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农业大学SRT基金(1113A28)

作品数:1 被引量:18H指数:1
相关作者:翟瑞婷谢橦彭益全郑青松周峰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滨州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盐度
  • 1篇幼苗
  • 1篇幼苗生长
  • 1篇三角叶滨藜
  • 1篇苗生长
  • 1篇耐盐
  • 1篇耐盐性
  • 1篇碱蓬
  • 1篇光合特性
  • 1篇滨藜
  • 1篇不同盐度

机构

  • 1篇滨州学院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南京晓庄学院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浙江省海洋水...

作者

  • 1篇万红建
  • 1篇刘兆普
  • 1篇郑春芳
  • 1篇周峰
  • 1篇郑青松
  • 1篇彭益全
  • 1篇谢橦
  • 1篇翟瑞婷

传媒

  • 1篇草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碱蓬和三角叶滨藜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对不同盐度的响应被引量:18
2012年
为了探讨碱蓬和三角叶滨藜对不同盐度的响应机制,采用砂培试验,用含不同浓度NaCl的Hoagland营养液处理其幼苗30d,分析其生物量、株高、含水量(WC)、叶绿素(Chl)含量、类胡萝卜素(Car)含量、Chl/Car、Chl a/Chl b、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细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s)的变化。结果表明,1)和对照(不加NaCl)相比,低盐(100mmol/L NaCl)显著提高碱蓬幼苗的干重(DW)、株高和地上部WC,三角叶滨藜的株高不受明显影响,而其地上部DW和WC显著下降;中盐(400mmol/L NaCl)胁迫下,碱蓬株高、地上部DW和WC无显著变化,而三角叶滨藜地上部DW和WC显著下降;高盐(800mmol/LNaCl)下,两植物DW和含水量均明显降低,且碱蓬干重和含水量的降幅要显著低于三角叶滨藜。2)低盐对两植物的Chl含量没有明显影响,随着盐度的增加,其Chl含量均显著下降,碱蓬Chl含量的降幅显著大于三角叶滨藜。低盐明显提高碱蓬叶片的Car含量,但是不影响三角叶滨藜叶片的Car含量,随着盐度的增加,两植物的Car含量均显著下降,碱蓬Car含量的降幅显著大于三角叶滨藜的。随着NaCl浓度增加,两植物的Chl a/Chl b均逐渐上升,而对三角叶滨藜的Chl/Car影响也不显著,但是随着盐度的增加,碱蓬叶片Chl/Car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3)100mmol/L NaCl处理显著提高碱蓬的Pn、Gs和Tr,但显著降低三角叶滨藜的Pn、Gs和Tr,随着盐度的进一步增加,二者的Pn、Tr、Gs均显著下降,其中碱蓬Pn、Tr的降幅要显著低于三角叶滨藜的。随着盐度的增加,碱蓬Ci逐渐显著下降;而随着盐度增加,三角叶滨藜的Ci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800mmol/L NaCl处理的Ci显著高于对照。4)碱蓬生物量与Tr、Pn、地上部WC、Car含量、根WC、Gs、根冠比、株高、Chl含量、Ci有极显著的正相关,而与Chl/Car、Ls呈极显著负相关,与WUE显著负相关;三角叶滨藜生物�
彭益全谢橦周峰万红建张春银翟瑞婷郑青松郑春芳刘兆普
关键词:碱蓬三角叶滨藜幼苗耐盐性光合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