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1945)

作品数:11 被引量:57H指数:4
相关作者:李湘平刘雄李刚李晓华彭英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鼻咽
  • 7篇肿瘤
  • 5篇蛋白
  • 5篇咽肿瘤
  • 5篇潜伏膜蛋白
  • 5篇细胞
  • 5篇腺相关病毒
  • 5篇膜蛋白
  • 5篇鼻咽癌
  • 5篇鼻咽肿瘤
  • 5篇EB病毒
  • 5篇EB病毒潜伏...
  • 5篇EB病毒潜伏...
  • 4篇RNA干扰
  • 3篇重组腺相关病...
  • 3篇重组腺相关病...
  • 3篇介导
  • 3篇基因
  • 3篇RNA干扰抑...
  • 3篇病毒

机构

  • 11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解放军第九四...
  • 2篇香港大学
  • 1篇解放军第94...

作者

  • 11篇刘雄
  • 11篇李湘平
  • 8篇李刚
  • 6篇李晓华
  • 5篇彭英
  • 4篇周立辉
  • 3篇张宝
  • 2篇王路
  • 1篇罗花南
  • 1篇丁彦青
  • 1篇林李家宓
  • 1篇刘友利
  • 1篇张国华
  • 1篇李晓华

传媒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3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文摘...

年份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特异性发夹状RNA敲低EB病毒潜伏膜蛋白1表达对鼻咽癌细胞转移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EB病毒(EBV)潜伏膜蛋白1(LMP-1)对鼻咽癌细胞在体内增殖和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构建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一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和rAAV-shRNA—LMP-1载体。以不同滴度的rAAV—EGFP转染鼻咽癌C666—1细胞,确定最佳转染复数(MOI)。rAAV—shRNA-LMP-1按MOI转染C666—1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鉴定抑制效率。将体外转染RNA干扰后的C666-1细胞注入裸鼠肝脏包膜下建立鼻咽癌移植瘤模型,观察裸鼠的肝脏成瘤及肝脏、肺脏转移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分析LMP-1基因沉默对鼻咽癌细胞成瘤和转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结果rAAV—EGFP以5×10。病毒基因组数/细胞转染C666—1细胞,转染效率〉95%。rAAV—shRNA-LMP-1以5×10^4病毒基因组数/细胞转染C666—1后,LMP-1的表达抑制率〉90%。rAAV—shRNA—LMP-1转染组裸鼠的肝脏成瘤体积为(0.2527±0.1152)cm^3,与rAAV—EGFP转染组[(0.2533±0.0754)cm^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rAAV—shRNA-LMP-1转染组裸鼠的肝转移率(50.0%)和肺转移率(33.3%)明显低于rAAV-EGFP转染组(均P〈0.05)。rAAV—shRNA—LMP-1转染组裸鼠的生存时间为(15.50±2.47)d,明显长于rAAV—EGFP转染组[(11.50±1.22)d,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LMP-1抑制后,MMP-9的表达明显下调。结论通过rAAV介导RNA干扰序列能有效抑制LMP-1的表达,其可能通过下调MMP-9的表达抑制鼻咽癌细胞的转移,但对鼻咽癌细胞的生长无显著影响。
刘雄李刚张宝王路李晓华李湘平
关键词:鼻咽肿瘤重组腺相关病毒潜伏膜蛋白1
趋化因子受体4和间质细胞衍生因子1α与鼻咽癌器官特异性转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 研究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在鼻咽癌细胞中的表达,间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在鼻咽癌远处靶器官中的表达,探讨CXCR4和(或)SDF-1α在鼻咽癌器官特异性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30例鼻咽癌、15例正常鼻咽组织中CXCR4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其同临床病理学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鼻咽癌患者的正常颈部淋巴结(包括颈深上和颈深下淋巴结)、骨髓、肺、肝脏和肾脏、结肠(各5例)中SD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RT—PCR检测结果显示,鼻咽癌组织中CXCR4mRNA相对表达强度(0.71±0.22)显著高于正常鼻咽组织(0.14±0.07;F=27.94,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鼻咽癌组织中CXCR4蛋白的表达(1.58±0.59)显著高于正常鼻咽组织(0.51±0.22;F=17.75,P〈0.05)。鼻咽癌组织中CXCR4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细胞分化程度显著相关(均P〈0.05)。SDF-1α蛋白在鼻咽癌患者的颈深上淋巴结、骨髓、肺、肝脏中表达较高(2.35±0.67),而在颈深下淋巴结、肾脏和结肠中表达较弱(0.68±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3,P〈0.01)。结论CXCR4的表达与鼻咽癌的转移密切相关,CXCR4和(或)SDF-1α在鼻咽癌器官特异性转移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罗花南李湘平刘雄张国华刘友利
关键词:趋化因子受体4鼻咽肿瘤器官特异性转移
DNA载体介导RNA干扰抑制LMP-1基因对鼻咽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探讨应用DNA载体介导RNA干扰技术,抑制鼻咽癌细胞中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表达的可能性,观察LMP-1基因沉默对鼻咽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能转录出干扰RNA的DNA模板插入pAVU6+27质粒,构建能够介导RNA干扰的发夹状干扰RNA (shRNA)表达载体。采用磷酸钙共沉淀法,将质粒导入EB病毒(+)的鼻咽癌细胞C611,筛选LMP-1基因沉默的克隆,通过观察其贴壁生长能力、基底膜穿透能力和移动能力的变化,分析LMP-1基因沉默对鼻咽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在shRNA表达载体有效转染的C611细胞中,LMP-1基因的表达受到稳定抑制。肿瘤细胞转移实验表明,LMP-1基因沉默的C611细胞,贴壁生长能力提高,基底膜穿透能力和细胞移动能力均明显下降。结论shRNA表达载体能够在鼻咽癌细胞内介导RNA干扰,并获得对LMP-1基因稳定的抑制。LMP-1基因可能通过贴壁生长能力、基底膜穿透能力和细胞移动能力等,影响鼻咽癌细胞的转移。
李刚李湘平刘雄彭英林李家宓
关键词:RNA干扰LMP-1基因鼻咽癌肿瘤细胞转移
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对鼻咽癌细胞体外转移能力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潜伏膜蛋白1(Iatent membrane protein1,LMP-1)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细胞体外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针对EBV-LMP-1的特异性发夹状RNA(small hairpin RNA,shRNA)干扰序列,构建2种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rAAV)载体:rAAV-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和rAAV-shRNA—LMP-1,以不同滴度rAAV-EGFP转染鼻咽癌C666—1细胞确定最佳转染效率(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rAAV-shRNA-LMP-1按MOI转染C666-1,RT-PCR鉴定抑制效率,划痕试验和基底膜穿透试验检验细胞转移能力的变化。结果以rAAV-EGFP5×10^4v.g(virus genome,病毒基因组数),细胞转染C666—1细胞,转染效率大于95%,RT-PCR鉴定rAAV-shRNA—LMP-1以5×10^4v.g/细胞转染C666-1后目的基因抑制效率大于90%,划痕试验显示在相同的时间内,越过划痕边缘移动到空白处的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基底膜穿透试验提示细胞穿透能力显著下降(P〈0.001)。结论通过rAAV介导RNA干扰能有效抑制LMP-1基因表达,并显著抑制了肿瘤细胞的运动及穿透转移能力。
刘雄彭英李刚张宝李晓华周立辉李湘平
关键词:鼻咽肿瘤依赖病毒RNA干扰潜伏膜蛋白1
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RNA干扰抑制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对鼻咽癌细胞影响的动物试验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EB病毒(EBV)潜伏膜蛋白1(LMP-1)对于鼻咽癌细胞在体内增殖及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针对EBV-LMP-1的特异性发夹状RNA(shRNA)干扰序列,构建2种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载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rAAV-EGFP和rAAV-shRNA-LMP-1,以不同滴度rAAV-EGFP转染鼻咽癌C666-1细胞确定最佳转染复数(MOI),rAAV-shRNA-LMP-1按MOI转染C666-1,RT-PCR鉴定抑制效率,将体外转染RNA干扰后的C666-1细胞注入裸鼠肝脏包膜下制作鼻咽癌异位肝种植的肝肺转移模型,观察肝脏成瘤及肝内、肺转移情况,分析LMP-1基因沉默在动物水平对鼻咽癌细胞成瘤及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rAAV-EGFP以5×104v.g(virus genome,病毒基因组数)/细胞转染C666-1细胞,转染效率大于95%,RT-PCR鉴定rAAV-shRNA-LMP-1以5×104v.g/细胞转染C666-1后目的基因抑制效率大于90%,动物试验结果显示rAAV-shRNA-LMP-1组肝脏成瘤体积与对照组rAAV-EGFP无显著差异,但显著减少了种植肿瘤的肝内及肺转移率。结论通过rAAV介导RNA干扰能有效抑制LMP-1基因表达,可在动物水平抑制鼻咽癌细胞转移,但对鼻咽癌细胞生长无显著影响。
刘雄李刚张宝王路李晓华李湘平
关键词:鼻咽癌重组腺相关病毒RNA干扰EB病毒潜伏膜蛋白1
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内皮抑素的表达及体外活性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构建携带人内皮抑素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hEndo,介导其体外表达并检测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无需包装辅助病毒的双质粒共转染方法制备rAAV-hEndo,测定其滴度及感染效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内皮抑素蛋白在体外感染细胞中的表达,并通过MTT法、细胞周期检测及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观察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的影响。结果所制备的重组腺相关病毒滴度为2×1012vg/ml,感染效率达98%。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内皮抑素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胞质。rAAV-hEndo感染细胞培养上清对ECV304细胞72h增殖抑制率为67.3%。内皮细胞转染内皮抑素基因后细胞周期明显阻滞于G1期,其G1期占(72.5±4.0)%,与对照组(52.1±2.1)%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TUNEL法检测实验组内皮细胞凋亡指数为(32.6±3.2)%,与对照组(4.2±1.9)%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所制备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hEndo能有效介导具有生物活性的内皮抑素表达,为进一步肿瘤抗血管生成基因治疗动物实验奠定了基础。
李晓华李湘平李刚刘雄
关键词:内皮抑素腺相关病毒生物活性
干扰素抗肿瘤机制及其在头颈部肿瘤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干扰素(interferons,IFN)由一族具有多种功能的多肽分子组成,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的作用。其可能的抗肿瘤机制包括抑制肿瘤病毒繁殖;阻遏癌基因的表达,提高抗癌基因的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分裂增殖;改变肿瘤细胞表面的性能和去恶性作用;抑制肿瘤血管生长;免疫调节作用等方面。干扰素在头颈部肿瘤中的研究及应用目前报道不多,其疗效及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周立辉李湘平刘雄
关键词:干扰素类头颈部肿瘤
腺相关病毒介导RNA干扰抑制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基因表达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构建针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1,LMP-1)的特异性发夹状RNA(small hairpin RNA,shRNA)干扰序列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rAAV)载体(rAAV-shRNA—LMP-1),介导其体外表达并鉴定其生物活性。方法设计针对EBV-LMP-1的特异性shRNA干扰序列,采用分子克隆的方法,将干扰序列及U6启动子插入pAAV-2质粒中,采用无需包装辅助病毒的双质粒共转染方法制备rAAV-shRNA-LMP-1,测定其滴度及感染效率,RT-PCR鉴定目的基因的抑制效率。结果以rAAV-EGFP5×10^4v.g(virus genome,病毒基因组数)/细胞转染C666-1细胞,转染效率大干95%,PT—PCR鉴定rAAV-shRNA-LMP-1以5×10^4v.g/细胞转染C666—1后目的基因抑制效率大于90%。结论通过rAAV介导RNA干扰能有效抑制LMP-1基因表达,为进-步研究肿瘤基因治疗,尤其是动物实验奠定了基础。
刘雄李湘平彭英李刚张宝李晓华周立辉
关键词:RNA干扰鼻咽肿瘤
腺相关病毒介导的内皮抑素对鼻咽癌移植瘤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研究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人内皮抑素对裸鼠鼻咽癌肝脏异位移植瘤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检测携带人内皮抑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CARRYING HUMAN ENDOSTATIN GENE,RAAV-HENDO)体外感染效率、蛋白表达及生物活性。建立裸鼠鼻咽癌肝脏异位移植瘤动物模型,经尾静脉分别注射携带人内皮抑素基因的RAAV-HENDO(HENDO组)、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RAAV-EGFP(RAAV-CARRYING 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ENE,RAAV-EGFP,EGFP组)和磷酸缓冲液(PBS组),观察动物肝脏成瘤、肺转移及生存期等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原位末端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END-LABELING,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指数。结果体外实验表明:RAAV体外感染效率达98%;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内皮抑素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质;RAAV-HENDO感染细胞培养上清对ECV304细胞72H增殖抑制率为67·3%。动物实验表明:相对PBS组,HENDO组抑瘤率为70·7%;HENDO组、EGFP组、PBS组肺转移率分别为0·0%、50·0%、66·7%;微血管平均(X-±S,以下同)密度分别为(3·67±1·63)、(19·67±2·16)、(22·50±3·0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凋亡平均指数分别为(28·83±5·27)%、(6·17±2·79)%、(4·50±2·1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动物平均生存期分别为(36·50±8·46)D、(24·00±5·66)D、(21·17±3·92)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内皮抑素能有效抑制裸鼠鼻咽癌肝脏异位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其可能机制为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李晓华彭英李湘平刘雄李刚
关键词:生长抑制物腺病毒科基因疗法
干扰素α-1b抑制裸鼠肝异位鼻咽癌种植瘤生长和转移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干扰素α-1b 对裸鼠肝异位鼻咽癌细胞株 CNE-2种植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并探讨其机理;比较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rAAV)载体介导干扰素α-1b(interferon-α-1b,IFN-α-1b)基因治疗与 IFN-α-1b 蛋白治疗的优势。方法鼻咽癌细胞株 CNE-2裸鼠肝包膜下注射,建立裸鼠肝脏鼻咽癌异位种植瘤动物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裸鼠随机分为A~D组,每组10只;24h 后分别经尾静脉注射。A 组:重组腺相关病毒携带人 IFN-α-1b(rAAV-IFN-α-1b),C 组:重组腺相关病毒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rAAV-EGFP),D 组:磷酸缓冲液;建模5d 后 B 组:皮下注射入 IFN-α-1b,1次/隔日;3周后每组随机取5只裸鼠断髓处死,观察肝脏成瘤、肺转移及生存期情况,测量肿瘤体积大小,计算抑瘤率,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指数;高效液相芯片技术检测外周血中人 IFN-α、小鼠 IL-12的含量,另5只裸鼠观察生存期。结果肝脏鼻咽癌异位种植瘤3周后,肿瘤平均体积(±s)分别为 A 组(0.114±0.116)cm^3、B 组(0.422±0.137)cm^3、C 组(2.476±0.637)cm^3、D 组(2.677±0.704)cm^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536,P<0.01);相对对照 D 组,A 组和 B 组抑瘤率分别为95.74%、84.24%;A、B、C、D 组肺转移率分别为0.0%、0.0%、40.0%、60.0%;凋亡平均指数分别为(21.88±3.29)%、(19.85±1.96)%、(4.37±0.50)%、(3.40±1.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0.964,P<0.01);血清中人 IFN-α平均含量分别为(101.50±11.33)pg/ml、(91.55±9.80)pg/ml、(23.06±4.36)pg/ml、(16.93±9.96)pg/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128,P<0.01);IL-12平均含量分别为(80.36±13.35)pg/ml、(51.15±9.72)pg/ml、(19.44±7.03)pg/ml、(14.49±4.21)pg/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116,P<0.01);平均生存期分别为(55.80±2.77)d、(48.20±2.39)d、(35.40±2.61)d、(36.80±1.92)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623,P<0.01)。结论 IFN-α-1b 能有�
李湘平周立辉刘雄丁彦青
关键词:干扰素Α依赖病毒鼻咽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