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3AA122201)
-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 相关作者:梁兴东王杰陈龙永丁赤飚王宇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普源精电科技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 基于LFMCW体制的分布式SAR高分辨率成像方法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分布式微小卫星SAR是实现小型化、低成本星载SAR系统的重要途径,然而,在该体制下,如何充分利用分布式系统资源,实现高分辨率成像是其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该文提出一种利用LFMCW信号实现分布式微小卫星平台SAR的方法,并基于方位向编队飞行的微小卫星构型,对其信号模型与高分辨率成像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文方法使用多颗微小卫星同时发射与接收频分LFMCW信号,利用交叉接收的构型使不同频带收发天线所形成的等效相位中心重合,进而在距离向对信号进行频带合成以恢复全带宽信号,从而实现高分辨率SAR成像。该方法实现了分布式平台信号的频带合成,为高分辨率LFMCW SAR技术在微小卫星平台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及方法的有效性。
- 李堃梁兴东陈龙永王杰吴一戎
-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多发多收线性调频连续波
- 二维全谱高分辨中阶梯光谱仪光学系统设计被引量:9
- 2015年
- 传统的罗兰圆光谱仪和Czerny-Turner型光谱仪常常采用刻线密的光栅和大的成像焦距,来提高其光谱分辨率,其结果导致成本高和仪器体积庞大。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提出了一种中阶梯光栅和低色散棱镜相结合的光谱仪光学系统设计方法。具体分析了中阶梯光栅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给出设计基于中阶梯光栅的光谱仪基本步骤,并且实际设计了基于中阶梯光栅的高分辨光谱仪光学系统,焦距为400 mm,可在全谱工作波段180~800 nm成二维光谱。Zemax光学设计软件对光学系统进行光线追迹结果表明,该系统环围能量在单个CCD像素(24 mm×24 mm)内达到50%~70%以上,200 nm处分辨率可达0.00675 nm,完全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 张瑜峰武建芬朱青松杜辉王宇王泰升
- 关键词:光学设计光谱仪中阶梯光栅
- 机载差分干涉SAR双轨法和三轨法的误差比较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机载差分干涉SAR(D-InSAR)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地表形变监测技术,该文对该技术中经常使用的双轨法和三轨法两种工作模式的误差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过程中根据互相独立的原则对各种误差进行分解和归类,并且考虑了运动误差与其它误差因素之间的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两种工作模式下形变测量误差的解析表达式。结果表明:当运动误差幅度较小的时候,三轨法可以降低对外部地形数据的要求,相对于双轨法,它的优势非常显著;当运动误差幅度较大的时候,三轨法需要使用高精度的地形数据,它相对于双轨法的优势就不再明显。
- 李焱磊梁兴东丁赤飚
- 关键词:差分干涉机载SAR误差分析
- 机载同时同频MIMO-SAR系统研究概述被引量:6
- 2018年
- 针对传统合成孔径雷达(SAR)体制带来的模式单一、核心指标已接近极限等瓶颈问题,近年来提出了一种新体制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该雷达系统通过更多的收发阵元获得更为丰富的系统自由度,并以此突破传统SAR体制限制,实现高分辨率宽测绘带跨越发展和多模式协同。该文深度剖析了MIMO-SAR概念内涵与技术特点,概括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总结归纳了国际首部同时同频MIMO-SAR研制经验与飞行试验结果,并展望分析了MIMO SAR应用前景,以期为我国未来SAR技术奠定基础。
- 王杰丁赤飚梁兴东陈龙永祁志美
- 关键词:飞行试验
- 基于多普勒域多通道的机载合成孔径雷达自聚焦算法被引量:3
- 2015年
- 在多通道自聚焦(MCA)和傅里叶域多通道自聚焦(FMCA)的基础上,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普勒域多通道的机载合成孔径雷达自聚焦算法。该算法同样是直接在线性代数的理论框架下推导得到,能够在不迭代的情况下进行相位误差的估计和补偿以实现SAR图像的聚焦。该算法不像MCA和FMCA那样在图像域估计相位误差,而是在距离压缩方位多普勒域(方位未压缩)里进行相位误差估计。同时该算法不需要SAR成像场景中含有低散射区的假设,从而使其能够应用于条带模式SAR。不同情况下条带SAR数据的处理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李银伟陈立福韦立登彭青向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