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10JCYBJC07100)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陈世利赵伟靳世久郭世旭刘渊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电流
  • 1篇油管
  • 1篇油管道
  • 1篇输油
  • 1篇输油管
  • 1篇输油管道
  • 1篇气隙
  • 1篇球形
  • 1篇微机电系统
  • 1篇机电系统
  • 1篇检测器
  • 1篇归一化
  • 1篇ARM
  • 1篇集磁环
  • 1篇电系统

机构

  • 3篇天津大学

作者

  • 2篇赵伟
  • 2篇陈世利
  • 2篇靳世久
  • 1篇刘渊
  • 1篇曾周末
  • 1篇黄新敬
  • 1篇郭世旭
  • 1篇张宇

传媒

  • 1篇传感技术学报
  • 1篇纳米技术与精...
  • 1篇传感器与微系...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归一化小波能量系数的管道安全识别算法被引量:2
2012年
针对管道泄漏检测系统存在一定误报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归一化小波能量系数的油气管道安全识别算法.首先提出最佳母小波选择标准,以现场数据为基础选取最佳母小波,然后提取归一化小波能量系数的最大值作为特征量,最后利用Fisher分类器对压力数据进行识别,判断管道是否处于安全状况.利用现场数据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识别正确率较高,实用性好,且可以降低误报率.
赵伟曾周末靳世久张宇
输油管道微小泄漏球形检测器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5
2012年
针对输油管道微小泄漏检测方法有限、检测成本高、阻塞管道风险大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设计了一个基于ARM—Linux和MEMS传感器的球形管道内检测器,其直径小于待检测管道直径。详细论述了该检测方案的原理、球形检测器的硬件组成、软件设计等内容。通过在输水管道内的多次模拟泄漏实验,证明该球形检测器检测流程简单、运行安全,能有效地检测出泄漏并给出较精确的定位信息,为输油管线微小泄漏的高精度、低成本的实用检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刘渊陈世利郭世旭赵伟
关键词:ARM微机电系统
利用集磁环检测管道阴极保护电流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提出将集磁环用于管道阴极保护电流的测量,以提高检测灵敏度。采用COMSOL软件数值计算并实验研究了多种规格集磁环对0.1 A^1.0 A阴极保护电流的集磁效果,表明冷轧硅钢集磁环集磁放大倍数大于20。集磁环长度在3.5倍于传感器尺寸时可保证优于3%的线性度。系统灵敏度随集磁环气隙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而受集磁环长度及边角影响较小。集磁环气隙大小可用于调整系统灵敏度、避免传感器饱和。所用传感器HMC1001在装配工艺、分辨力、量程等方面均能满足测量要求。
陶嘉楠黄新敬陈世利靳世久
关键词:集磁环气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