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2BA711A03)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李晓艳方嬿曾益新刘启才柳息洪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广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纯化
  • 1篇等位
  • 1篇等位基因
  • 1篇咽肿瘤
  • 1篇原核
  • 1篇原核表达
  • 1篇原核表达及纯...
  • 1篇杂合性
  • 1篇杂合性丢失
  • 1篇肿瘤
  • 1篇基因
  • 1篇家族
  • 1篇家族史
  • 1篇核表达
  • 1篇鼻咽
  • 1篇鼻咽癌
  • 1篇鼻咽肿瘤

机构

  • 2篇广州医学院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2篇刘启才
  • 2篇曾益新
  • 2篇方嬿
  • 2篇李晓艳
  • 1篇柳息洪
  • 1篇黄丽惜
  • 1篇冯启胜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具有家族史鼻咽癌4p15.1-4q12区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分析
2007年
目的确定有家族史鼻咽癌患者4p15.1-4q12区域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的分布和频率,为进一步缩小该区域内易感基因的范围提供新的线索和依据。方法收集具有家族史的鼻咽癌患者石蜡包埋的活检组织标本,采用显微切割的方法在肿瘤组织石蜡切片上分离肿瘤细胞和正常淋巴细胞,选定7个定位于4p15.1-4q12区域内的高密度微卫星位点,多重PCR扩增和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Genescan软件对各位点LOH进行分析。结果25例具家族史鼻咽癌患者中,23例在4p15.1-4q12区至少存在一个微卫星位点的LOH(92%)。其中D4S2382位点LOH的频率最高,达到56%;D4S350和D4S1547位点LOH频率均约为50%。最小共同缺失区位于位点D4S350和D4S1547之间。结论鼻咽癌4p15.1—4q12区域内的易感基因可能位于微卫星位点D4S350和D4S1547附近。
刘启才方嬿李晓艳冯启胜黄丽惜曾益新
关键词:鼻咽肿瘤杂合性丢失
NP9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构建表达人NP9融合蛋白的重组体并进行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及NP9蛋白的分离和纯化。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得到NP9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3上构建重组NP9原核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后通过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ting鉴定融合蛋白表达。使用GSTFF层析柱分离纯化NP9蛋白。结果得到序列正确的NP9基因及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6P-3-NP9,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ting证实重组质粒能够在大肠杆菌内受IPTG诱导表达,层析分离得到分子量为大约14kDa单一的NP9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NP9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该载体能在细菌内表达出GST-NP9融合蛋白,有效分离得到NP9蛋白。
刘启才方嬿李晓艳柳息洪曾益新
关键词:原核表达蛋白纯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