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718B02)

作品数:8 被引量:61H指数:5
相关作者:李河民梁争论庄辉方鑫何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北京大学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北京市科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乙型
  • 7篇乙型肝炎
  • 7篇肝炎
  • 4篇病毒
  • 3篇乙型肝炎病毒
  • 3篇乙型肝炎疫苗
  • 3篇疫苗
  • 3篇酶联
  • 3篇酶联免疫
  • 3篇免疫
  • 3篇肝炎病毒
  • 2篇突变
  • 2篇重组乙型肝炎
  • 2篇重组乙型肝炎...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免疫
  • 2篇酶联免疫斑点
  • 2篇酶联免疫斑点...
  • 2篇免疫斑点
  • 2篇免疫斑点法

机构

  • 6篇中国药品生物...
  • 5篇北京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四川省卫生防...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聊城市人民医...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生物制品...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梁争论
  • 6篇李河民
  • 5篇庄辉
  • 3篇方鑫
  • 3篇胡忠玉
  • 3篇何鹏
  • 2篇李艳萍
  • 2篇邱少辉
  • 2篇张瑞
  • 2篇李荣成
  • 1篇庞保军
  • 1篇吴小音
  • 1篇林京香
  • 1篇高志勇
  • 1篇吴晓音
  • 1篇朱凤才
  • 1篇王升启
  • 1篇辜文洁
  • 1篇廖雪雁
  • 1篇吴星

传媒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首都公共卫生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细胞免疫和遗传因素对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比较接种重组乙肝疫苗后不同体液免疫应答高危儿童的细胞免疫反应特点,进一步探讨母婴阻断失败、无应答的机理。方法124名母亲HBsAg和HBeAg双阳性的新生儿按常规乙肝的免疫程序接种重组CHO和酵母乙肝疫苗,于第1针免后3、7、12月检测HBsAg和抗-HBs,判定免疫成功或失败的新生儿,首针后60~120月(平均80月)再次检测HBsAg和抗-HBs指标,选取8名免疫重组乙肝疫苗母婴阻断失败儿童、4名免后无应答抗体反应的儿童和11名母婴阻断成功的儿童采集静脉血样,分离淋巴细胞,应用ELISPOT方法检测产生IL-2斑点形成细胞的数量,并对斑点数和表面抗体滴度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同时分析HLA-A、-B、DRB1和DQB1等位基因的多态性。结果(1)124名研究对象中有77.4%的儿童可产生保护性表面抗体,成功阻断母婴传播;13.7%的人免疫失败,感染乙肝;8.9%的儿童则对乙肝疫苗呈无应答状态。(2)免疫成功组产生IL-2细胞数(55.2±42.22)显著高于免疫失败组(3,75±3.24)和抗体无应答组(6.75±3.59),P<0.01。(3)儿童免疫乙肝疫苗后的表面抗体滴度与经乙肝疫苗诱导产生的特异性分泌IL-2的T细胞数量呈显著性正相关(r =0.601,P<0.01)。(4)HLA-B*48在对酵母乙肝疫苗无应答的儿童中占有25%的频率,显著高于免疫成功(2.2%)和失败的儿童(0%),P<0.05。对CHO疫苗无应答儿童的HLA-DRB1*15的频率显著高于免疫成功和失败的儿童(P<0.05)。结论乙肝疫苗母婴阻断失败和免后抗体无应答儿童的细胞免疫应答显著低于阻断成功的儿童,并且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廖雪雁梁争论李艳萍李荣成刘建源吴小音张瑞方鑫农艺黄月奎张华远李河民
关键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HLA细胞免疫ELISPOT
乙型肝炎疫苗细胞免疫应答检测用参考品的制备和初步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通过研究重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免疫小鼠诱导细胞免疫应答的特点,制备一批细胞免疫应答检测用参考品,规范乙型肝炎疫苗细胞免疫实验条件和操作。方法背部皮下分别免疫小鼠(BALB/c,H-2d)0.5、1、2、4和8μg的HBsAg,于免后7d,检测小鼠脾单个核细胞(MNC)体外刺激诱生IFN-γ的水平。分别免疫小鼠2、4μgHBsAg,免后7d,检测MNC分泌IFN-γ水平。结果1μg组可检测小鼠IFN-γ阳转;免疫剂量与IFN-γ阳转率存在剂量效应关系(r=0.951,P=0.049),IFN-γSFC与免疫剂量也存在剂量效应关系(r=0.996,P=0.000)。2μgHBsAg组IFN-γ阳转率在50%~75%之间;4μg组IFN-γ阳转率均为75%。结论制备一批乙肝疫苗细胞免疫参考品,用于规范疫苗诱导细胞免疫应答的方法检测。
胡忠玉方鑫何鹏邱少辉梁争论李河民
关键词:乙型肝炎
重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汉逊酵母菌表达)免疫小鼠后不同细胞免疫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不同细胞免疫测定方法对小鼠免疫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后细胞免疫应答测定的影响。方法小鼠皮下接种HBsAg,于免疫后4、7、10、14和25d分离脾单个核细胞(MNC),应用酶联斑点法(ELISPOT)测定MNC细胞体外刺激后所产生的细胞因子IFN-γ斑点形成细胞计数(SFC),其中刺激物选择多肽和HBsAg;流式荧光检测技术(Luminex)测定MNC体外经HBsAg刺激后所产生的细胞因子IFN-γ、IL-4、IL-5和IL-10含量;小鼠血清检测抗-HBs。结果小鼠接种HBsAg后,应用ELISPOT法测定,7d和14d小鼠IFN-γ阳转率分别为60%和80%;而应用Luminex方法测定,7d和14d小鼠IFN-γ阳转率均为80%;IL-4、IL-5、IL-10阳转率分别为60%,80%;100%,100%;80%,100%;25d时,IFN-γ与14d比较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5,14d=0.030,<0.05),而IL-5、IL-10和IL-4与14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HBs水平随时间而呈上升趋势。结论Elispot和Luminex法测定小鼠IFN-γ应答符合率高,小鼠接种单针HBsAg后细胞免疫应答高峰为免疫后7~14d。25d时IFN-γ分泌水平随抗-HBs抗体水平升高而下降,而IL-4、IL-5、IL-10分泌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胡忠玉何鹏邱少辉方鑫梁争论李河民庄辉
关键词:乙型肝炎酶联免疫斑点法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
乙型肝炎病毒“a”决定簇突变对乙型肝炎疫苗保护效果的影响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a”决定簇热点突变对乙肝疫苗保护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HBV基因保守序列设计PCR扩增引物,针对“a”决定簇突变设计简并探针,制备检测HBV“a”决定簇16种热点突变的基因芯片,并用克隆测序对芯片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基因芯片法检测47对乙肝疫苗阻断失败的母婴配对样本和323例阻断成功的母亲样本。结果克隆测序证明,基因芯片法具有特异性。应用该法检测发现,野生株(阳性率为78.66%)仍为主要流行株,依次为126A(11.27%)、145R(5.76%)、126S-1(5.28%)、126S-2(4.56%)、129H(1.20%)、144A(0.72%)、129R(0.24%),但126A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突变(P值均<0.01)。阻断失败组母婴均感染的样本与阻断成功组的126A、126S-1、126S-2和145R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乙肝疫苗可阻断126A、126S和145R突变株的母婴传播,目前毋需研制针对126和145位点突变的新型乙肝疫苗,但需加强对突变株的流行病学监测。
张瑞李荣成朱凤才李艳萍刘社兰张现臣王升启梁争论李河民庄辉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芯片突变
甲型肝炎的流行病学及免疫策略被引量:12
2007年
甲型肝炎病毒(HAV)是小RNA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人感染HAV后,可表现为临床型和亚临床型感染。6岁以下儿童感染HAV后,70%为亚临床型感染;大龄儿童和成人感染HAV后,70%以上为临床型感染,病死率为0.3%~0.6%:50岁以上患者的病死率为1.8%;慢性肝病者感染HAV后,发生急性肝衰竭的危险性升高。
肖楠石爽庄辉
关键词:免疫策略流行病学儿童感染亚临床型RNA病毒粪-口途径
C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及基本核心启动子突变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HBV前C区(PreC)及基本核心启动子(BCP)突变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88例慢性HBV感染者血清标本,包括36例无症状携带者(其中24例为HBV携带者,12例为HBsAg携带者)、36例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和16例肝硬化患者。所有标本均经型特异性引物PCR法鉴定为HBV C基因型,并用巢氏PCR法扩增HBV PreC和BCP基因片段,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序,然后用Clustal W1.8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在50例HBeAg阳性患者中,无症状携带者、慢性乙肝和肝硬化组的T1762/A1764双突变率和T1846突变率分别为12.5%、42.1%、100%和0%、5.3%、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和0.02)。在38例HBeAg阴性HBV感染者中,无症状携带者、慢性乙肝和肝硬化组的T1762/A1764双突变率分别为16.7%、58.8%和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肝硬化组的C/G1753突变率显著高于无症状携带者及慢性乙肝组(分别为55.6%、8.3%、11.8%,P=0.01),其A1896突变率也高于无症状携带者组(分别为55.6%、8.3%,P=0.01)。结论HBV T1762/A1764双突变与C基因型HBV慢性感染者的疾病进展有关。
王佳高志勇庄辉李杰李雅娟王杰杜季梅庞保军董庆鸣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本核心启动子肝炎E抗原突变
两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儿童后的抗体应答和免疫持久性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比较5μg/剂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和10μg/剂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免疫儿童后的抗体应答和免疫持久性。方法1151和996名6 ̄12岁儿童分别按0,1,6月免疫程序接种14批酵母疫苗和5批CHO疫苗,于第1针免后3(T3)、7(T7)、12(T12)、24(T24)、36(T36)、60(T60)月检测抗-HBs应答,分别对接种10批酵母、5批CHO,4批酵母、4批CHO,2批酵母和2批CHO疫苗的儿童进行首针免疫后T24、T36和T60的随访,采用放免法(RIA)检测抗-HBs水平。结果首针免疫后12个月内,接种两种疫苗的儿童抗体阳转率和抗体滴度差异均无显著意义;T24、T36时,接种CHO疫苗的儿童抗体阳转率显著高于酵母疫苗。结论应提高酵母疫苗免疫儿童现用剂量。
何鹏吴晓音荆庆杨超美时景璞李荣成李艳萍胡忠玉李河民梁争论
关键词:乙型肝炎重组疫苗抗体应答免疫持久性
对31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酶联免疫试剂盒的分析灵敏度评价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酶联免疫(EIA)试剂盒的分析灵敏度。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申报批批检验的31种HBsAg EIA试剂盒,应用国家参考品进行检测,并用国家参考品中的灵敏度标准品,建立浓度和吸光度(A)值双对数曲线,将各试剂盒的Cut-off值代入曲线方程,计算其分析灵敏度,然后进行比较。结果对27个国内厂家(351批)和4个国外厂家(27批)HBsAg EIA试剂盒进行分析,其中2个批次国产试剂盒的灵敏度低于国家要求的质量标准,总符合率为99.43%(349/351)。国产试剂盒对adr、adw、ay血清型的分析灵敏度均值分别为0.307、0.419、0.51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30,P〈0.01);进口试剂盒的分析灵敏度均值分别为0.054、0.066、0.050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5,P〉0.05)。进口试剂盒各血清型分析灵敏度均高于国产试剂盒(P〈0.01)。部分国产试剂盒与进口试剂盒对相同血清型的分析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一厂家试剂盒加酶后孵育30min和60min,其血清型分析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厂家生产的试剂盒显色10min和15min,其血清型分析灵敏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国产试剂盒应提高分析灵敏度,特别是对adw和ay血清型。
辜文洁黄维金周诚吴星蓝海云姚昕林京香李河民梁争论庄辉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酶联免疫试验灵敏度血清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