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SWUB2008068)

作品数:3 被引量:39H指数:3
相关作者:阚建全杜木英陈宗道曹妍余浪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中国-匈牙利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发酵
  • 2篇青稞酒
  • 1篇豆瓣
  • 1篇多菌种
  • 1篇多菌种发酵
  • 1篇学成
  • 1篇生物胺
  • 1篇菌种发酵
  • 1篇快速发酵
  • 1篇化学成分
  • 1篇发酵过程

机构

  • 3篇西南大学

作者

  • 3篇杜木英
  • 3篇阚建全
  • 2篇陈宗道
  • 1篇曹妍
  • 1篇赵晓娟
  • 1篇吴均
  • 1篇余浪

传媒

  • 3篇食品科学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多菌种发酵青稞酒化学成分变化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研究青稞酒多菌种曲发酵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并与传统曲发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青稞酒的多菌种曲发酵过程中,表现出类似传统曲发酵过程中各成分的动态变化趋势。pH值明显下降,之后稳定在pH4.0~4.3;总酸含量随着发酵时间延长显著上升(P<0.05),发酵60h时达到最大值0.83g/100g,之后略有下降;发酵品温先缓慢上升,再缓慢下降,最高达36.2℃左右;还原糖含量和糖化酶活力值都在24h内显著增加之后逐渐下降;总糖含量显著下降,酒精体积分数显著增高(P<0.05),多菌种曲发酵的酒精体积分数可达到10.30%,比传统曲发酵提高57.73%;酒醅中酸性蛋白酶活力及氨态氮含量同时呈显著性增高,24h后,蛋白酶活力及氨态氮含量逐渐降低;多菌种曲发酵的青稞酒总氨基酸含量80.923mg/100mL,缺乏蛋氨酸。感官评定表明风味较好的多菌种青稞酒的发酵时间约为60~72h,并保持了传统青稞酒的主体风味。
曹妍杜木英阚建全陈宗道
关键词:青稞酒多菌种发酵化学成分
传统豆瓣快速发酵工艺条件优化被引量:6
2013年
为缩短传统豆瓣的发酵周期,利用多菌种发酵生产豆瓣,对豆瓣发酵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豆瓣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制曲和发酵过程对豆瓣的感官和理化性质影响较大。优化的豆瓣发酵工艺条件为:米曲霉与红曲霉接种体积比例为4:3,制曲温度为28~30℃,培养40h得到优良蚕豆曲;在发酵温度为45℃时保温发酵10d,与腌制的辣椒酱按质量比为1:1的比例混合,在45℃后发酵15d得到优质豆瓣。
杜木英余浪赵晓娟吴均阚建全
关键词:发酵
青稞酒发酵过程中生物胺动态变化被引量:19
2012年
对青稞酒发酵过程中生物胺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液相色谱法测定青稞酒不同发酵阶段中7种生物胺的含量,来评价发酵环境以及控制合理发酵过程和发酵终产物的质量。结果表明:青稞原料中不含组胺,但是青稞酒醅及成品青稞酒中都含有组胺。传统发酵和多菌种发酵两种发酵方式青稞酒的生物胺含量变化规律是:腐胺及胍丁胺的含量变化随着发酵的进行呈下降趋势;组胺及酪胺的含量随发酵进程逐渐上升,尤其是酪胺,上升趋势明显,多菌种发酵由2.98μg/g上升至5.36μg/g,传统发酵由5.97μg/g上升至11.67μg/g。其余各种生物胺含量变化不明显,发酵过程的生物胺总量变化也不显著。本实验检测的青稞酒醅中的生物胺总量范围在53.44~72.56μg/g,不存在生物胺安全问题。
杜木英陈宗道阚建全Judit BECZNERAgnes BARATHAnna HALASZ
关键词:青稞酒发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