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1442)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4
相关作者:杨平林贺西京兰宾尚王国毓李浩鹏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空军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胶质
  • 5篇星形
  • 5篇星形胶质
  • 5篇星形胶质细胞
  • 5篇细胞
  • 5篇胶质细胞
  • 5篇成年
  • 5篇成年大鼠
  • 4篇蛋白
  • 4篇神经干
  • 4篇神经干细胞
  • 4篇反应性
  • 4篇反应性星形胶...
  • 4篇干细胞
  • 4篇巢蛋白
  • 3篇脑损伤
  • 3篇脊髓
  • 3篇脊髓损伤
  • 1篇蛋白表达
  • 1篇星形胶质细胞...

机构

  • 7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陕西省安康市...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空军工程大学

作者

  • 7篇贺西京
  • 7篇杨平林
  • 4篇屈建强
  • 4篇李浩鹏
  • 4篇王国毓
  • 4篇兰宾尚
  • 3篇刘亦恒
  • 2篇历强
  • 2篇杨涛
  • 2篇袁普卫
  • 1篇徐思越
  • 1篇樊沛
  • 1篇师蔚
  • 1篇臧全金
  • 1篇江枫
  • 1篇朱振中
  • 1篇杨浩
  • 1篇王栋
  • 1篇冯彦军

传媒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损伤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对成年大鼠室下区的再生作用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①观察液压性脑损伤后不同时期室下区Nestin和GFAP的表达及其细胞类型。②分离脑损伤室下区Nestin+/GFAP+共存细胞进行培养、诱导分化鉴定。方法①用液压冲击法建立SD大鼠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双标法分析和显示不同时期(1、3、5 d,1、2、3、4、6、8周)Nestin和GFAP的表达变化以及细胞类型。②分离液压损伤SD大鼠室下区Nestin+/GFAP+共存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进行培养、传代,以免疫荧光化学方法对原代和传代培养形成的神经球以及诱导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①室下区免疫荧光染色:正常组及空白对照组在前脑侧脑室SVZ区出现神经干细胞,主要集中在外侧壁上部和上角,其他部位及三脑室的SVZ区有少量神经干细胞。脑损伤模型组脑损伤24 h后,和正常组相比,室下区Nestin和GFAP的表达显著增加,阳性表达在3 d后逐渐达到高峰,持续1周。②在上述条件下培养及传代的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形成悬浮生长的呈Nestin阳性的神经球;神经球贴壁后分化的细胞表现为少突胶质细胞、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且分别呈GalC阳性、β-tublinⅢ阳性和GFAP阳性。结论①成年大鼠液压性脑损伤可诱导室下区表达Nestin和GFAP,Nestin的表达和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呈正相关,且表达多相互共存,并且具有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室下区的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干细胞都对脑损伤都有反应,并可能参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②成年大鼠液压性脑损伤后分离的室下区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分化潜能,可以分化为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干细胞。
屈建强贺西京杨平林杨涛
关键词:脑损伤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干细胞
成年大鼠侧脑室下区星形胶质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纯化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成年哺乳动物侧脑室下区星形胶质细胞(AST)的神经干细胞特性研究是当前神经科学领域的热点,为了进一步了解AST生物学特性,体外培养是探讨AST细胞学特性的有力手段,而怎样通过体外培养得到高纯度的成年AST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2.5月的成年大鼠侧脑室下区为实验材料进行AST培养,并对传统的培养方法进行改良。首先在AST培养基中增加B27添加剂,结合成年AST体外生长特性,采用低浓度血清(2.5%~5%)和血清浓度调整法对培养的AST进行纯化。然后采用GFA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对培养至14d的细胞进行鉴定及纯度检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27添加剂对AST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B27添加剂能有效促进体外培养的成年AST的生长和增殖,采用此方法培养的成年AST纯度达90%以上;B27添加剂与低浓度血清的组合以及根据细胞特性及时调整血清浓度是一种有效的纯化成年AST方法。本方法的建立可望为AST的神经干细胞特性研究提供理想的细胞模型。
朱振中贺西京杨浩历强樊沛臧全金杨平林江枫
关键词:细胞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干细胞
Identification and culture of neural stem cells isolated from adult rat subventricular zone following fluid percussion brain injury
2010年
Objective To analyze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GFAP)-and nestin-positive(GFAP+/nestin+)cells isolated from the subventricular zone following fluid percussion brain injury to determine whether GFAP+/nestin+ cells exhibit characteristics of neural stem cells.Methods Male Sprague-Dawley rats,aged 12 weeks and weighing 200-250 g,were randomly and evenly assigned to normal control group and model group.In the model group,a rat model of fluid percussion brain injury was established.Five days later,subventricular zone tissue was resected from each group and made into single cell suspension.After serum-free neural stem cell medium culture and subsequent serum-induced differentiation,cell type,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capacities were determined by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and flow cytometry.Results At 3-7 days after fluid percussion brain injury,nestin+/GFAP+ cells in the single cell suspension from the model group significantly outnumbered those from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P<0.01).In the model group,an increased number of small neurospheres with smooth cell edge and bulged center formed after primary culture,and were clearly visible with the increase of culture time and medium replacement.After several passages,many clonal spheres were obtained,suggesting strong self-proliferatiing capacity.Neurospheres from the model group differentiated into astrocytes,neurons and oligodendrocytes.Conclusion GFAP+/nestin+ cells isolated from the adult rat subventricular zone after fluid percussion brain injury are thought to be neural stem cells because of their self-renewal and multi-differentiation capacities.
Ping-Lin Yang1,Jian-Qiang Qu2,Xi-Jing He1,Hao-Peng Li1 1.the Second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关键词:ASTROCYTE
巢蛋白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在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期的表达变化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期、不同部位巢蛋白(nesti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acidicprotein,GFAP)的表达变化。方法8周龄SD大鼠72只,雌雄各半;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实验组66只(n=6),对照组6只(n=6)。实验组:用动脉夹压迫法建立动物模型,于造模后1、3、5d,1、2、3、4、5、6、7和8周各时间点,分别在脊髓损伤部位和损伤邻近部位取材,进行甲苯胺蓝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随机选取不同时间点的组织片,用LeicaQ500IW图像处理系统观察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期、不同部位(损伤部位和其周围)nestin和GFAP的表达变化。对照组:打开椎管,暴露脊髓相应节段,不压迫,彻底止血后缝合伤口,伤口愈合后,取材和检测同上。结果甲苯胺蓝染色:对照组显示脊髓神经元胞体和突起轮廓清晰,胞核为深蓝色;实验组于脊髓损伤1d后,显示大、中型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神经元胞浆呈深蓝色,尼氏体模糊,胞体塌陷皱缩或碎裂,胞核椭圆或三角形、染成淡蓝至深蓝色,2~8周胞核呈深蓝色。免疫荧光染色:对照组显示除脊髓中央管周围可见到少量nestin表达外,其它部位几乎不表达;GFAP在脊髓各个部位均有表达;实验组:脊髓损伤1d后,损伤区域nestin和GFAP表达增加,3~7d后,除损伤区域外,邻近及周边区域nestin和GFAP的表达显著增加,并逐渐?
杨平林贺西京屈建强李浩鹏兰宾尚袁普卫王国毓
关键词:脊髓损伤免疫荧光巢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成年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诱导室下区Nestin和GFAP的表达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双标技术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观察脑损伤后不同时期室下区巢蛋白(Nestin)和胶质酸性纤维蛋白 (GFAP)的表达及其细胞类型。方法 用动液压冲击法建立动物模型 ,用LeicaQ5 0 0IW图像处理系统及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双标法分析和显示不同时期 (1、3、5d ,1、2、3、4、6、8周 )Nestin和GFAP的表达变化。结果 损伤 2 4h后 ,室下区有大量Nestin和GFAP的表达 ,且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有Nestin阳性突起与GFAP共存现象 ,7d左右达到高峰 ,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表达逐渐下降。正常组和假手术组 ,室下区也可见到Nestin和GFAP的表达 ,但与脑损伤组相比较低 (P <0 .0 5 )。结论 脑损伤可诱导室下区Nestin和GFAP的表达 ,Nestin阳性突起与GFAP共存细胞可能具有干细胞特性 ,与神经元的修复有关。
屈建强贺西京杨平林师蔚李浩鹏兰宾尚袁普卫王国毓刘亦恒
关键词:脑损伤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液压性脑损伤后室下区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分离液压性脑损伤室下区巢蛋白(nestin)和胶质酸性纤维蛋白(GFAP)阳性(nestin+/GFAP+)共存细胞进行培养和诱导分化,观察其分裂、增殖和分化能力,以阐明损伤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过程中nestin+/GFAP+共存细胞是否具有神经干细胞特性。方法用液压冲击法建立动物模型,分离损伤成年SD大鼠室下区nestin+/GFAP+共存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培养和诱导分化,以免疫荧光化学方法对原代和传代培养形成的神经球以及原代和传代培养诱导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结果显示培养及传代的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可以形成悬浮生长nestin阳性的神经球;神经球诱导分化后可以分化为少突胶质细胞、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结论成年大鼠液压性脑损伤后分离的室下区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是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干细胞。
屈建强贺西京杨平林杨涛冯彦军
关键词:脑损伤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干细胞
成年大鼠压迫性脊髓损伤后损伤区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后损伤反应性巢蛋白(nestin)和胶质酸性纤维蛋白(glial fi brillary acid protein,GFAP)阳性共存(nestin+/GFAP+)细胞的分裂、增殖和分化能力,以探讨其是否具有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特性。方法8周龄雄性SD大鼠12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n=6)。模型组利用动脉瘤夹压迫法建立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造模后5 d,两组分别取大鼠T8脊髓节段,分离中央管周围室管膜区以外的脊髓灰质和白质,制成单细胞悬液,用无血清NSCs培养基进行培养,并用含血清NSCs培养基进行诱导分化,利用免疫荧光化学和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类型及分裂、分化、增殖能力。结果模型组培养后3~7 d,单细胞悬液中有大量高度表达的nestin+/GFAP+共存细胞,细胞计数为5.15±0.71;对照组为1.12±0.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周期结果示,模型组S期细胞比例(15.49%±3.04%)及增殖指数(15.88%±2.5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84%±0.28%,6.47%±0.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原代细胞逐渐形成边缘光滑、中心膨隆有立体感的小克隆球,nestin免疫荧光染色呈强阳性,多次传代后获得大量细胞克隆球。对照组单细胞悬液原代及传代培养均未见明显克隆球生长。免疫染色结果示模型组克隆球诱导分化约5 d,细胞球中含有大量半乳糖脑苷脂(galactocerebroside,GaLC)-nestin免疫染色阳性细胞;5~7 d,大量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nestin和GFAP免疫染色阳性细胞;7~14 d出现GaLC阳性少突胶质细胞、β-tubulinⅢ神经元和GFAP染色阳性的胞体及细胞突起。结论成年大鼠压迫性脊髓损伤后,剔除中央管周围室管膜区脊髓白质与灰质分离而得的nestin+/GFAP+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分化潜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NSCs。
杨平林贺西京李浩鹏兰宾尚王国毓刘亦恒历强
关键词: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干细胞脊髓损伤巢蛋白
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和巢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和巢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观察其细胞类型及相关性。方法利用动脉瘤夹压迫法建立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利用BBB评分标准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双标法与LeicaQ500IW图像处理系统分析和显示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期(1、3、5d,1、2、4、6、8w)、不同部位脊髓损伤的程度以及巢蛋白与胶质酸性纤维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及细胞类型。结果BBB评分结果显示术后所有实验动物双后肢(HL)评分低至0~1min,随后逐渐上升,1~2周内恢复的幅度较大,以后恢复较缓慢,较正常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甲苯胺蓝染色可见损伤区有核固缩、胞浆溶解、尼氏体模糊且染色较深的神经元。随着动物存活时间延长,损伤范围逐渐扩大,约1周后损伤范围不再扩大。正常对照组脊髓神经元胞体和突起轮廓清晰。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及图像处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脊髓伤24h后可诱导损伤及邻近区域巢蛋白和GFAP高度表达,中央管周围室管膜区几乎均为巢蛋白/GFAP-细胞群,室管膜区以外的灰质和白质中几乎全是巢蛋白/GFAP+细胞群,3~7d逐渐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减弱,在损伤后2周左右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正常对照组在脊髓中央管室管膜区有少量巢蛋白/GFAP-细胞,在室管膜区以外的灰质和白质中偶可见染色强度较弱的巢蛋白/GFAP+共存细胞。结论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可诱导巢蛋白和GFAP的表达,巢蛋白的表达和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呈正相关,且表达多相互共存;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对脊髓损伤都有反应,并可能参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
杨平林贺西京李浩鹏兰宾尚王栋王国毓徐思越刘亦恒
关键词:脊髓损伤巢蛋白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