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114119a2400)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张宁华王秋根汪方王尚城刘瑞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骨盆
  • 2篇血管
  • 1篇动脉
  • 1篇动脉血
  • 1篇动脉血管
  • 1篇血管损伤
  • 1篇血管损伤程度
  • 1篇腰痛
  • 1篇载荷
  • 1篇软组织
  • 1篇生物力学
  • 1篇生物力学效应
  • 1篇盆骨
  • 1篇骶髂
  • 1篇骶髂关节
  • 1篇髂关节
  • 1篇下腰痛
  • 1篇救治
  • 1篇救治成功
  • 1篇救治成功率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航天员科...
  • 1篇上海市松江区...

作者

  • 3篇王秋根
  • 3篇张宁华
  • 2篇王尚城
  • 2篇汪方
  • 1篇陈善广
  • 1篇王冬梅
  • 1篇王倞
  • 1篇纪晓希
  • 1篇石杜芳
  • 1篇秦涛
  • 1篇刘瑞

传媒

  • 2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冲击暴力下骨盆血管损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尽管过去十年骨盆骨折的救治水平已有明显提高,骨盆骨折的死亡率从8%下降至5%,但是伴有骨盆后环损伤的复杂骨盆骨折的死亡率仍然没有降低,失血性休克是其主要致死因素。我们的前期临床研究发现:骨折的严重程度与血管损伤程度并不完全吻合。解剖学研究发现,骨盆血管损伤不仅与骨盆的损伤严重程度相关,而且与骨折位置、位移及损伤机制相关。充分了解骨盆血管的损伤过程,明确血管的损伤机制,有助于临床抢救过程中及时判断血管损伤,从而提高血管损伤的救治成功率。
张宁华王尚城秦涛汪方王秋根
关键词:复杂骨盆骨折血管损伤程度暴力骨盆后环损伤救治成功率
冲击条件下骨盆动脉损伤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验证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构建并验证含动脉的骨盆-股骨-软组织复合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骨盆动脉在侧向冲击条件下的力学响应。方法基于1名女性志愿者的骨盆CT图像,建立骨盆及其动脉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骨、动脉、周围软组织以及骶髂关节、髋关节和耻骨联合等骨盆关节软骨和韧带。采用线弹性实体单元模拟骨骼,采用非线性的弹性连接单元模拟韧带,软组织包括软骨、包裹软组织和动脉等采用超弹性材料和实体单元仿真。以22.1 kg的冲击质量,3.13和5m/s的冲击速度对坐位下的复合体进行侧面碰撞,记录模型的输出。结果计算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实验结果一致。3.31和5 m/s冲击速度下动脉的最大等效应力分别为98和216 kPa,最大拉伸应变为14.9%和20%,但不至于导致动脉断裂。结论所建立的骨盆-股骨-软组织复合模型可用于冲击载荷下骨盆动脉的动态响应和损伤分析,为预测动脉损伤程度提供生物力学依据。
王尚城王冬梅张宁华刘瑞王倞王秋根
关键词:动脉血管冲击载荷
骶髂融合治疗下腰痛的生物力学效应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骶髂关节融合和接触的模型,比较两模型的生物力学差异,探究骶髂融合治疗下腰痛的生物力学机理。方法构建包含骨盆环、骶骨、部分股骨、关节软骨和关节连接的骨盆有限元模型两例,分别设定骶髂关节连接为接触和融合,探究在500 N载荷下,两例模型中骨盆环特别是骶髂关节处力学传导的差异。结果在融合条件下骶髂软骨承受的应力及位移明显低于接触条件,在双侧骶髂软骨处尤为明显,其中左骶骨关节处,位移由0.83 mm减低为0.23 mm,减低幅度达约261%,等效应力由6.6 MPa减低至5.0 MPa,减低约32%。但融合条件下,骨盆环应力的传递相对更集中。结论骶髂融合可能提供较好的疼痛治疗效果,但同时必须谨慎评估伴发骨盆损伤和股骨头损伤的危险性。
张宁华汪方石杜芳王冬梅纪晓希秦涛王秋根陈善广
关键词:骨盆骶髂关节生物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