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6B36004014)

作品数:4 被引量:75H指数:4
相关作者:胡昔权郑雅丹陈颖蓓蒋瑞姝邹艳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康复
  • 3篇卒中
  • 3篇脑卒中
  • 3篇患者康复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脑梗死患者
  • 2篇脑功能
  • 2篇脑功能重组
  • 2篇梗死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1篇上肢
  • 1篇上肢功能
  • 1篇上肢功能障碍
  • 1篇双侧上肢
  • 1篇偏瘫
  • 1篇卒中患者
  • 1篇脑卒中患者
  • 1篇康复训练

机构

  • 5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福建省龙岩市...

作者

  • 5篇郑雅丹
  • 5篇胡昔权
  • 4篇陈颖蓓
  • 2篇康庄
  • 2篇邹艳
  • 2篇李奎
  • 2篇蒋瑞姝
  • 2篇解东风

传媒

  • 3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双侧上肢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38
2011年
目的:初步观察双侧上肢训练对上肢功能中度到重度残损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48例上肢功能中度到重度残损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双侧训练组(n=24)、对照组(n=24),前者接受双侧(患侧、健侧)上肢同向、节律运动的重复练习,后者接受常规上肢训练,即以患侧上肢为主的单侧训练。两组患者上肢训练的时间均为1h/d,5d/周,持续4周,其余康复治疗如运动疗法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等两组均相同。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予以FMA上肢部分(FMA-UE)、MAS上肢部分和MBI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MA-UE、FMA上肢的近端部分(FMA-PUE)和远端部分(FMA-DUE)、MAS-UE及MBI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治疗前、后各量表的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双侧训练组患者FMA-UE、FMA-PUE的评分提高幅度更大(P<0.05)。结论:对于上肢功能中度到重度残损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采用双侧上肢训练可以更好地改善其患侧上肢,尤其是上肢近端的运动功能。
郑雅丹胡昔权李奎陈颖蓓解东风
关键词:脑卒中
脑梗死患者脑功能重组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 利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研究恢复期脑梗死患者运动相关皮质的激活代偿情况,探讨脑梗死后脑功能重组的规律.方法 选取16例初发单侧放射冠和/或基底核区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37~80岁,平均(61.0±11.3)岁;病程1~3月,平均1.7个月.每位患者依次进行患侧、健侧腕关节被动屈伸运动,同时对患者进行fMRI检查.所得数据采用SPM2软件包进行离线后处理,比较所有患者健侧及患侧腕关节被动运动时大脑皮质激活情况.结果 脑梗死患者患侧腕关节被动运动时较健侧运动时激活大脑皮质区域更多、范围更广,其中患侧腕关节被动运动时激活脑区特点如下:①主要运动皮质区(M1)激活缺失,仅4例出现对侧M1区激活,有5例出现同侧M1区激活;②非主要运动区明显激活,包括运动前区(PMC)、补充运动区(SMA)、扣带回运动区(CMA)、顶下小叶(IPL)、前额叶皮质(PFC)及小脑(CRB)等,并呈现双侧激活现象.健侧腕关节被动运动时主要激活对侧第一运动区(M1)、第一感觉区(S1)以及同侧CRB,有少数出现PMC、SMA、CMA及IPL激活,但均以对侧脑区激活为主.结论 脑梗死后大脑皮质功能发生代偿性改变,包括主要运动区激活缺失,非主要运动区激活增加,并且运动区发生移位,有向周围扩展的趋势,另外还可见非运动区激活.
蒋瑞姝胡昔权邹艳康庄郑雅丹陈颖蓓
关键词:脑梗死
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脑功能重组影响的纵向fMRI研究被引量:23
2009年
目的:利用BOLD-fMRI技术探讨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过程中脑功能重组的发生及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脑功能重组的影响。方法:16例病程1—3个月初发的皮质下脑梗死患者基本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n=10)和对照组(n=6),分别接受、不接受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分别于入组时(第1次)、入组4周后(第2次)进行FMA、MAS和MBI等运动功能评定和BOLD-fMRI扫描。fMRI扫描时运动模式依次为患手、健手被动腕关节背伸运动,比较两组患者fMRI扫描结果的异同点,计算患手运动时对侧M1激活的体积、强度和LI值,观察LI值与患手功能恢复的关系。结果:①康复训练组患者运动功能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第1次fMRI扫描时,两组患者都出现双侧大脑皮质广泛、散在的激活,表现为M1激活的缺失、双侧PMC、SMA、CMA、IPL、PFC、CRB等的明显激活。第2次fMRI扫描时,康复训练组患手运动时以对侧M1激活为主,并有双侧SMA、PMC的激活;对照组患者前、后两次fMRI扫描出现的皮质激活情况改变不大。③康复训练组患手被动运动时,M1区的LI值第1、2次fMRI扫描分别为负数、正数;不论是对侧M1激活的体积,还是强度,均是第2次fMRI检查优于第1次fMRI(P<0.05)。④康复训练组患者前后两次FMA、MAS评分的改善程度与M1区LI的改变呈正相关(r=0.917,r=0.949)。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其机制与大脑发生的功能重组有关。康复训练可使患手运动时对侧M1区出现更多、更强的激活。
胡昔权蒋瑞姝邹艳康庄郑雅丹陈颖蓓
关键词:脑梗死康复训练功能磁共振成像
双侧上肢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1年
偏瘫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功能障碍,大约有30%—36%的患者在脑卒中后6个月遗留上肢功能障碍[1],给患者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手的功能很精细,这也是训练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一个原因。最近研究表明,双侧上肢训练对于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尤其中到重度偏瘫的患者,比常用的训练方法疗效更好,其原理还未完全明了。目前国内的相关报道较少[2],本文就双侧上肢训练方法及其相关机制作一综述。
郑雅丹胡昔权
关键词:脑卒中患者双侧上肢上肢功能障碍康复
双侧上肢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初步观察双侧上肢训练对上肢功能中度到重度残损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 50例上肢功能中度到重度残损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双侧训练组(n=25)、对照组(n=25),前者接受双侧(患侧、健侧)上肢同向、节律运...
郑雅丹胡昔权李奎陈颖蓓解东风
关键词:脑卒中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