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F09-10D32)
-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何平吕成于晓琪吴楠徐和平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江苏大学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社科联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良法善治下我国社会矛盾解决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社会转型致使中国正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正确认识现阶段社会矛盾演变趋势进而寻求化解之策略,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性课题。良法善治为调节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预设公正预期的规则体系,也为良性秩序的回归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基于此,探索建立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法治机制,是对现阶段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的路径作出的理性选择。
- 何平吴楠
- 关键词:社会矛盾良法善治
- 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演变趋势及法治化解决机制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当前我国各种社会矛盾频发,给和谐社会构建带来严峻挑战。正确认识和处理转型发展阶段的社会矛盾,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性课题。法治是解决中国社会现实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的有效手段。良法善治是现代法治的本质,为解决社会矛盾提供规则体系和制度保障。据此,建立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法治机制,是对现阶段正确处理社会矛盾作出的理性选择。
- 何平
- 关键词:社会矛盾良法善治
- 社会权力的培育及其司法规制
- 2011年
- 社会权力是柄"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制衡国家权力,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对公民权利的侵害。社会权力在我国社会管理格局中处于弱势地位,培育与发展社会权力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要对社会权力进行必要的司法规制。
- 徐和平吕成
- 关键词:社会权力司法规制社会管理创新
- 政府与公民关系失衡表现的法律解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群体性事件是政府与公民关系失衡的表现,本文从宪法、行政法、刑法角度分析发现,法律运行中存在的公民基本权利落实不到位,公民基本利益得不到切实保障,公民行为认定不遵守法治原则是诱发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原因。从法律的角度分析群体性事件的诱因,有利于从根本上认识、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 于晓琪吕成
-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关系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