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4065)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3
相关作者:周元泽王卓君谢彩霞欧东新陈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桂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间断面
  • 2篇H
  • 1篇地幔
  • 1篇地幔间断面
  • 1篇短周期
  • 1篇台网
  • 1篇转换波
  • 1篇SDP
  • 1篇DISCON...
  • 1篇IOD
  • 1篇TONGA
  • 1篇BENEAT...
  • 1篇WAVEFO...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篇周元泽
  • 2篇王卓君
  • 1篇王红才
  • 1篇陈健
  • 1篇欧东新
  • 1篇谢彩霞

传媒

  • 2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Scienc...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汤加—斐济地区300km间断面的SdP转换波证据被引量:8
2012年
上地幔速度间断面的存在形态及其性质的研究对于理解地球构造运动以及地球内部物质运移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上地幔中可能存在的300km速度间断面,本文收集日本Hi-net地震台网所记录的2004年以来、震源深度在145~219km之间、且震级为mb5.0~6.0之间的6个汤加—斐济地区地震的波形资料.利用4次根倾斜叠加方法对收集到的波形资料进行叠加处理,获得了相应的叠加灰度图,从中提取的离源下行的SdP次生转换震相,进而据此确认了汤加—斐济地区下方的300km深度附近的速度界面.因该界面起伏较小,更倾向于该界面为辉石的斜方到高压单斜相变面;同时基于转换震相的强度差异,我们发现该界面速度跃变量要大于410km间断面,因而俯冲带的化学分异和脱水过程产生的较轻物质可能在该界面处形成一定的聚集,使得汤加—斐济地区的该界面更容易被观测到.
谢彩霞周元泽王卓君欧东新
基于Hi-net短周期地震波形资料的汤加地区Lehmann间断面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上地幔低速带底部的Lehmann间断面的存在形态及其性质的研究对于认识岩石圈与软流圈的耦合关系以及相关的地球动力学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收集了自2004年以来汤加地区的深度介于75~150 km,震级介于Mb 5.0~6.0的6个地震的日本Hi-net台网记录的短周期波形资料;根据N次根倾斜叠加方法对波形资料进行叠加处理获得的相对幅度灰度图,提取出离源下行的SdP转换震相,最终获得了近源230 km深度附近的6个转换点;进而据此发现汤加地区下方的Lehmann间断面存在深度及较小的水平变化,这意味着该间断面可能是从位错蠕变的各向异性区向扩散蠕变的各向同性区转换的边界.
陈健周元泽王红才
伊豆-小笠原和汤加地区中地幔多层速度结构差异性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中部地幔间断面的存在及其性质对于理解地球内部对流过程并对地球化学和矿物物理学的约束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利用美国西部高密度短周期地震台网记录的汤加和伊豆-小笠原地区的深震波形资料的倾斜叠加处理,进而从中提取离源下行的次生转换震相SdP,据此分析两个俯冲区域的中部地幔速度界面的差异性存在:(1)伊豆-小笠原地区对应于"920km"间断面的深度应该位于910km,而汤加地区则存在着两个速度跃变面,分别位于850和950km处;(2)两个地区均存在着1000和1050km深度附近一定的转换点集中;(3)两个地区在1100km深度处都存在着比较明确的转换点集中,同时伊豆-小笠原地区在更深处的1168km附近存在转换点集中,而汤加地区相应的界面则存在于1200km深度附近.这样的复杂结构与铁在地幔主要岩石组分铁-镁钙钛矿和铁-镁方铁矿的配比不同造成的密度异常有关,同时汤加和伊豆-小笠原两个俯冲区间存在的差异性速度结构与两者不同的俯冲板片形态和残留有很密切的关联.
周元泽王卓君
Detection of the Lehmann discontinuity beneath Tonga with short-period waveform data from Hi-net被引量:4
2014年
The undul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ehmann discontinuity at the base of the Low Velocity Zone in the upper mantle are significa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the lithosphere and asthenosphere, and corresponding geodynamic processes. Vertical waveform data from six earthquakes with focal depths between 75 and 150 km and magnitudes Mb 5.0–6.0 since 2004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short-period Hi-net array. Selected waveform data were processed for each event network pair using the Nth-root slant stack method to retrieve the SdP conversion phases from the possible 220 km(Lehmann) discontinuity. The conversion points related to the SdP phases show that there is a clear and flat velocity interface around 230 km, suggesting that there is a sinking of the Lehmann discontinuity beneath Tonga with no obvious undulation. The 230 km depth of the Lehmann discontinuity in this location could be explained by an hypothesis of transition in the deformation mechanism from dislocation creep to diffusion creep.
CHEN JianZHOU YuanZeWANG HongCai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