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2012BS10)

作品数:12 被引量:151H指数:8
相关作者:李涛李涛邬志辉李涛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5篇社会学
  • 5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社会
  • 4篇教育
  • 2篇中国乡村教育
  • 2篇社会分层
  • 2篇社会学
  • 2篇乡村教育
  • 2篇乡土
  • 2篇教育公平
  • 1篇底层关怀
  • 1篇底层社会
  • 1篇读书
  • 1篇读书无用
  • 1篇读书无用论
  • 1篇学社
  • 1篇学术
  • 1篇学术批评
  • 1篇学校文化
  • 1篇意大利共产党
  • 1篇议题
  • 1篇异地高考

机构

  • 8篇东北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李涛
  • 4篇邬志辉
  • 4篇李涛
  • 1篇李涛

传媒

  • 2篇社会科学
  • 2篇探索与争鸣
  • 2篇人文杂志
  • 2篇中国图书评论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教育发展研究
  • 1篇中国行政管理
  • 1篇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座次、身份认同与职业选择——中国西部底层乡校再生产的日常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在中国西部地区的某偏远农村学校——四川芥县云乡学校中,教室内的座位安排并不是随意的:八年级以"榜样塑造"为目标,按照"中心-边缘"规则进行座次编排;九年级依据毕业升学预期能力和职业选择倾向,进行"前排-后排"相区隔的"功能分区型"座次编排。个体在教室场域中不断确证自我的身份认同、形成不同的学习体验、趋向不同的群体聚合、内化不同的行为塑造,进而达成学校对不同学生职业选择的主体性分流和机制性筛选。通过座次的筛选与分流,事实上提早将教育轨道内部的筛选与个体身份认同、职业选择相互勾连,从而使隐藏在底层学校中的教育再生产逻辑得以展开。
李涛邬志辉
关键词:座次身份认同
民众为何不再是知识的消费者?
2012年
知识生产从传统走过现代一直到当代,遵循着完全不同的加工逻辑,而这个加工逻辑变迁背后所深深折射的则是知识加工中的隐形专制逻辑与封闭主义:从知识生产的"个体生命性"到知识生产的"客体消费性"一直到知识生产的"自我周期性",知识加工被紧密地镶嵌在一套严密的社会控制链条之中。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生产源于兴趣和爱好,
李涛
关键词:知识生产消费者民众社会控制消费性生命性
中国教育公平亟待深度范式转型--“就近入学”政策背后的社会学观察被引量:15
2015年
通过对底层社会中两个孩子"就近入学"与"异地择校"两种不同教育选择模式的田野比较观察,揭示出当下中国"就近入学"政策背后的发展困局与深层危机:在现有教育资源不均衡分布的状态下,"就近入学"政策逐步与住房的空间分异、阶层区隔相匹配而形成了明显的教育层化格局,进而导致教育再生产意义上的阶层复制与流动固化。为此,亟待呼吁中国教育公平通过"差异补偿"和"实质公正"的政策升级加速实现从"机会公平"向"质量公平"的深度范式转型。
李涛
关键词:教育公平范式转型社会学
中国“异地高考”公共政策议题争论的背后:一种政治社会学的分析被引量:19
2013年
"异地高考"公共政策议题成为2012年至今中国公共生活的话语热点,其背后具有复杂的生成缘由和发展逻辑。身处不同利益群体中的中国家长都纷纷打出"教育公平"的话语旗号,以完成对自我个体利益追逐的神圣化包装。但运用教育公平话语来期盼达到异地高考问题的各方满意性解决实则困难,因为其背后深层的公平观很难达成一致。要理解这种公平观难以达成一致的缘由就必须超越异地高考命题本身,去理解政策设计中针对该议题容易忽视的几项政治社会学发生根源,如底层政策设计的模糊、个体化中国社会的兴起、农村教育的政策误区以及"文凭中国"、"本科出生论"的思想共谋等等,从而为异地高考公共政策精细化设计提供另一条治本思路。
李涛邬志辉
关键词:异地高考教育公平政治社会学
再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风规范中的几项议题——兼对韩彩英教授、庞晓光副教授的回应被引量:1
2013年
我们合作撰写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风规范议题三论——问学于李醒民教授》[1](以下简称《三论》)一文自2012年第1期发表于《学术界》以后,陆续或公开或私下收到诸多学界朋友们的反馈意见,这些褒贬不一的反馈性意见无疑对于笔者进一步深入思考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系列议题具有积极意义。在这些反馈性的意见中,韩彩英教授所撰《反对学术虚无主义——驳李涛和邬志辉的"不可断然拒绝‘平庸’论"》[2](以下简称"韩文")、庞晓光副教授所撰《也谈"学术"与"平庸"——与〈三论〉作者商榷》[3](以下简称"庞文")较具有代表性,两位学者在与笔者的商榷论文中提出了诸多宝贵意见,笔者在此深表谢意。但二位对《三论》的误读部分,笔者则有必要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什么样的学术批评""学术为什么不可‘断然’拒绝平庸的背后理据""重申学界‘无中心’和‘祛导向’的立论基点是‘方法论’层面绝非‘本体论’层面"三个维度来予以解释,并进一步推动该命题的深入思考。
李涛邬志辉
关键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批评平庸无中心
“文字”何以“上移”?——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的社会学观察被引量:16
2015年
百年来,中国乡村教育经历了"文字下乡"到"文字上移"的复杂历程,表面上看二者相互对立,但细致观察则不难发现二者实质上是逻辑一致的,即都是"发展主义"的现代性逻辑和"国家主义"的政治逻辑之于乡村教育在不同阶段中的控制策略和操作手法。要理解中国乡村教育从"文字下乡"到"文字上移"的根本原因,需要回归到百年来中国村落社会变迁与转型的多层次因素中来考量其发生的可能性,从地方教育发展的现实困难出发来分析其发生的必然性,进而在后"文字上移"的时代语境下,破题在理论层面中摇摆于"城镇化"与"乡土性"之间的中国乡村教育,进而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之路。
李涛
关键词:中国乡村教育社会变迁
中国乡村教育发展路向的理论难题被引量:20
2016年
中国村落空间中的百年社会教化经历了复杂变迁,表现在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理念、方向、目标、路径等一系列根本性的内生命题从未被真正厘清,"农村教育城镇化"还是"守护乡土教育本真"、"离农性"还是"为农性"、"文字下乡"还是"文字上移"等系列农村教育发展的二元治理悖论一直困扰着研究者和决策者。真实而完整的乡村教育形态在多元化的理论博弈与实践探索中反而被彩绘化和碎片化,不同的研究者因其不同的观念前见、生活经历与理论视角而对乡村教育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现实判断,这种判断基本共识是"乡村教育出了问题"。近年来兴起"城乡教育一体化"、"城乡教育统筹"等关乎乡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概念,其内部竟然隐藏着完全不同的具体治理策略。"一体化"与"统筹城乡"作为近年来城乡教育发展的行政性纲领,其不同的理论解读和实践导向,事实上形成了两条截然不同的乡村教育发展之路。
李涛
关键词:乡村教育城镇化乡土性实践逻辑
“乡土中国”中的新“读书无用论”--基于社会分层视角下的雍村调查被引量:33
2015年
在解蔽农民和农户对于读书功用性不同分层认识的基础上,"读书无用论"在中国村落内部的流行并非是一个被媒介故意渲染起来的伪命题,而是实实在在愈来愈冲击村落社会的真命题。在城市中国越来越步入知识社会和开放社会的当下,乡土中国的"读书无用论"思潮日益凸显。对新"读书无用论"解蔽,需要回归到中国社会结构框架中,揭示"单位制解体"、"就业方式改变"、"流动人口政策变迁"以及"乡校撤并"等容易被忽视的政治社会学因素。
李涛邬志辉
关键词:读书无用社会分层
“中国梦”的真正形塑:转向“底层”关怀的思想逻辑与理论表达被引量:14
2013年
"中国梦"要有持续的社会生命力就注定需要"接地气",从而不只是作为"形而上"的国家主义梦想表达而恢弘荣光,更重要的是与作为"形而下"存在的普通群体与个体同呼吸共命运,真正"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高度警惕因为社会底层发声的"无力"、"无效"、"无能"而被隐匿地置换为精英们的"梦想秀"。基于中国社会底层在实现中国梦现实"可能性"和潜在"可行性"方面的困难度最大的事实,在引入"相对底层"和"绝对底层"分析概念的基础上,以"工人"和"农民"为中心展开中国底层百年阶层结构变迁的讨论与解释,希冀将"中国梦"引入到一个核心观念塑造之中,即"中国梦"真正实现与否的现实主体和衡量标准在社会底层。同时,要想进入到真正"中国梦"的核心讨论区间,其办法绝不能只停留在宏大叙事与理论高调的抽象思考之中,还需要下落到对底层具体梦想实现的微观深层研究之中,而这甚至是"中国梦"能否真正实现的更重要因素。
李涛
关键词:中国梦农民
底层的“少年们”:中国西部乡校阶层再生产的隐性预演被引量:31
2016年
中国西部底层乡校的"少年们"的反学校文化具有独特性,他们通过"瞧不起作为‘知识代言者’的农村老师表达对知识权威的抗争","在课堂中制造混乱表达对关系权威的抗争","在日常规定性作息中对规定性的时间权威表达抗争","在摄像头下采取剧场表演对敞视化的空间权威表达抗争"。这种反学校文化与威利斯笔下20世纪70年代英国底层工业城镇中学的"小子们"、周潇笔下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子弟们"的反学校文化相似又相异:首先,相比于"小子们"的优越心态和"子弟们"的自卑心态,"少年们"具有"屌丝"与"土豪"的交替性心态;其次,在对待知识和文凭上,"小子们"具有明确否定性,"子弟们"具有明确的肯定性,"少年们"却在话语言说和行为表达中凸显出非统一性和态度模糊性;再次,相比于"反学校文化"中对教育结构真相是否"洞察","小子们"达到了"局部洞察","子弟们"显然"没有洞察",而"少年们"则具有"局部洞察"的痕迹。
李涛
关键词:反学校文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