复检出。为了降低鉴定冗余度,提高鉴定效率,对线性离子阱-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的串联质谱采集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母离子排除的串联质谱采集方法。此方法能极大降低二级质谱采集的冗余度,提高蛋白质的鉴定效率。
米薇王晶应万涛贾伟蔡耘钱小红
关键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的蛋白质定量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0年
综述了ICP-MS法应用于蛋白质定量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蛋白质定量研究已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它是解析生物体蛋白质功能的重要途径.基于同位素标记和生物质谱分析技术是蛋白质定量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近年来,随着质谱技术的发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成为元素测量的重要手段,这使其在蛋白质定量中具一定的应用前景.
米薇王晶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蛋白质组学
腺嘌呤核苷一磷酸纯度标准物质的研制
2009年
以市售腺嘌呤核苷一磷酸为原料经纯化后研制脱氧核糖核苷酸标准物质。用红外光谱法和质谱法对纯化后的腺嘌呤核苷一磷酸样品进行定性鉴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腺嘌呤核苷一磷酸样品进行定量分析。探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腺嘌呤核苷一磷酸的分离和检测条件。实验发现,有机溶剂可以显著改善腺嘌呤核苷一磷酸的出峰时间,酸度和盐离子浓度可以显著改善色谱的分离度。采用多家实验室联合分析的方法对标准物质进行定值,研制的腺嘌呤核苷一磷酸标准物质的纯度为99.61%,定值结果不确定度为0.13%(k=2)。
高运华盛灵慧张玲黎朋刘张岚王晶
关键词:纯度标准物质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凝胶排阻色谱法测定大豆多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及不确定度评估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高效凝胶排阻色谱法测定大豆多肽保健品的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通过优化标准物质的选择和流动相组成比例等测定条件,考察方法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以相对分子质量标准物质制作标准曲线,对大豆多肽中100~1000分子量范围的多肽分布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9.2,测量结果可表示为(63.3±9.2)%。
武利庆王晶杨彬
关键词:计量学不确定度标准物质
轻型化——压力容器的发展方向被引量:68
2009年
安全与经济并重、安全与资源节约并重已成为压力容器发展的重要理念,轻型化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从提高材料强度、降低安全系数、选用更高屈服强度、采用应变强化技术、运用分析设计方法以及优化压力容器结构等方面阐述压力容器的轻型化发展趋势。
郑津洋缪存坚寿比南
关键词:压力容器轻型化安全系数
应变强化用奥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影响因素被引量:23
2011年
为合理确定应变强化工艺参数,试验研究了材料化学成分、板材厚度及应变速率等因素对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度、塑性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对于应变强化用奥氏体不锈钢,应确保Ni、Mn等奥氏体稳定化元素的含量。应变强化奥氏体不锈钢低温容器的设计制造应充分考虑冷热轧制工艺导致的不同厚度板材力学性能差异。拉伸应变速率越低,强化压力下的形变量越大,应变速率对奥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随形变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郑津洋李雅娴徐平马利缪存坚
关键词:奥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化学成分应变速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