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60137)

作品数:20 被引量:195H指数:8
相关作者:李利华吴新华尹雪艳杨瑛何义明更多>>
相关机构:大理学院附属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美国加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血压
  • 8篇动脉
  • 8篇高血压
  • 5篇动态血压
  • 4篇心病
  • 4篇冠心病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3篇动脉硬化
  • 3篇动态血压监测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血管
  • 3篇血压监测
  • 3篇血压昼夜
  • 3篇昼夜节律
  • 3篇维生素D
  • 3篇节律
  • 3篇基因
  • 3篇基因多态性

机构

  • 19篇大理学院附属...
  • 2篇美国加州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大理学院临床...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保山中医药高...

作者

  • 20篇李利华
  • 10篇吴新华
  • 7篇尹雪艳
  • 5篇杨瑛
  • 4篇何义明
  • 4篇陈章荣
  • 3篇姚超永
  • 3篇高云光
  • 3篇周莉
  • 3篇朱学创
  • 3篇李雪艳
  • 3篇李萌
  • 3篇匡时权
  • 3篇曹慧丽
  • 3篇董瑜
  • 2篇黄修献
  • 2篇欧阳天昭
  • 2篇董榆
  • 2篇张雷
  • 2篇杨峥

传媒

  • 6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心脏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大理学院学报...
  • 1篇国际内分泌代...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江苏实用心电...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氧化应激与血压和高血压发病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尿酸(UA)与血压和高血压患病的关系.方法从2010年5月至7月来健康体检的随机选择506名,检测其SOD、MDA和UA,使用SAS 9.13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库管理和统计分析.结果与血压正常者相比,高血压患者的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而MDA、UA水平则明显升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SOD活性与血压、UA呈负相关(P<0.01),而MDA与血压、UA呈正相关(P<0.05).按照SOD、MDA的三分位数进行分组,在调整协变量后,SOD低组、中组和高组之间收缩压(Ptrend=0.02)和舒张压(Ptrend=0.04)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组的血压低于低组;MDA低组、中组和高组之间收缩压(Ptrend=0.01)和舒张压(Ptrend=0.003)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组的血压显著高于低组.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氧化和抗氧化能力失衡,氧化应激可能在高血压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杨峥李利华尹雪艳
关键词:氧化应激血压高血压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肾损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收集2004—2008年在我院内一科进行过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住院患者的动态血压数据及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2例患者根据夜间收缩压较日间收缩压下降幅度分为杓型85例(35.1%),非杓型103例(42.6%),反杓型42例(17.4%),超杓型12例(4.9%),4型患者的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4和0.003),而血尿酸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进一步分析发现,仅在高血压患者中,4型患者的血肌酐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而在血压正常者中,4型患者的血肌酐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结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肾脏损害有关,以反杓型和超杓型者最为显著。
李利华周莉李萌何义明高云光
关键词:动态血压监测昼夜节律肾损害动脉硬化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动态血压参数与高血压眼底改变的关系被引量:15
2013年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是反映动脉硬化的间接指标[1]。既往研究发现,AASI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反射波增强指数以及动态脉压等反映动脉硬化的指标相关性好,可以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分层[2,3]。
赵薇李利华
关键词:高血压并发症视网膜动脉
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压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自然人群样本1480例,采用问卷调查吸烟、饮酒以及服药情况,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空腹抽血检测γ-谷氨酰转肽酶、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相关指标。结果 1480名居民中男性886名,女性594名,年龄20~84岁。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γ-谷氨酰转肽酶与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血肌酐以及体质指数正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负相关。对log转换的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的四分位数分析发现,四组间年龄、收缩压、总胆固醇、血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有显著差异,尤其是最高四分位数水平显著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调整上述协变量之后,最高位四分位数和最低位四分位数相比高血压患病风险增高74%(OR=1.74,95%CI为1.13~2.68,P=0.01)。结论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与血压水平正相关,且可预测高血压。
王小平李利华姚超永李雪艳董宵朱学创尹雪艳吴新华
关键词:Γ-谷氨酰转肽酶血压高血压
氧化应激与高血压被引量:8
2011年
近年研究证明氧化应激与高血压的发病有着密切关系。文章就氧化应激相关评价指标、血管活性氧的产生及其与高血压血管损伤的机制、高血压抗氧化治疗现状等问题作一综述。
杨峥姚超永李利华尹雪艳
关键词:活性氧氧化应激高血压抗氧化治疗
血压昼夜变化与动脉硬化指数的关系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收集2004~2008年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住院患者的动态血压数据及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调整性别、年龄、降压治疗、24 h脉率及平均动脉压前后,242例患者中非杓型(n=103)、反杓型(n=42)和超杓型(n=12)与杓型患者(n=85)相比,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和24 h脉压均显著升高,而年龄、血糖、尿酸、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的改变与动脉硬化相关。
李利华周莉李萌何义明高云光
关键词:动态血压监测昼夜节律动脉硬化
维生素D和糖尿病被引量:15
2011年
维生素D最重要的功能是维持人体钙离子代谢的平衡。随着研究的深入,维生素D在炎性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胰岛素分泌及胰岛素抵抗等方面的作用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与糖尿病发病相关。维生素D可通过抑制炎性反应、促进胰岛素释放、减轻胰岛素抵抗等机制参与糖尿病的发病。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不仅可以减少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而且还可以改善糖代谢,控制糖尿病相关症状。因此,维生素D可能在预防和控制糖尿病中起重要作用。
李雪艳李利华吴新华
关键词:维生素D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云南农村地区50~74岁人群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风险预测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了解云南农村地区50~74岁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及对未来10年的患病风险进行评估,为云南农村地区ICVD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云南省4个县区11个村中50~74岁的研究对象611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计算危险因素暴露率,应用“国人ICVD10年发病危险度评估方法”简易模型并进行改良,对其10年ICVD的发病危险度进行评估。结果在该人群中,高血压、超重(或)肥胖、高血脂症、吸烟和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暴露率分别为30.0%、13.9%、1.6%、48.4%、1.5%。ICVD10年发病绝对危险度极低危、低危、中危、高危及极高危的检出率分别为73.8%、15.2%、6.2%、3.3%和1.5%。绝对危险度〈10%(包括极低危和低危)有544人,占89.03%;≥10%(包括中危、高危及极高危)有67人,占10.97%。男性50~54岁组和女性60~64岁组平均危险度水平低于评估方法提出的平均危险度参考标准,其余组均高于评估方法参考标准。结论云南农村地区50~74岁总体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水平较高,10年ICVD发病风险较大,应积极加强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干预。
马里兰吴新华陈章荣曹慧丽Detrano RC杨瑛董榆匡时权李利华
关键词:缺血性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
云南农村自然人群冠状动脉钙化与脉压差的关系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在了解云南农村自然人群冠状动脉钙化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的分布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冠状动脉钙化及CACS与脉压差的关系。方法:对云南农村自然人群进行随机分层整群抽样,采用16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对212名受试者进行冠状动脉扫描,评估冠状动脉钙化程度,并应用Agatston积分法计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按性别、年龄、钙化积分等分组,比较各组间脉压差,探讨冠状动脉钙化及CACS与脉压差相关性。结果:51~60岁组的平均脉压差为(44.67±13.87)mmHg(1mmHg=0.133kPa),61~71岁年龄组平均脉压差为(50.00±17.4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且发现脉压差与年龄呈正相关(rs=0.202,P=0.003)。按CACS分组,CACS≥100组的平均脉压差[(55.22±18.79)mmHg]大于CACS〈I组[(46.87±15.46)mmHg]和1≤CACS〈100组[(45.20±15.89)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CS≥100组的脉压差增大的患者比例(47.1%)同样大于CACS〈1组(17.3%)和1≤CACS〈100组(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冠状动脉钙化阳性受试者中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脉压差与CACS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脉压差与CACS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s=0.282),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47),且在考虑年龄、胆固醇等混杂因素后仍存在正相关关系(回归系数B=0.887)。结论:云南省农村自然人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脉压差与CACS有关,在冠状动脉钙化者中CACS随脉压差的增大而增大。
王议吴新华杨瑛陈章荣欧阳天昭匡时权董瑜李利华吕滨曹慧丽Robert Detrano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钙化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脉压差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冠心病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其亚群与冠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所有进行冠脉造影患者的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和冠脉造影正常者(n=20)相比,冠心病患者(n=52)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中性/淋巴细胞比例显著升高,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3)。对冠脉病变范围与白细胞计数及其亚群的分析发现,与冠脉无病变者相比,冠脉病变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中性/淋巴细胞比例显著升高,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2)。结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可能有助于预测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
李利华杨瑛董榆黄修献吴新华
关键词:白细胞计数冠脉造影冠脉病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