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攻关项目(2011B-0602)
- 作品数:5 被引量:74H指数:5
- 相关作者:张春林刘锐娥张福东朱秋影田世澄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鄂尔多斯克拉通盆地寒武纪古构造与岩相古地理再认识
- 应用60口探井和6530km二维地震测线,编制了7条地层对比剖面和16条区域地震大剖面,最终综合编绘了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地层的空间分布图(图1)。通过综合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内部寒武系存在构造分异,盆地西缘发育多个小型的...
- 张春林朱秋影刘锐娥张福东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纪古构造坳拉槽岩相古地理
- 文献传递
- 天然气成藏过程中地层水相态变化——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为例被引量:5
- 2013年
- 根据千米桥潜山异常高温气藏的生产特点、气井凝析水的采出机理以及采出水的矿化度特征,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藏形成于异常高温阶段。异常高温不仅导致了甲烷的生成,还导致了部分地层水的汽化和异常高压的形成。气(汽)相流体在异常高压推动下向上部地层扩散,运移使下部地层中的压力降低,加速地层水汽化,并积聚新的压力和新一轮的运移,如此反复,逐渐将甲烷、蒸汽水及伴生的温度、压力扩散至封存箱内的每个部位,达到封存箱内的区域势平衡,从而形成盆地级的高温高压气藏。抬升剥蚀导致上古生界温度、压力下降,水蒸气的液化使气藏中的蒸汽水密度降低,甲烷气浓度降低,气柱压力降低,从而形成负压气藏。
- 张春林庞雄奇田世澄许化政张福东刘锐娥
- 关键词:相态封存箱地层水上古生界鄂尔多斯盆地
- 鄂尔多斯克拉通盆地寒武纪古构造与岩相古地理再认识被引量:31
- 2017年
- 依据野外露头、钻井和地震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纪古构造和岩相古地理开展研究。厚度图法研究表明,寒武纪的沉积格局与中新元古代的沉积格局具有继承性,古构造整体呈现"三槽二陆一洼"的特征。以此为指导,运用碳酸盐岩沉积学,将鄂尔多斯寒武系划分为滨岸、碳酸盐岩开阔台地、陆棚缓坡和海槽四大沉积体系,编制了5张鄂尔多斯地区寒武纪岩相古地理图。岩相古地理总体特征表现为古陆之外为滨岸,滨岸之外为台地,台地内部有洼地,台地外部为缓坡,缓坡边缘见海槽。鄂尔多斯地区在寒武纪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海进—海退的演化过程。早寒武世表现为广大地区仍为古陆,仅在西南缘环陆发育了一套滨岸和开阔台地相沉积;中寒武世海侵扩大,古陆面积缩小,并被分割成3个独立的古陆,至张夏期吕梁古陆消失,中东部广大地区表现为广阔的开阔台地相沉积,西南缘为陆棚缓坡和海槽相沉积;晚寒武世,海退开始,鄂尔多斯古陆呈南北向条带状分布于鄂尔多斯中部地区。
- 张春林张福东朱秋影刘锐娥辛铭
- 关键词:岩相古地理古构造寒武纪克拉通鄂尔多斯盆地
-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奥陶系古岩溶类型及主控因素被引量:6
- 2016年
- 野外剖面、岩心观察和镜下薄片鉴定揭示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奥陶系桌子山组、克里摩里组古岩溶储层非常发育。系统建立了研究区3种古岩溶作用的识别标志,将古岩溶划分为(准)同生期古岩溶作用、表生期顺层古岩溶作用和埋藏期古岩溶作用等三大类型,并以表生期顺层古岩溶作用为主。一级层序界面对应奥陶系顶部的风化壳古岩溶面,三级层序对(准)同生期古岩溶作用和表生期顺层古岩溶作用起控制作用;SQ6、SQ7和SQ8等3个I型层序底界面附近古岩溶作用相对较发育,层序格架内古岩溶发育段主要处于高位体系域和海侵体系域。在对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区内古岩溶发育的主控因素包括层序、构造条件、岩性特征、古气候条件及古地貌。
- 张春林朱秋影张福东刘锐娥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岩溶主控因素
-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奥陶系古油藏油源对比与靖边气田气源被引量:17
- 2014年
- 岩心观察和镜下薄片鉴定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孔洞缝储集体中普遍存在沥青,平面上主要分布在盆地中西部地区,剖面上主要集中在桌子山组顶—克里摩里组和乌拉力克组。成层富集的沥青揭示出研究区存在3类古油藏:克里摩里组顶部孔洞型、桌子山组顶部孔隙型和乌拉力克组裂隙型。应用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油源对比,证实古油藏的油源为盆地西南缘的平凉组海相泥页岩;结合天然气碳同位素、黄金管热模拟实验、构造沉积演化史、成藏史及地质背景研究,认为中央古隆起东西两侧奥陶系储层中天然气的气源岩为平凉组海相泥页岩;侏罗纪—早白垩世,平凉组泥页岩生成的油气向中央古隆起区带运聚形成古油藏;晚侏罗世—古近纪,古油藏裂解生成的天然气向盆地北东方向的构造高部位进行区域性运移,形成群体性潜山风化壳大气田——靖边气田。
- 张春林庞雄奇田世澄张福东刘锐娥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油藏油源对比靖边气田气源
- 中国大气田勘探领域与前景被引量:18
- 2013年
- 2000—2010年,中国共发现大型气田19个,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达5.98×1012 m3,开展大气田勘探领域的研究,对于解决储量接替问题、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分析了大气田形成的气源基础,认为中国天然气资源量大(70.44×1012 m3),分布相对集中于松辽、四川、塔里木、鄂尔多斯等7个含油气盆地,层系上主要分布于中生界和上古生界。总结了大气田的分布规律:①中国陆上沉积盆地多具有旋回叠加地质结构特征,古生界与中生界过渡时期的区域海陆沉积旋回形成间互分布的广覆式煤层、砂岩和泥岩,垂向上控制着大气田的分布层位;②烃源岩是大气田形成与分布的决定性因素,生气强度大于10×108 m3/km2的稳定沉积、高效聚集区也能形成大气田;③区域盖层严格控制着大气田的分布。依据天然气的资源潜力、大气田的分布规律和各盆地的天然气勘探现状,认为未来大气田主要有5个勘探领域:致密砂岩领域、礁滩和岩溶领域、火山岩领域、内陆板块活动边缘快速沉积盆地领域和煤层气—页岩气领域。
- 魏国齐张春林张福东李剑李君刘锐娥
- 关键词:大气田资源量勘探领域烃源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