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092020)

作品数:12 被引量:83H指数:6
相关作者:张晓鹏唐磊孙应实曹崑崔湧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影像
  • 4篇影像学
  • 4篇胃癌
  • 3篇肿瘤
  • 3篇胃肠
  • 3篇胃肿瘤
  • 3篇淋巴
  • 3篇间质
  • 3篇间质瘤
  • 3篇靶向
  • 3篇靶向治疗
  • 2篇胃肠间质瘤
  • 2篇下采样
  • 2篇淋巴结
  • 2篇淋巴结转移
  • 2篇CT影像
  • 2篇采样
  • 1篇单排螺旋CT
  • 1篇等度规映射
  • 1篇多分辨

机构

  • 8篇北京大学肿瘤...
  • 3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北京市肿瘤防...
  • 1篇北京大学临床...
  • 1篇北京肿瘤医院

作者

  • 9篇唐磊
  • 9篇张晓鹏
  • 6篇曹崑
  • 6篇孙应实
  • 5篇齐丽萍
  • 5篇崔湧
  • 3篇焦李成
  • 2篇李晓婷
  • 2篇王之龙
  • 2篇沈琳
  • 2篇钟桦
  • 2篇李洁
  • 1篇马晶晶
  • 1篇高顺禹
  • 1篇汪宁
  • 1篇司晓云
  • 1篇李英
  • 1篇杨咚咚
  • 1篇杨晓鸣
  • 1篇公茂果

传媒

  • 3篇当代医学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计算机研究与...
  • 1篇计算机学报
  • 1篇软件学报

年份

  • 5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值变化率在胃肠道间质瘤靶向治疗影像学评效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CT值变化率在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astro 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CT早期疗效评价的应用价值,探索结合长径及CT值变化率后的Choi标准在临床适用范围。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4月至2008年1月,我院175例伊马替尼治疗复发转移性GIST患者,其中26例有中短期(2~6个月)连续CT复查者纳入研究。轴位图像测量肿瘤最长径线及最大层面静脉期强化CT值,按照Choi标准要求(≤5灶/脏器,≤10灶/例)累加并平均得到病例长径及CT值均值。计算治疗前后长径及CT值变化率。全部病例根据Choi标准划分为有缓解组(GoodResponses,GoodR)和无缓解组(PoorResponses,PoorR)。Kaplan-Meier法比较结合及未结合CT值标准(降低≥15%)对评价肿瘤疗效的差异,评价Choi标准在短期治疗过程中复查病例的应用情况。结果根据Choi标准评价治疗缓解19例,无缓解7例,缓解率73%。中位随访时间为23.5个月,截至2008年1月26例患者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imetoTumorProgression,TTP)为17.5个月。本组5例出现长径结合CT值变化率后评价为缓解的情况。仅根据长径退缩率≥10%分组得到的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CT值降低率≥15%标准后,分组TTP出现差异(P<0.01)。首次(基线)CT检查在服药后2个月内患者,应用Choi标准评价缓解和无缓解组间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CT值变化率与长径退缩率作为指标,可在早期有效评价GIST伊马替尼治疗疗效,更为客观的反映中长期预后。
唐磊孙应实沈琳李健曹崑齐丽萍崔湧张晓鹏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疗效
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视网膜分割被引量:9
2011年
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良好的多尺度、多方向和平移不变性等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NSCT的视网膜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分析NSCT变换对血管的系数响应,提出基于NSCT的线状特征提取算法.随后对所提取的特征向量利用高斯混合模型(GMM)进行建模,并采用EM算法估计其参数.最后采用贝叶斯规则对血管和非血管像素进行分类,以达到图像分割的目的.在DRIVE和STARE两个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NSCT的线状特征提取算法能够很好地表征血管目标,在血管的分割正确率和定位精度等指标上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钟桦焦李成侯鹏
关键词:NSCT高斯混合模型贝叶斯规则
基于多分辨共生矩阵的纹理图像分类被引量:20
2011年
共生矩阵是描述纹理特征的一种常用方法.首先提出一种新的特征提取算法——多分辨共生矩阵.多分辨共生矩阵是通过同时在非下采样小波变换的逼近子带和细节子带上提取共生矩阵来实现的,能够有机整合传统小波的多分辨特性和频谱信息,以及空域灰度共生矩阵的纹理结构信息.其次,分析了多分辨共生矩阵、灰度共生矩阵以及小波能量特征的物理意义,并从相关性出发提出了新的特征选择方法,有效地降低了特征维数.对标准纹理库的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多分辨共生特征对纹理具有更好的描述能力,其分类正确率超过小波能量特征、空域灰度共生特征:二者融合以及灰度梯度共生特征的结果;所提出的特征选择方法在降低特征维数的同时,能够保持分类正确率.
钟桦杨晓鸣焦李成
关键词:纹理分类多分辨共生矩阵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基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MSCT影像信息判断淋巴结转移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应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分析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MSCT影像学信息,建立胃癌淋巴结转移判断模型。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175例,患者术前均接受MSCT检查,术前未接受抗肿瘤治疗,未发现远处转移。根据手术病理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分为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观察测量治疗前MSCT显示的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癌肿、淋巴结及临床相关指标。以统计学单因素分析筛选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一步建立ANN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判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结果 175例胃癌患者中,手术病理证实共134例存在淋巴结转移,41例无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癌肿浆膜浸润、大体类型、最大径线、厚度、强化方式、淋巴结数目、分站、最大淋巴结短径共8项指标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其作为输入指标建模,ANN模型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总敏感度、总特异度和总准确率分别为90.30%(121/134)、82.93%(34/41)和88.57%(155/175),而Logistic回归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总敏感度、总特异度和总准确率为85.82%(115/134)、70.73%(29/41)和82.29%(144/175)。结论采用ANN模型,利用MSCT反映的胃癌生物学行为相关信息,可帮助术前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其效能优于Logistic回归分析。
王之龙高云唐磊孙应实曹崑张晓鹏
关键词:胃肿瘤淋巴结转移人工神经网络
胃癌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测量方法的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小ROI局部测量法(Regional measurement,RM)与边缘勾勒整体测量法(Whole measurement,WM)所测得胃癌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值(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的差异及其重复测量的一致性,比较两种测量方法ADC值反映胃癌侵袭性的效能。方法搜集手术病理证实胃癌55例,行常规MRI平扫及DW-MRI检查。b值取1000s/mm2。两名医师各自独立采用RM和WM两种方法测量胃癌癌肿ADC值。Bland-Altman法比较两名医师相同测量方法测得ADC值的一致性。以病理胃癌生长方式为评价癌肿侵袭性指标,以ROC曲线评价两种测量方法ADC值判断癌肿侵袭性的效能。结果 RM法测得胃癌癌肿ADC值为(1.24±0.30)×10-3mm2/s(观测者1)及(1.28±0.31)×10-3mm2/s(观测者2);WM法测得胃癌癌肿ADC值为(1.41±0.30)×10-3mm2/s(观测者1)及(1.44±0.33)×10-3mm2/s(观测者2)。两名观测者采用RM法测得ADC值均低于WM法(观测者1:t=-10.202,P<0.001;观察者2:t=-8.732,P<0.001)。两种ADC值测量方法在两名观测者间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中RM法略优于WM法。RM法测得ADC值判断胃癌弥漫型生长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3,略高于WM法的0.828。结论小ROI局部测量法与边缘勾勒整体测量法所测得胃癌ADC值在不同测量者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中局部测量法ADC值反映癌肿侵袭性的能力较高。
唐磊孙应实曹崑崔湧齐丽萍李洁李晓婷张晓鹏
关键词:胃肿瘤磁共振成像表观扩散系数
胃肠间质瘤靶向治疗影像学评估被引量:9
2010年
影像学是评价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靶向治疗疗效的主要手段。CT和MRI可方便、客观的反应GIST疗后改变,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影像学评估方法。靶向治疗有效的GIST病灶早期以出血、坏死、囊变及黏液变为主要表现,此时体积可能缩小不明显甚至增大,RECIST形态学标准应用受到限制。新近结合强化CT值变化率提出的Choi标准以及欧洲通过大样本随访研究制定的EORTC/ISG/AGITG联合标准,拓展了影像学对GIST靶向治疗疗效评价的理念。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及磁共振扩散加权功能成像可在更早期评价GIST靶向治疗疗效,有效组在初始治疗后1周内即可出现量化表征值的显著下降,成为GIST疗效评价及预测的潜力手段。
张晓鹏唐磊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靶向治疗影像学
残胃癌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2
2009年
X线气钡双对比造影及CT、MRI检查是残胃癌主要的影像学评价手段,涉及的领域包括检出、精确分期、辅助手术、术后随访及疗效评价等多个方面。残胃癌X线造影诊断时应注意辨识"假肿瘤征"和"假龛影征",CT、MRI高分辨成像及MRI扩散加权成像可辅助残胃癌的检出。CT和MRI是常用的影像学分期手段,结合轴、冠、矢状位三平面观察癌肿浸润深度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T分期准确率可达85%以上水平。残胃周围可由于纤维瘢痕、静脉充血等原因导致索条或脂肪间隙密度增高,应结合浆膜面形态判断以防止T3过估。评价残胃癌淋巴结应注意手术导致的淋巴引流改变,并结合增强扫描区分手术导致的胃周及大血管周围的纤维化团块。结合全面的生物学行为影像指标建立数理模型是提高残胃癌N分期的关键。CT血管造影可辅助术前对残胃周围供血动脉及变异的评价,有助于安全、快速的手术。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残胃癌,CT和MRI可作为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姑息化疗效果进行跟踪评价。
张晓鹏唐磊
关键词:残胃癌影像学诊断龛影淋巴结转移
胃癌CT影像学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9
2009年
CT应用于胃癌诊断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近20年间经历了由旋转一平移CT到单排螺旋CT,再到多排螺旋CT(MDCT)的发展过程。CT在胃癌影像学应用从最初的检出和诊断到后来的分期评价,早期胃癌检出率由30%提高到90%以上,T分期准确率也从40%提高到80%以上。随着影像技术进展,CT在胃癌中已突破单一的“诊断十分期”模式,逐步形成涵盖精确分期、疗效评价、预后评估和术后并发症检测及随访为一体的影像学评价体系。本文将总结分析目前胃癌CT影像学的研究现状,并对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展望。
张晓鹏唐磊
关键词:CT影像学胃癌诊断单排螺旋CT术后并发症癌检出率
胃肠间质瘤靶向治疗CT征象演变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靶向治疗过程中CT征象变化及其预测预后的能力.方法 对2003年4月至2008年6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35例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的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于靶向治疗前和治疗后2~6个月进行CT检查,CT轴位图像测量肿瘤最长径线及最大层面平均强化CT值,计算治疗前后长径及强化CT值变化率.以2年内肿瘤是否进展作为评价预后的指标,比较进展与未进展组患者CT分类指标(病灶数目、部位、肝转移、出血、囊变)及定量指标(病灶长径、强化CT值及其变化率)的差异.结果 本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8.5个月,其中肿瘤进展组13例,肿瘤未进展组22例.靶向治疗前,病灶数目大于或等于5个、累及多个部位者2年内进展比例高于病灶数少于5个、累及单个部位者(P<0.05).未进展组肿瘤长径变化率及强化CT值变化率分别为-14.29%(-67%,11%)和-12.25%(-55%,39%),与进展组长径变化率15.09%(-45%,191%)及强化CT值变化率9.91%(-27%,1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长径变化率和强化CT值变化率为评价指标预测2年进展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0和0.797.结论 GIST靶向治疗前,病变数目和累及部位数与预后有关;靶向治疗后,CT病灶长径退缩率和强化CT值具有中等预测效能,可作为疗效的评价指标.
唐磊孙应实沈琳李健曹崑齐丽萍崔湧张晓鹏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甲磺酸伊马替尼预后
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CT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胃淋巴瘤两种主要类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oma)CT征象的异同,为胃淋巴瘤的生物学行为评价和影像学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规范CT检查胃淋巴瘤病例42例,均经胃镜或手术病理证实。根据病理结果将全部病例分为DLBCL和MALToma。分析两种类型淋巴瘤CT影像学征象特征,包括病变所处胃的分部、范围、形态、厚度、强化、黏膜及浆膜面情况、淋巴结转移、腹腔大血管及脏器侵犯情况、腹腔转移及有无腹水等。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种类型淋巴瘤的CT征象差异。结果DLBCL多累及胃的多个部分,且以近端胃受累为主,MALToma以胃的单一部分受累更为多见,且以胃远端分布为主,差异有显著性。DLBCL癌肿平均厚度(2.75±1.52)cm,大于MALToma癌肿平均厚度(1.23±0.64)cm,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DLBCL胃壁以弥漫性、不均匀增厚为主,MALToma以局限性、均匀增厚为主;DLBCL较MALToma更易侵犯浆膜,淋巴结转移率较MALToma高,转移淋巴结体积大、分布更为广泛,侵犯腹腔干分支大血管及腹腔脏器的比例均高于MALToma。DLBCL静脉期强化CT值(69.09±13.49)HU,低于MALToma静脉期强化CT值(81.79±25.82)HU。MALToma黏膜面"白线征"显示率高于DLBCL;DLBCL浆膜侧"血管穿行征"显示率高于MALToma。结论CT影像学征象可反映DLBCL和MALToma的生物学行为,显示两种胃淋巴瘤侵袭性的差异,可作为两者鉴别的重要手段。MALToma黏膜面"白线征"、DLBCL浆膜侧"血管穿行征"丰富了胃淋巴瘤的CT征象,为鉴别诊断及生物学行为评价提供了新的指标。
唐磊张晓鹏孙应实曹崑汪宁齐丽萍崔湧
关键词:胃肿瘤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X线计算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