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9036)
- 作品数:14 被引量:90H指数:6
- 相关作者:王先良钱岩吕占禄王菲菲朋玲龙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安徽医科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历次修订概要及启示被引量:21
- 2014年
- 针对目前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制制修订现状,从水域功能划分、标准项目、标准限值等主要内容及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梳理;从健康风险管理角度出发,总结经验并对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制修订工作提出建议。
- 王菲菲李琴王先良钱岩吕占禄朋玲龙
- 关键词:地表水水质标准
- 应用EGFP评价方法研究环境样品的去甲基化表观遗传毒性
- 目的 研究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环境样品综合表观遗传毒性.方法 通过EGFP方法对淮河流域局部癌症发病关注地区的2个地表水、3个地下水、2个土壤、2个底泥样品的重金属提取液进行去甲基化表观遗传毒性测试.EGFP去甲基化表...
- 王先良朋玲龙王菲菲吕占禄钱岩满江红
- 关键词:环境样品去甲基化EGFP
- 表观遗传学修饰及其相互调控被引量:1
- 2013年
- 1表观遗传学的基本概念
遗传学表明,生物体基因既是一个结构单位,也是一个功能单位。基因结构的改变必然会引起生物体表现型(phenotype)的改变,而这种改变是可以从上代传给下代。然而,近年来生命科学的研究表明,在基因的DNA序列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基因表达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导致可遗传的表现型变化,且这种改变在发育和细胞增殖过程中能稳定遗传。
- 钱岩王先良吕占禄王菲菲朋玲龙
- 关键词:表观遗传学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
- 典型水污染区环境样品的去甲基化表观遗传毒性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摘要:从去甲基化能力方面研究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环境样品综合表观遗传毒性。将pEGFP—C3质粒通过人工甲基化处理获得荧光蛋白基因启动子区处于高甲基化状态的c3质粒,并将其转染进人类HepG一2肝癌细胞株,随后以该改造细胞株(EGF—PHepG2)为主要工具载体,与样品提取液进行共培养,依据细胞绿色荧光强度来定量评价样品的去甲基化功能的强弱(简称EGFP方法)。同时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样品提取液的成分进行扫描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9个测试样中,有7个显示出可以观察到的去甲基化表观遗传毒性,占测试样品的78%。其去甲基化表观遗传毒性当量介于0.065~0257m01·L。的5-Aza.CdR之间。在4个存在超标的土壤或底泥样品中,有3个被检测出具有可以观察到的去甲基化表观遗传毒性,环境样品表观遗传毒性检测结果也与环境分析结果具有基本一致的趋势。结果初步显示,部分环境样品去甲基化能力较强,具有不容忽视的表观遗传毒性。
- 朋玲龙杨永坚王先良王菲菲吕占禄钱岩满江红
- 关键词:环境样品去甲基化EGFP
- 黄河水系地表水微生物污染调查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了解黄河水系微生物污染现况,探讨在不同季节、不同地点主要微生物学指标的变化规律,为制定地表水微生物学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0—2011年丰水期和枯水期对黄河流域的4个干流断面(兰州、包头、郑州、济南)和1个支流断面(西安)进行地表水采样,主要对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进行检测,根据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进行水质评价,并对温度与微生物学指标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兰州、西安、郑州断面耐热大肠菌污染比较严重,均属于劣Ⅴ类水质;包头断面属于Ⅲ类水质;济南断面属于Ⅱ类水质。总体水平上,丰水期和枯水期以及岸边和河心水样微生物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肠球菌和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之间呈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本次调查的黄河水系5个断面中有4个存在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微生物指标之间有相关性。
- 满江红杨永坚王先良朋玲龙吕占禄钱岩赵秀阁王菲菲向梅
- 关键词:地表水微生物指标黄河水系
- 区域环境健康问题调查的实施机制被引量:3
- 2015年
- 环境健康调查实施机制的合理性直接决定了大型区域环境健康调查的执行效率和最终结果.鉴于区域环境健康问题调查涉及内容多学科、执行流程多环节、实施过程有交叉的复杂特点,围绕环境健康传导链特征解析的调查实质,就如何高效组织区域环境健康调查的参与人员和技术力量等实施机制问题进行了探索.在总结我国大型环境健康调查工作实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所有环境健康问题调查人员分属作用分明的"四大功能"角色定位,以及区域环境健康问题调查的"九步运行"技术流程等相关论断.相关研究结果直接支持了若干大型环境与健康调查工作,为进一步丰富区域环境健康问题调查理论提供了借鉴.
- 钱岩王先良郭辰吕占禄梁豹吴家兵张金良宛悦
- 环境健康传导链-认识区域环境健康问题的关键被引量:5
- 2015年
- 为了进一步探索环境健康调查方案设计的基础理论,围绕我国环保部门在环境健康工作方面的管理需求和工作特点,通过参与国家系列大型区域环境健康问题的调查实践,对环境健康问题调查基础理论和相关技术进行探索,发现环境健康传导链特征分析是编制区域环境健康调查方案的技术关键.
- 郭辰王先良吕占禄钱岩梁豹吴家兵张金良宛悦
- 关键词:区域环境污染
- 科学识别环境健康传导链的六大特征被引量:3
- 2015年
- 区域环境污染情景特点决定了环境健康传导链的具体特征,不同环境污染情景下环境健康传导链在目标污染物、目标区域、主要介质、潜在暴露途径、目标人群、健康效应等六个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科学识别环境健康传导链的六大特征是环境污染情景分析和识别具体区域环境健康问题特征的关键环节,是制定环境健康危害调查技术方案和解决环境健康问题的技术基础.
- 吕占禄王先良郭辰钱岩梁豹吴家兵张金良宛悦
- 关键词:区域环境污染
- 国内外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制修订工作现状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是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是环境质量标准与维护人体健康的关系,长期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近年来更是成为热议的焦点。本文将从环境与健康风险管理角度出发,对我国《地表水环...
- 吕占禄王先良王菲菲钱岩朋玲龙
- 关键词:水质标准
- 我国地表水环境微生物基准研究现状被引量:11
- 2012年
- 地表水中主要环境污染因子按其属性一般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等三大类。因此,微生物学指标也成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尚未开展地表水水质基准的系统研究,水质标准的制定大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水质基准资料。由于缺乏制定水质基准的主要参考依据,使得我国制定地表水水质标准的科学依据并不完善,而直接采用国外数据不能客观地反映我国水环境质量的真实情况,导致我国水质管理效果存在一定欠缺。
- 满江红王先良杨永坚钱岩赵秀阁张金良
- 关键词:环境基准地表水环境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