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8-0468)
- 作品数:6 被引量:54H指数:5
- 相关作者:罗志斌李红罗杰李刚龚春梅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毛果杨全基因组铵转运蛋白家族成员及其序列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全基因组中铵转运蛋白(AMTs)家族成员的系统发育及部分成员的理化性质、结构和亚细胞定位。【方法】以从毛果杨全基因组数据库中搜索并筛选得到的目标蛋白序列为基础,应用软件CLUSTALX 2.0、GeneDOC和MEGA4,对AMTs家族成员的系统发育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AMT1亚家族成员PtrAMT1-1、PtrAMT1-6和AMT2亚家族成员PtrAMT2-1、PtrAMT4-5的保守基序、理化参数、亲/疏水性、跨膜域、三级结构及亚细胞定位。【结果】在毛果杨基因组数据库中发现了19个AMTs,8个属于AMT1亚家族,11个属于AMT2亚家族;AMT1和AMT2亚家族内的蛋白序列保守性强,而亚家族之间的差异较大;AMT1与AMT2间的共同基序较少;AMTs是一类位于膜上运输NH4+的蛋白家族,有10~11个跨膜域,亚家族内蛋白三维结构相似,不同AMTs成员的亚细胞定位不同。【结论】在毛果杨中,AMT1与AMT2亚家族分开较早,各AMTs在杨树氮素代谢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共同维持并调控着杨树体内的氮素平衡。
- 李磊罗杰李红罗志斌
- 关键词:杨树基因组
-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群落类型对土壤特性及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9
- 2011年
- 以农田为对照,分析了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所形成的植物群落对退耕地土壤水分、有机碳、氮、磷、钾含量的影响及其垂直分布特征和退耕地植物的生物量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群落类型中,0~10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为6.9%~14.1%,撂荒地和苜蓿地土壤含水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而柠条林地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0~20cm表层土壤中,有机碳、碳密度和全氮含量较20~100cm变化大;在0~100cm土层,与农田、撂荒地和苜蓿地相比,沙棘和柠条土壤全磷含量显著降低;不同退耕地植物生物量(地上和地下)差异显著,呈现柠条>沙棘>苜蓿>撂荒地>农田的变化趋势。表明退耕过程中草本的恢复对保持土壤深层水分含量有促进作用,而灌木的恢复对保持和增加土壤表层养分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 何亚龙李刚龙凌云李红龚春梅梁宗锁胡景江罗志斌
- 关键词: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生物量
- 毛果杨全基因组硝酸根转运蛋白家族(NRT2s)序列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tii)高亲和性硝酸根转运蛋白(NRT2s)为对照,对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NRT2s家族成员进行序列比对、系统发育分析、基因结构分析、理化性质预测、疏水性与跨膜区预测、结构域检测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毛果杨基因组包含6个NRT2s家族成员并可分为3个亚家族。其中PtNRT2.1、PtNRT2.2和PtNRT2.3属于亚家族I;PtNRT2.4和PtNRT2.5属于亚家族II;PtNRT2.6属于亚家族III。亚家族I保守程度最高,亚家族II和III可能由亚家族I进化而来。所有的NRT2s都具有高度相似的结构域、功能区和基因结构,在不同物种中的进化较为保守。不同的NRT2s成员定位于不同的亚细胞结构中,其具体功能可能存在差异,并共同参与调控杨树的硝态氮平衡。
- 袁丁李红郝文芳罗志斌
- 关键词:氮素营养硝酸根转运蛋白
-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林龄刺槐林养分特征与生物量研究被引量:22
- 2013年
- 以农田为对照,分析了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林龄人工刺槐林表层土壤有机碳、氮、磷、钾含量、林木根茎叶中N、P、K含量和生物量。结果表明,各林龄刺槐林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钾含量均高于农田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依次为15a>20a>10a>5a;全钾含量为20a>15a>5a>10a。农田地全磷含量是各林龄刺槐林地磷含量的3.2~3.9倍。刺槐根和叶中N、P含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K含量则表现出相反趋势;茎中N、P、K含量变化不大。不同林龄刺槐生物量的器官分配比例虽有所不同,但均以茎所占的比例最大,根次之,叶最小。可见在造林15a后,该地区土壤养分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 李靖马永禄罗杰李红罗志斌
- 关键词:人工刺槐林
- 毛果杨全基因组磷酸根转运蛋白家族成员序列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磷酸根转运蛋白是一类主动转运磷酸根的重要载体蛋白。主要探讨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全基因组中磷酸根转运蛋白(phosphate transporter)家族成员的系统发生和部分成员的理化性质、结构特点及亚细胞定位。以从毛果杨全基因组数据库中搜索并筛选得到的目标蛋白序列为基础,利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并利用一系列在线服务器对部分成员的理化参数、亲/疏水性、跨膜域、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亚细胞定位进行了重点分析。结果表明,在毛果杨全基因组中共发现了31个磷酸根转运蛋白家族成员,根据其序列相似性,可分为4个亚家族,即PtrPHT1,PtrPHT2,PtrPHO1和PtrPHO2;PHT亚家族内的序列相似性高于PHO,并且高度保守;它们均为疏水性的全α型蛋白质,PHTs一般具有12个跨膜域,多于PHOs;不同亚家族成员的亚细胞定位不尽相同。因此,毛果杨磷酸根转运蛋白不同亚家族间分开较早,它们在杨树磷素代谢中可能起着不同的作用,共同维持并调控杨树体内的磷素平衡。
- 王策秦静静甘红豪李红罗志斌
- 关键词:磷素基因组生物信息
- 退耕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动态变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1年
- 退耕还林还草作为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的重要形式之一,对退耕生态系统碳储量产生深远影响。从时间、空间以及退耕还林还草模式等方面综述了退耕还林还草对植被碳库和土壤碳库产生的影响,同时探讨了枯落物和根系周转对土壤碳库动态的效应。现有研究表明,退耕生态系统碳储量对退耕时间、空间和模式有不同程度的响应。最后,提出了退耕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动态研究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 何亚龙李刚李红龚春梅梁宗锁胡景江罗志斌
- 关键词:生态系统碳储量植被恢复退耕还林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