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ZZ120438)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马江锋姜岷刘嵘明梁丽亚陈可泉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工业大学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丁二酸
  • 1篇木糖
  • 1篇菌体
  • 1篇菌株
  • 1篇回收
  • 1篇发酵
  • 1篇杆菌
  • 1篇
  • 1篇ATP
  • 1篇大肠杆菌

机构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中国石化扬子...

作者

  • 2篇陈可泉
  • 2篇梁丽亚
  • 2篇刘嵘明
  • 2篇姜岷
  • 2篇马江锋
  • 1篇吴明科
  • 1篇张常青
  • 1篇万青
  • 1篇曹伟佳

传媒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高效利用木糖产丁二酸菌株被引量:8
2013年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AFP111是E.coli NZN111(△pflAB△ldhA)的ptsG自发突变株,其转化1 mol的木糖合成丁二酸的过程中净产生1.67 mol ATP,但是转化1 mol的木糖合成丁二酸的过程中实际需要2.67 mol ATP,因此在厌氧条件下,ATP的供给不足导致E.coli AFP111不能代谢木糖。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射流诱变产丁二酸大肠杆菌菌株,在厌氧条件下,利用以木糖为碳源的M9培养基,筛选得到一株可以代谢木糖并积累丁二酸的突变株DC111。该突变菌株在发酵培养基中,72 h内可以消耗10.52 g/L木糖产6.46 g/L的丁二酸,丁二酸的得率达到了0.78 mol/mol。而且突变株中伴有ATP产生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CK)途径得到加强,PCK的比酶活相对于出发菌株提高了19.33倍,使得其在厌氧条件下能够有足够的ATP供给来代谢木糖发酵产丁二酸。
万青曹伟佳张常青刘嵘明梁丽亚陈可泉马江锋姜岷
关键词:ATP木糖丁二酸
大肠杆菌AFP111菌体回收连续转化生产丁二酸
2013年
在利用大肠杆菌AFP111厌氧发酵生产丁二酸过程中,随着产物丁二酸的不断积累,菌体活力和产酸能力逐渐降低,而通过回收菌体在新鲜培养基中重复发酵,可延长厌氧发酵时间,但是丁二酸生产效率较低。为了提高菌体回收丁二酸的转化效率,通过在回收菌体时有氧诱导3 h,以纯水为培养基,进行丁二酸转化发酵。在连续进行3批次的发酵后,丁二酸的总产量和最终收率分别为56.50 g/L和90%,生产速率达到了0.81 g/(L·h),比未诱导情况下的生产速率提高了13%。
吴明科刘嵘明梁丽亚马江锋陈可泉姜岷
关键词:大肠杆菌丁二酸发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