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2008065)
-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谢和平杨宏志潘国辉梁世香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下消清和四法治疗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观察下清消和四法治疗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3例在应用自拟下消清和四法中医药辨证组方的基础上联合常用西药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单纯西药对症支持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治疗组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及谷氨酰转肽酶(γ-GT)分别下降为(52.0±20.2)μmol.L-1,(59.6±77.2),(101.8±25.9)U.L-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下清消和四法更能有效地促进"残黄期"黄疸的消退,且不良反应轻微,随访3个月,总胆红素与相关指标未出现反弹。结论:下消清和四法中医药辨证组方的基础上联合常用西药治疗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
- 潘国辉梁世香谢和平杨宏志
- 关键词:胆汁淤积黄疸中西医结合
- 下消清和法辨治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初探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观察下消清和法辨治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疗效。方法:以"增液行舟"与"化淤法"相结合为要旨,采用滋阴理气、涤痰逐瘀、清热凉血、调和脏腑等,即归纳为:下、消、清、和法。结果:该治疗方法可明显消除病人的症状、体征,加速患者血清胆红素及酶学等指标复常。结论:下消清和法辨治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疗效较好,且促进"残黄期"黄疸消退尤其显著。
- 潘国辉梁世香谢和平
- 关键词:胆汁淤积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