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4035035)

作品数:12 被引量:129H指数:9
相关作者:高大文钱易文湘华海春兴周晓燕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白腐真菌
  • 5篇降解
  • 3篇脱色
  • 3篇活性艳红
  • 3篇活性艳红K-...
  • 2篇杂菌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土地利用方式
  • 2篇土壤
  • 2篇农牧
  • 2篇农牧交错带
  • 2篇木质素降解
  • 2篇木质素降解酶
  • 2篇交错带
  • 1篇野外
  • 1篇野外试验
  • 1篇液体培养基
  • 1篇抑菌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真菌降解

机构

  • 6篇清华大学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惠州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7篇高大文
  • 6篇文湘华
  • 6篇钱易
  • 4篇海春兴
  • 3篇周晓燕
  • 2篇曾永刚
  • 2篇周心澄
  • 1篇李晓佳
  • 1篇陈海东
  • 1篇关文彬
  • 1篇刘桂林
  • 1篇庞虹
  • 1篇曾永刚
  • 1篇赵烨
  • 1篇陈志凡
  • 1篇张丹丹
  • 1篇赵芳敏
  • 1篇其其格

传媒

  • 3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昆虫天敌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6
  • 9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培养方式对白腐菌降解染料体系抑杂菌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研究了非灭菌环境白腐菌降解染料体系的抑菌方法。采用3种不同碳氮摩尔比液体培养基。试验结果表明,当采用白腐菌孢子作为种子在非灭菌环境进行培养时,3种碳氮摩尔比液体培养基在培养2 d后全部感染酵母菌,使体系失去降解染料能力;而采用先灭菌环境培养后非灭菌环境脱色的方法却获得了较好的脱色效果,3种液体培养基中的白腐菌对染料的脱色率均在70%以上,与灭菌环境得到的结果基本相当。因此,当采用白腐菌孢子作为种子进行培养时,只有采用灭菌环境培养的方法,才能使白腐菌在非灭菌环境具有较高的降解染料的能力。
高大文文湘华钱易
关键词:脱色
白腐真菌固定化技术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08年
在综述白腐真菌技术的生物学特性和降解特性以及固定化细胞技术的概念、分类和优点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固定化白腐真菌技术在产酶、处理污染物、抑制杂菌、提高系统的抗毒能力和稳定性等方面的优势,并对影响该技术的载体物理结构和性质特征、固定化时间、固定化方法等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该技术仍处于试验阶段,要达到工业应用的水平还需要解决高效载体、高效解吸剂、高效工程菌、系统调控参数及固定化反应器等问题.
曾永刚高大文
关键词:白腐真菌固定化生物降解抑菌
广东鹤山、东莞莲花山小蛾类(Ⅰ)被引量:1
2005年
对广东省鹤山和东莞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的小蛾类昆虫进行调查,计有8科35属43种。其中广东新记录种14种。
张丹丹庞虹刘桂林陈海东莫震球
关键词:小蛾类
pH值对白腐真菌液体培养基抑制杂菌效果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4
2005年
应用摇瓶试验研究了不同初始pH值对白腐真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液体培养基在非灭菌环境抑制杂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孢子作为种子在非灭菌环境进行培养时,初始pH值为3.6和4.4的液体培养基在培养第1d仅感染酵母菌,而初始pH值为5.6的液体培养基不仅感染了酵母菌而且还感染了细菌;正是由于非灭菌环境培养体系感染杂菌,使得后续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对活性艳红K-2BP的脱色能力大大降低甚至丧失;而采用灭菌环境培养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非灭菌环境脱色活性艳红K-2BP的方法却获得了较好的脱色效果,3种初始pH值的氮限制液体培养基培养出的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对活性艳红K-2BP 45h的脱色率均在70%以上,接近或超过灭菌环境的结果,其中初始pH值为4.4的液体培养基培养的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在非灭菌环境对活性艳红K-2BP的脱色效果最好,其24h的脱色率达到80%以上.尽管3种pH液体培养基在脱色过程中也同样感染了杂菌,但与非灭菌环境培养体系相比含量很少,没有影响脱色效果.因此,可以得出低pH值(pH=3.6,pH=4.4)氮限制培养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细菌,但是却不能抑制酵母菌;当在非灭菌环境使用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脱色活性染料时,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只有在灭菌环境培养至菌丝体形成并在整个系统占优势,才能获得较高的脱色效果.
高大文文湘华周晓燕曾永刚钱易
关键词:白腐真菌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活性艳红K-2BP
非灭菌环境投加染料时间对白腐真菌降解活性染料的影响被引量:10
2005年
应用氮限制液体培养基 (C N =5 6 8 7)研究了非灭菌环境投加染料时间对白腐真菌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降解活性艳红K 2BP染料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纯培养 2d和 3d后 ,在非灭菌环境投加活性艳红K 2BP染料的体系脱色率与在灭菌环境投加该染料的体系基本相当 ,其 5d脱色率在 90 %以上 ;而纯培养 1d时在非灭菌环境投加染料体系的脱色率却只有 81% .引起纯培养 1d体系脱色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活性艳红K 2BP对白腐真菌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和反应体系感染了酵母菌 .但是 ,如果纯培养延长至 2d以后 ,由于白腐真菌菌丝体已在体系内占优势 ,尽管在非灭菌环境下还有酵母菌侵入 ,但它不会占优势 ,从而也就不会影响白腐真菌对染料的降解作用 .因此 ,在氮限制液体培养基中 ,只要白腐真菌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在反应体系占优势 ,就可以适当缩短纯培养时间 ,提前在非灭菌环境投加染料 。
高大文文湘华周晓燕曾永刚钱易
关键词:白腐真菌脱色率活性艳红K-2BP染料水污染控制
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方式变化驱动研究综述被引量:11
2005年
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是影响全球变化的因素之一,位于中国北方的农牧交错带是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最为明显的地区。该文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并结合对农牧交错带的实地调研结果,将引起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因素总结为三大类18个影响要素。各要素对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驱动均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土地利用方式变化驱动的因素均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有关。在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驱动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土地利用方式的驱动方向和程度不同,这主要取决于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和具体农牧业生产过程。在社会发展中必须制定相关引导政策,利用不断进步的科技水平,对土地利用方式进行良性驱动,这种驱动的结果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土地资源得以持续利用,否则,将会导致一系列生态和社会问题。
海春兴周心澄关文彬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方式
白腐真菌培养条件对其分泌木质素降解酶的影响被引量:29
2005年
应用摇瓶试验研究了不同白腐真菌培养条件对其产酶的影响.通过控制不同转速、投加载体等方式考察了白腐真菌的产酶情况.结果表明,在悬浮培养方式下,转速为160r/min时获得的锰过氧化物酶最高(481.6U/L),其酶活是静置、120r/min条件下培养的65倍和43倍;投加载体后,载体固定化培养获得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酶活是悬浮培养的71倍,载体投加量对其产酶影响很大,只有当载体处于非浸没状态时才有利于酶活产生,否则酶活极低.因此,选择载体固定化—非浸没—振荡培养方式培养白腐真菌可获得更高的产酶量和酶活.
高大文文湘华钱易
关键词:白腐真菌
河北省坝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可蚀性研究——以河北省丰宁县大滩乡三道河为例被引量:10
2005年
计算研究河北省坝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可蚀性结果表明 ,弃耕地潜在可蚀性 (其值 6 3.85 5 % ) >人工林地 (5 4 .2 12 % ) >耕地 (5 3.0 2 0 % ) >草地 (5 0 .787% ) ,表明草地为最适合该区发展的土地利用方式。
海春兴赵烨陈志凡赵芳敏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侵蚀土壤可蚀性
河北坝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表层水分变化对风蚀的影响被引量:20
2005年
土壤风蚀是引起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退化的主要因素,风蚀强度取决于土壤分布区的自然环境及土壤本身的性质,随着人类活动强度的加大,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及其所引起的土壤表层水分变化成为影响土壤风蚀的主要因素。本文利用2 0 0 2年36月期间在河北坝上丰宁县野外试验并观测到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湿度及风蚀量数据,通过定量分析,比较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及其土壤含水量对风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风蚀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土地利用方式及土壤表层含水量。草地和林地在抗风蚀方面要强于耕地,土壤表层含水量对风蚀的影响突出地表现在耕地中,据此,人类可通过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其次是在春季增加土壤表层湿度。
海春兴周心澄李晓佳
关键词:土壤表层水分变化土壤风蚀野外试验风蚀量抗风蚀
人口因素对农牧交错带农牧业生态环境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人口因素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的增加、减少及人口素质的变化会影响农牧交错带的生产环境,人口增加、人口素质低在很大程度上使农牧业生态环境退化,人口减少及人口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在农牧业生产过程中,应遵循自然规律,制订符合当地农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积极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
其其格海春兴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人口因素生态环境退化农牧业发展农牧业生产自然规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