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DJ018)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3
相关作者:陈东辉马欣马欣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反腐
  • 4篇反腐倡廉
  • 4篇倡廉
  • 2篇党内
  • 2篇党内监督
  • 2篇政治
  • 2篇治党
  • 2篇权力
  • 2篇网络反腐
  • 2篇民主
  • 2篇反腐倡廉建设
  • 2篇从严
  • 2篇从严治党
  • 1篇党政
  • 1篇新民主主义
  • 1篇新民主主义革...
  • 1篇新民主主义革...
  • 1篇行政
  • 1篇行政主导
  • 1篇一把手

机构

  • 9篇河南省社会科...

作者

  • 7篇陈东辉
  • 1篇马欣
  • 1篇马欣

传媒

  • 3篇中州学刊
  • 1篇长白学刊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中共四川省委...
  • 1篇郑州航空工业...
  • 1篇中共珠海市委...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的思考建议被引量:2
2015年
当前,我国的反腐倡廉建设正在深入开展。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就必须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紧迫任务。如何加强整体规划,抓紧重点突破,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增强制度实效是亟须研究的问题。在本组专题研究中,崔会敏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对深化民主政治建设与提高治理腐败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研究;曹雪松对我国目前反腐败体制机制在机构职权、主体参与、制度供给、力量整合等方面存在的阶段性困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路径;姚志奋和王保民针对由于立法过程的行政主导性造成的立法参与的制度和途径的非均衡性问题,从制度建设层面构建了纠正的框架;陈东辉则对我国当前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完善路径问题进行了研究。期望本组研究可以为制度反腐建设的推进提供有益的参考。
陈东辉
关键词:制度反腐行政主导
网络反腐对反腐的意义及发展规范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运用和广大民众对公共事务的知情、参与、表达、监督表现意识与行为的不断增强,网络反腐——一种新型的反腐形式,因其方便、快捷、低成本、影响力大等优势,有效加大了对官员的监督力度,使一批有问题的官员纷纷落马。网络反腐是反腐利器,但是,由于人们的法治意识还不够高,国家对网络反腐运行的法律体系和配套机制建设尚不够健全,网民在进行网络反腐时违反道德精神甚至是违法的行为时常发生。通过网络捏造事实诽谤诬陷他人,发布虚假信息,散播网络谣言,恶意炒作,侵犯隐私权,宣泄对社会不满情绪的攻击、诋毁性言语等问题不容忽视。因此,将网络反腐纳入法制化轨道,作为体制内反腐的稳定组成部分,最大限度发挥网络反腐的积极效应,避免其副作用和消极社会影响,是网络反腐发展的最终归宿。
马欣
关键词:网络反腐
制度自信视阈下推进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思考被引量:2
2016年
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适合中国国情、与时俱进的民主制度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进程中,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与此同时,一些领域和部分地方的腐败现象也呈易发多发态势。腐败现象的易发多发,说明我国一些反腐倡廉的具体制度和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不完善。要建立高度的制度自信,把始终坚持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当下中国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举措。
陈东辉
关键词:反腐倡廉民主政治
村民自治进程中的权力腐败问题与监督制度建设被引量:6
2012年
我国农村正处在乡土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和城镇化的浪潮中,农村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和村民自治权力运行的普遍失范导致的村官腐败已成为困扰农村发展稳定的突出社会问题。各地积极探索建立制约和监督村民自治权力运行机制,人们开始了对制约和监督村民自治权力运行制度建设的探索,并创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研究和探讨上述问题,要科学分析村民自治权力的应然模式、方法模式和实然模式,要用客观的态度和历史的眼光看待村民自治制度及其存在的权力腐败问题,研究村民自治权力运行中的腐败问题要充分考虑村民自治制度固有的特征,要从完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的立场出发设计科学的监督制度,要不断提高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执行力,切实保障监督制度的贯彻落实。
陈东辉
关键词:村民自治权力腐败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反腐倡廉建设的探索被引量:3
2012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就确立了廉洁政治的思想基调,展开了有效的反腐倡廉实践。土地革命时期,党对廉政文化和廉政制度体系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严厉打击了贪污浪费。抗日战争时期,为防治国民党"溶共"政策对共产党干部的拉拢腐蚀,党健全了廉政法规制度,探索了"以俸养廉"等新型廉政措施。解放战争时期,大批党员干部被送到领导岗位,党高度关注其中一些人的腐化堕落倾向,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治,夯实执政的廉洁基础。
陈东辉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反腐倡廉
网络反腐的社会意义及发展规范问题探析
2014年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运用和广大民众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参与度等的持续提升,网络反腐作为一种新型的反腐形式不断发挥威力。其方便、快捷、低成本、大影响等优势有效加大了纪检机关的反腐力度。但是国家对网络反腐运行的法律体系和配套机制尚不健全,网民在进行网络反腐时违反道德规范甚至违法的行为时有发生。将网络反腐纳入法治化轨道,作为体制内反腐的稳定组成部分,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反腐的积极效应,避免其副作用和消极社会影响,是网络反腐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所在。
马欣
关键词:网络反腐法治化
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被引量:5
2017年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新任务,强化监督体系顶层设计,坚持完善落实民主集中制,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发挥巡视巡察监督利剑作用,积极推动党内监督责任的执行落实,着力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收到了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环境的效果。这些实践探索表明,强化党内监督必须做到顶层设计与问题意识、制度创新与继承经验、党管干部与发扬民主、党内监督与外部监督、严格监督与信任激励的有机结合。
陈东辉
关键词:党内监督廉洁从政政治生态
党政“一把手”监督的难点问题及其破解被引量:7
2017年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让党员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各级领导班子"一把手"在管党治党中处于关键地位,监督"一把手"是强化党内监督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一把手"监督面临着"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的现实困境。造成这一难题的原因较为复杂,包括权力配置因素、权力运行因素、监督体制因素、思想认识因素等方面。为了进一步规范"一把手"权力,促使各级党政"一把手"正确行使权力,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必须采取强化监督教育、科学配置权力、健全监督体制、完善监督机制、创新监督方式、依法规范监督等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增强"一把手"权力监督的系统性、经常性、有效性。
陈东辉
关键词:权力制约党内监督
在深化改革中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
法律和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只有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的法律和制度体系,才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提升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效果。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十分注重反腐倡廉的法制化建设。但是,...
陈东辉
关键词: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