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Y201121321)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2
相关作者:刘康孙青青王振林卓孟川倪力刚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解放军第一一三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融合术
  • 1篇他汀
  • 1篇总黄酮
  • 1篇组织蛋白酶K
  • 1篇疗效
  • 1篇疗效观察
  • 1篇模型大鼠
  • 1篇内固定
  • 1篇内固定失败
  • 1篇距下关节
  • 1篇距下关节融合
  • 1篇距下关节融合...
  • 1篇老年
  • 1篇老年性
  • 1篇老年性骨质疏...
  • 1篇老年性骨质疏...
  • 1篇黄酮
  • 1篇跟骨
  • 1篇跟骨骨折

机构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浙江省新华医...
  • 1篇解放军第一一...

作者

  • 3篇刘康
  • 1篇卓孟川
  • 1篇史晓林
  • 1篇吴凌康
  • 1篇王振林
  • 1篇孙青青
  • 1篇倪力刚

传媒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研究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将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研究组(n=75)和对照组(n=75)。其中对照组患者口服阿仑膦酸钠和阿法骨化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他汀钙片治疗,治疗时间均为24周共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VAS评分、骨密度(BMD)以及相关血清学指标,同时分析评估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疗效(94.67%)明显高于对照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7,P=0.00)。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股骨、腰椎(L_(2~4))、Ward三角区、股骨颈、股骨粗隆的BMD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股骨、腰椎(L_(2~4))、股骨颈处的BM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骨钙素(BGP)和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均明显升高,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和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血清中NTx和CTx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χ~2=0.46,P=0.50)。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卓孟川王振林刘康孙青青
关键词:阿仑膦酸钠阿托伐他汀骨质疏松症
距下关节融合治疗内固定失败跟骨骨折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多由高处坠落引起。由于距跟关节是全身最大的负重关节,如跟骨骨折术后关节面得不到有效复位,术后往往发生距下关节疼痛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笔者应用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内固定失败后跟骨骨折,现报道如下。
朱伟达刘康吴凌康
关键词:跟骨骨折内固定距下关节融合术
不同浓度骨碎补总黄酮对模型大鼠的组织蛋白酶K及骨矿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用不同浓度的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雌性大鼠进行干预,观察其对大鼠右股骨骨矿含量(BMC)的影响以及对右胫骨干骺端中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基因表达的影响,初步研究骨碎补总黄酮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方法:选取3月龄雌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雌激素组、假手术组、正常组。去卵巢造模成功后予灌胃,并于造模成功后即刻、3个月、6个月每组处死4只大鼠,取右股骨标本,用MEDILINK OSTEO-CORE-2给予测定BMC,取右胫骨近端干骺端标本,荧光定量PCR测定Cathepsin K mRNA表达量,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治疗6月后各治疗组及雌激素组与造模成功时骨矿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月后各治疗组及雌激素组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与雌激素组右胫骨干骺端Ca-thepsin K mRNA表达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与假手术组及正常组右胫骨干骺端Cathepsin KmRNA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碎补总黄酮能提高模型大鼠BMC,可能是通过降低骨组织中Cathepsin K mRNA表达量的方式作为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
倪力刚刘康史晓林
关键词:骨碎补总黄酮组织蛋白酶K骨矿含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