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03019)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4
相关作者:李雄耀王世杰唐红李阳陈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4篇月球
  • 2篇月面
  • 2篇月壤
  • 2篇太空
  • 1篇地貌
  • 1篇地形
  • 1篇地形地貌
  • 1篇点缺陷
  • 1篇行星
  • 1篇月球探测
  • 1篇陨石
  • 1篇石墨
  • 1篇石墨烯
  • 1篇太阳辐射
  • 1篇普通球粒陨石
  • 1篇迁移
  • 1篇球粒
  • 1篇球粒陨石
  • 1篇热环境
  • 1篇主轴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新疆地质矿产...

作者

  • 8篇李雄耀
  • 7篇王世杰
  • 3篇唐红
  • 2篇李世杰
  • 2篇李阳
  • 2篇陈丰
  • 1篇冯俊明
  • 1篇刘燊
  • 1篇张森森
  • 1篇魏广飞
  • 1篇李芃
  • 1篇任刚
  • 1篇于雯

传媒

  • 3篇地球科学进展
  • 3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矿物学报
  • 1篇Fronti...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矿物晶体的缺陷被引量:5
2012年
晶体具有极其规则的原子结构。然而,大多数晶体物质不是完整的,原子排列的规则图像被晶体缺陷所破坏。本文列举不同类型的缺陷:点缺陷(空位、间隙离子、置换离子、反位缺陷、拓扑缺陷、Schottky缺陷和Frenkel缺陷)、线缺陷(位错)、面缺陷(颗粒边界、小角晶界、反相畴和堆垛层错)和体缺陷(空洞和析出物)。
陈丰李雄耀王世杰
关键词:矿物晶体点缺陷位错石墨烯
行星迁移述评
2010年
轨道靠近恒星的太阳系外大行星的发现导致对星盘与行星相互作用和行星迁移形式的广泛研究。行星迁移发生在行星与气体或星子的星盘之间进行潮汐相互作用时,这造成行星轨道参数,特别是半主轴的变更。早期研究建立了I型和II型行星迁移方式,分别对应于小质量行星和形成能隙的大质量行星。另外,讨论了新的能够快速迁移的III型迁移方式,它可以使大质量星盘中的行星直接向内或向外迁移。
陈丰李雄耀王世杰
关键词:行星迁移KUIPER带
行星式球磨破碎CLRS-1模拟月壤的粒度分布特征被引量:4
2014年
行星式球磨破碎CLRS-1模拟月壤可以获得与月尘粒度分布相似的模拟物质。该方法具有出料物颗粒直径十分细微、损耗率低、操作条件容易控制的特点。本文探讨了CLRS-1模拟月壤研磨后粒度分布受物料比、研磨时间和组分影响。物料比为1∶1∶2时,细化程度最好;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CLRS-1模拟月壤的中值粒径下降速度减缓,粒径分布范围不断缩小;研磨时间达到6h,物料达到最细,中值粒径约0.30μm。由于主要组分火山玻璃、斜长石和橄榄石之间在硬度方面存在明显差异,CLRS-1模拟月壤经研磨后的粒度分布呈现双峰模式。
张森森李雄耀冯俊明任刚
关键词:粒度分布
月壤颗粒微观环带的太空风化成因被引量:3
2012年
太空风化是迄今31亿年以来影响月球表面物质演化过程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陨石、微陨石的轰击,太阳风粒子的注入,太阳/银河宇宙射线的辐射以及周期性的加热作用等。通过深入剖析太阳风粒子的注入与溅射、微陨石轰击的蒸发与沉积、宇宙射线辐射的辐射损伤等过程的作用机理,探讨了不同太空风化过程对矿物颗粒环带厚度、化学组成、晶体结构等特征的影响,认为微陨石轰击与太阳风注入是形成月壤颗粒微观环带的主导因素,宇宙射线辐射与周期性加热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进一步结合非晶质环带、富内含物环带、多环环带以及小泡环带等月壤颗粒主要环带的基本特征,在总结和对比分析各类型环带的厚度、结构以及化学组成特征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环带的成因进行初步推断,认为非晶质环带、小泡环带以及多环环带的内层环带具有太阳风作用特征,而富内含物环带、多环环带的外层环带则具有微陨石轰击的成因特征。根据目前单纯依靠环带的化学组成分析解释环带成因存在的不足,指出了通过补充分析矿物晶体结构在模拟太空风化实验过程中的变化特征来研究环带成因的新思路。
李阳李雄耀王世杰唐红李世杰
关键词:月球月壤
Difference of brightness temperatures between 19.35 GHz and 37.0 GHz in CHANG'E-1 MRM: implications for the burial of shallow bedrock at lunar low latitude
2016年
Indications of buried lunar bedrock may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Moon and provide some clues for formation of lunar regolith. So far, the information on distribution and burial depth of lunar bedrock is far from sufficient. Due to good penetration ability, microwave radiation can be a potential tool to ameliorate this problem. Here, a novel method to estimate the burial depth of lunar bedrock is presented using microwave data from Chang'E-1 (CE-1) lunar satellite. 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differences in brightness temperatures between 19.35 GHz and 37.0 GHz (ATB). Large differences are found in some regions, such as the southwest edge of Oceanus Procellarum, the area between Mare Tranquillitatis and Mare Nectaris, and the highland east of Mare Smythii. Interestingly, a large change of elevation is found in the corresponding region, which might imply a shallow burial depth of lunar bedrock. To verify this deduction, a theoretical model is derived to calculate the ATB. Results show that ATB varies from 12.7 K to 15 K when the burial depth of bedrock changes from 1 m to 0.5 m in the equatorial region. Based on the available data at low lunar latitude (30°N-30°S), it is thus inferred that the southwest edge of Oceanus Procellarum, the area between Mare Tranquillitatis and Mare Nectaris, the highland located east of Mare Smythii, the edge of Pasteur and Chaplygin are the areas with shallow bedrock, the burial depth is estimated between 0.5 m and 1 m.
Wen YUXiongyao LIGuangfei WEIShijie WANG
关键词:MOONCE-1
月壤中纳米金属铁的太空风化成因及模拟方法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月壤中普遍存在着大量由太空风化作用产生的纳米金属铁,这些纳米金属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月球表面的物理、化学和光学特征。纳米金属铁在月壤中主要赋存于胶结质玻璃相中和月壤颗粒的表面,胶结质玻璃相的纳米金属铁起源于微陨石轰击富含太阳风氢粒子的月壤产生的高温熔融还原作用,颗粒表面的纳米金属铁来自微陨石轰击引起的蒸发沉积作用和太阳风、宇宙射线粒子的溅射沉积作用的共同作用。根据月壤中纳米金属铁的成因和特征,分析了采用微波加热技术和磁控溅射技术分别模拟胶结质玻璃相中和颗粒表面纳米金属铁的可行性研究,初步的模拟实验表明这两种方法模拟生产的样品中纳米金属铁的特征和真实月壤的相近,模拟样品对于月球遥感光谱解译、月球科学研究和月球探测工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唐红李雄耀王世杰李阳
关键词:月球月壤
南极格罗夫山陨石GRV 020043—一个特殊的E/H过渡型球粒陨石被引量:1
2011年
南极格罗夫山陨石GRV0 20043是一块特殊的球粒陨石,虽与普通球粒陨石有着相似的矿物组合,但矿物成分超出普通球粒陨石范围。主要矿物组合及其模式含量(vol%)是:斜方辉石40、橄榄石24、透辉石8、斜长石10、Fe-Ni合金14、陨硫铁4vol%、及少量铬铁矿和磷灰石。主要组成矿物成分均一,如斜方辉石(Fs10.1~11.6,平均Fs10.9)、橄榄石(Fa10.4-12.4,平均Fa11.0)、透辉石(Wo46.1-47.1En49.0-49.6Fs3.8-4.4,平均Wo46.6En49.3Fs4.0)、斜长石(Ab55.7-72.5Or2.1-5.0An24.0-42.1,平均Ab67.6Or3.4An29.0)等。该陨石球粒轮廓清晰结构完整,球粒丰度37%(体积比),基质具有中等重结晶,岩石类型属于4型。根据矿物成分判断,GRV0 20043陨石的氧化程度和橄榄石含量介于E群和H群之间,故将该陨石划分为E/H过渡型球粒陨石。
李世杰王世杰刘燊李雄耀唐红李芃
关键词:南极陨石普通球粒陨石
月球探测中月面热环境影响的研究现状被引量:7
2012年
在月球探测中,多光谱、热红外、被动微波辐射等探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月表物质组分和物理特性的探测,也积累了大量探测数据。月球太阳辐照、月球表面温度、地球反照和内部热流等月面热环境的变化,改变了月表物质反射率、热发射率以及其他电磁学等基本性质,制约了探测数据的准确解译;同时,大幅度的太阳辐射强度和月面温度变化也直接威胁月面探测中巡视探测器和宇航员的安全。但是,目前月球表面热环境对探测活动的影响认识还比较欠缺,月面热环境的时空变化规律认识还不够充分,在实验研究不足的情况下对各种探测方式的影响缺乏系统的理解。结合月球探测的发展,进一步立足实验手段和探测结果,通过开展不同地形条件下月面太阳辐射和物理温度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规律研究、探测数据与月面热环境参数时空匹配问题研究、建设具备类似物质组成和月面热环境特征的实验场地以及开展系统的热环境影响模拟实验研究,全面认识月面热环境参数的时空变化规律,探讨月面热环境对不同探测方式的影响将是月面热环境研究的重要内容。
于雯李雄耀王世杰
关键词:月球热环境太阳辐射温度
月球地形地貌对各种月面探测技术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月球的地形地貌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重要内容,它对光学成像、热红外、微波辐射等遥感探测以及月面探测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与地球不同,月球上没有大气、海洋,也未发现生命迹象,对月球的探测直接面对着高低起伏变化的月球表面。而且,特殊的地形地貌,在矿物组成、含量方面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本文介绍了光学成像、热红外遥感以及微波辐射遥感等月面探测技术的原理,通过分析其主要影响机理,认为月球地形地貌对各种月面探测技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地貌的岩石类型和组成差异影响、地形起伏和热环境差异影响以及崎岖月面安全威胁三个方面,这也是今后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魏广飞王世杰李雄耀
关键词:月球地形地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