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03201110009)
-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 相关作者:黄瑞吴淑燕李嫄渊王贝贝李金玲更多>>
-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巨噬细胞在沙门菌感染中作用的研究新进展被引量:6
- 2012年
- 巨噬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当沙门菌侵袭时可迅速作出反应,通过多种杀伤机制杀灭病原菌;同时分泌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调控免疫应答,并募集活化更多的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发挥抗感染作用。此外,巨噬细胞在沙门菌侵袭过程中还具有特殊功能,作为兼性胞内菌的宿主细胞帮助其播散至全身,从而造成机体感染。本文就近年来巨噬细胞在沙门菌感染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王贝贝吴淑燕黄瑞
- 关键词:巨噬细胞沙门菌
- 伤寒沙门菌质粒对巨噬细胞自噬过程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为研究伤寒沙门菌质粒pRST98对人巨噬细胞THP-1自噬过程的影响,以携带伤寒沙门菌质粒pRST98的野生株ST6、消除pRST98的突变株ST6-ΔpRST98和将pRST98经接合转移的回补株ST6-c-pRST98为受试菌,与THP-1共培养建立感染模型,并加入自噬作用阻断剂氯喹(CQ)进行干预。首先测定CQ单独作用对细胞及细菌的影响,确定CQ最适浓度;在细菌和细胞共作用后的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B)和mRFP-GFP-LC3质粒转染法检测细胞LC3Ⅱ蛋白、p62蛋白、自噬体及自噬溶酶体的变化。结果显示,30μmol/LCQ对细胞自噬的阻断效果明显,且细胞存活率超过50%,对细菌也无明显影响。WB结果显示,用该浓度CQ干预后,ST6-ΔpRST98感染组细胞的LC3Ⅱ及p62表达量上升程度显著高于野生株ST6组及回补株ST6-c-pRST98组;CQ干预组3株受试菌感染细胞LC3点状结构数量均高于未加CQ组,且ST6-ΔpRST98感染组细胞的点状结构数量明显增加。以上结果提示,伤寒沙门菌质粒pRST98在自噬前期发挥作用,早于溶酶体降解的过程。
- 王贝贝阙凤霞李嫄渊吴淑燕黄瑞
- 关键词:伤寒沙门菌质粒巨噬细胞自噬
- 斑马鱼用于病原菌感染与免疫及自噬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4年
- 斑马鱼作为一种脊椎动物模型,是研究病原菌感染与免疫的理想对象,目前已成功构建了多种细菌感染斑马鱼模型。由于其在通体透明的幼鱼阶段只有天然免疫系统发育完善,因此利用斑马鱼研究天然免疫具有许多优势,且能避免获得性免疫的干扰。自噬作为一种高度保守的胞内降解过程,是天然免疫的重要部分,可通过Toll样受体或黏膜免疫系统等参与对细菌的应答。目前,对斑马鱼自身发育需要及清除母体残留物所进行的自噬已进行了初步研究。最近细菌感染斑马鱼的体内自噬研究模型已成功构建,这对体内异源自噬机制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就近年来利用斑马鱼模型研究病原菌感染与免疫及自噬的进展作一综述。
- 李金玲吴淑燕黄瑞
- 关键词:斑马鱼自噬
- 鼠伤寒沙门菌spvB基因缺陷突变株的构建被引量:1
- 2012年
- 高度保守的spvB基因,其编码产物具有ADP核糖基转移酶活性,是导致受染后细胞发生凋亡的重要毒力因子。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致病机制,构建了鼠伤寒沙门菌spvB基因缺陷突变株。根据GenBank鼠伤寒沙门菌spvB基因序列,用PrimerPremier 5.0设计PCR特异性引物,获得spvB基因缺陷性核苷酸片段后连接至自杀质粒PGMB151。将构建的自杀载体导入含有spvB基因的鼠伤寒沙门菌标准株SR-11中进行同源重组,PCR筛选缺陷突变株。经PCR和DNA序列测定,成功获得了spvB基因缺陷的鼠伤寒沙门菌突变株。
- 邱桥成叶颖储元元廖莉吴淑燕黄瑞
- 关键词:鼠伤寒沙门菌同源重组基因敲除
- 病原微生物学研究生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被引量:10
- 2013年
- 研究型大学是科学研究的生力军,高校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至关重要。研究生是高校实验室的中坚力量,因此加强研究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培养研究生的生物安全意识非常重要。结合本校病原微生物学研究生实验室的管理经验和现状,提出了有关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措施,旨在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同时,从整体上提高研究生的实验素养、科研效率以及专业水平。
- 李嫄渊吴淑燕黄瑞
-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