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FFB108166)
- 作品数:11 被引量:16H指数:3
- 相关作者:张世善袁丽娟徐良汤群姚立娟更多>>
- 相关机构:常州市武进区特殊教育学校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产、学、销”三位一体的探索与思考被引量:4
- 2011年
- 以校本课程研究为基础,依托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优势,和残联共同进行"产、学、销"三位一体合作,即生产单位(产——主要是部分有需要的油画加工作坊)、特殊教育学校(学——以学校为主,残联为辅)、市场(销——以残联为主,学校为辅进行义卖等销售)的合作活动。经过三年的实践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产、学、销"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已初步形成,探索出了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技术教育的一条全新途径。
- 梅建青
- 关键词:特殊教育校本课程
- 追求适合每一个儿童需要的教育——特殊教育学校在普通学校创建资源教室的实践
- 2013年
- 2012年我区普通中小学共招收328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随班就读,这些学生所在学校既缺乏特殊教育理论的支持和特殊教育教师指导,更缺乏特殊教育的专用设备和器材。为此,从2012年10月起,我们先后在区内的礼嘉中心小学、漕桥小学进行了创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的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 徐良梅建青袁丽娟
- 关键词: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儿童特殊教育需要随班就读
- 培智班开发与实施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在培智学校实施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即在学生的课堂学习、生活实践活动中实施校本化的健康教育,同时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家庭、社区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的健康教育网络,传播健康知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既能开发培智学生的心智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也有利于促进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办学质量。
- 汤群
- 关键词:健康教育校本课程
- 特教学校在普校创建资源教室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1
- 2014年
- 从2012年10月起,常州市武进区特殊教育学校先后在武进礼嘉中心小学、漕桥小学进行了创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的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 徐良梅建青袁丽娟
- 关键词:特殊教育资源教室
- 高中历史导学案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途径浅析被引量:1
- 2012年
- 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导学案教学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学校采纳,大有在全国推而广之之势。学习动力是源动力,学习毅力是助推器。学习动力、学习毅力作用于学习能力,对学习力的提升起着催化作用。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对学习力的提升建立在学习能力的基础之上,因此,其作用的大小有赖于学习能力的强弱。高中历史导学案教学模式正是着眼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学生学习力的提升。
- 姚立娟
-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模式
- 形象化策略在生活数学课中的运用
- 2014年
- 生活数学是培智学校的一门必修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九个年级均有课时安排。根据《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生活数学课程的设置宗旨是帮助学生形成和掌握与生活相关的简单的数的概念、数的运算、时空认识以及数的运用,学习运用简单的运算工具等。
- 高鹏凌
- 关键词:生活数学数学课程形象化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程
- 区域构建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课程被引量:6
- 2015年
- 区域构建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课程,是"鞋合脚"的教育,区域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就是变学生"最近发展区"为"当前发展区"。课程构建通过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面向学生发展的整个过程的教育,引领区域教育从"知识核心时代"迈向"核心素养时代"。加强课程领导力的融合,提高行政推动的特殊功能和专业独立价值的匹配度。丰富课程实施形态,让区域课程行走在课程理想与教学现实之间。
- 张世善
- 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哭闹行为干预个案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小陆(化名),2002年出生。其母亲怀孕时胎动不正常,后在医院实施剖腹产手术。1周岁时会简单发单音节音,口齿不清,14个月时发现不会走路,16个月时确诊为高功能自闭症,后在儿童医院康复训练4个多月。4岁会走路,6岁时去康复中心康复训练1年半,后在普通幼儿园断断续续上过3年。9岁时进入我校就读。
- 符王亚梅建青
-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行为干预个案剖腹产
- 构建涵育学生创新能力的至善课程
- 2018年
- 涵育创新能力就是要引导学生寻找最高的善——智慧,以接近永恒真理。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并与学生们一起"臻于至善",成为能够面对不可预测的变化与复杂问题的具备智慧的人。在至善课程文化图谱中,融合至善积淀创新动能,适切至善激发创新思维,读写至善养成创新人格,诚信至善达成创新创造。
- 张世善
- 关键词:课程改革
- 高功能自闭症哭闹行为个案研究
- 2013年
- 自闭症又称典型自闭症或肯纳症。这类儿童从小便表现出语言理解和表达的困难,难以与身旁的人建立情感,对各种感官刺激反应异常。我校2012年秋招收了一位9周岁的高功能自闭症学生,这位学生每天躺在地上哭闹两次以上,每次超过30分钟。为此我们进行了两次行为改变技术的实验,一个学期后,学生的哭闹行为得到控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 符王亚梅建青
- 关键词: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