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3005300) 作品数:19 被引量:121 H指数:6 相关作者: 曹建华 张春来 杨慧 黄芬 王培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桂林毛村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数量与碳酸酐酶活性比较 被引量:4 2016年 以非岩溶区林地为对比,分析了桂林毛村岩溶区4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碳酸酐酶(CA)活性的季度动态变化规律,发现以下主要结果:①随着植被的正向演替,岩溶区弃耕地、草地、灌丛及林地微生物数量及CA活性逐渐升高,微生物总数从64.07×10^4cfu/g上升到178.23×10^4cfu/g,CA活性从0.77U/g上升到1.82U/g,岩溶区林地大于非岩溶区林地。②在岩溶区不同植被类型,微生物组成均表现为细菌最多(平均值95.14%),放线菌次之(平均值2.79%),真菌数量最少(平均值1.75%)。而在非岩溶区表现为细菌最多(平均值90.95%),真菌次之(平均值5.32%),放线菌最少(平均值3.73%)。③微生物数量季节动态整体表现为春季至夏季逐渐上升,至秋季达到最高,冬季下降,微生物总数的增长依赖于细菌的倍数增长,真菌和放线菌影响较小。CA活性整体表现为夏季和冬季低于春季和秋季,秋季达到最大值。④CA活性与细菌及微生物总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表明土壤CA主要来源于细菌的分泌。 黄芬 黄艳梅 杨利超 白冰 曹建华关键词:植被类型 微生物数量 碳酸酐酶 岩溶流域 Cd^(2+)胁迫下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对岩溶水HCO_3^-、Ca^(2+)利用研究——以桂林寨底地下河为例 被引量:1 2014年 初级生产者藻类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2012年底广西龙江重金属Cd^(2+)污染对其下游水体中水生生物造成了严重的彩响,为了解Cd^(2+)对岩溶水体中藻类碳汇效应的影响,针对广西龙江重金属Cd^(2+)污染,文章通过室内封闭培养体系研究了在0、10、20、40μmol/L不同Cd^(2+)浓度胁迫下,小球藻对岩溶水中游离CO_2、HCO_3和Ca^(2+)的利用情况以及体系中pH和生物量的相应变化。结果表明:当Cd^(2+)浓度在0~10μmol/L时,小球藻对岩溶水中Ca^(2+)和HCO_3^-的利用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当Cd^(2+)浓度在10~40μmol/L时,对小球藻利用Ca^(2+)和HCO_3^-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Cd^(2+)浓度高于40μmol/L时,小球藻将不能利用岩溶水中Ca^(2+)和HCO_3^-同时pH漂移实验表明:当Cd^(2+)浓度在0~20μmol/L时,小球藻能同时利用岩溶水中游离CO_2和HCO_3^-进行光合作用;Cd^(2+)浓度为10μmol/L时,体系中藻细胞生物量与空白对照组基本相同;当Cd^(2+)浓度在20~40μmol/L时,小球藻只能利用岩溶水中游离CO_2进行光合作用;当Cd^(2+)浓度为20μmol/L时,藻细胞生物量为空白对照组的一半;当Cd^(2+)浓度为40μmol/L时,小球藻生物量仅为20μmol/L时的一半。 胡清菁 王培 华磊 曹建华 李强关键词:岩溶水 小球藻 CD2+胁迫 岩溶区次生林地不同地貌部位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探讨土壤C、N、P化学计量学在岩溶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指示作用,揭示岩溶生态系统各组分之间的养分循环规律,为阐明岩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在岩溶区次生林地采集山脚、山腰和山顶3个地貌部位表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C、全N和全P含量,并分析不同地貌部位土壤的C、N、P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岩溶区次生林地中土壤有机C、全N和全P含量分别为28.09~189.98g/kg、1.19~8.79g/kg和0.50~1.62g/kg。土壤P元素含量较稳定,土壤C和N变异程度相似。土壤C/N为3.66~47.27,C/P为26.25~189.06,N/P为1.52~12.80,其中C/N和C/P均不符合正态分布,N/P符合正态分布(DO.05)。土壤有机C和全N含量均为山脚部位最高,并且与山腰和山顶部位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土壤全P含量则为山顶部位显著高于山脚和山腰。土壤C/N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变大,而C/P和N/P的趋势恰好相反,即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变小。土壤有机C、全N和全P含量两两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C/N与C/P呈极显著正相关,与N/P呈极显著负相关;C/P与N/P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岩溶区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高于同气候带下其他类型土壤,营养元素N和P含量相对丰富,但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有效态的N和P含量不足,有效性偏低,且土壤C、N、P化学计量受地貌部位影响较明显。 杨慧 涂春艳 李青芳 杨利超 曹建华关键词:岩溶区 林地 模拟酸雨条件下石灰土-碳酸盐岩体系的碳汇效应 被引量:5 2014年 为揭示不同酸度降雨对石灰土-碳酸盐岩体系内岩溶碳汇效应的影响,以贵阳市花溪区历史降水量为参照,选取贵阳市青岩镇纯灰岩发育土壤与贵阳市花溪水库三叠纪大冶组纯灰岩为样本进行淋溶试验。测定了6个月时长内不同酸度降水﹑不同土壤深度下模拟石灰土-碳酸盐岩体系降水淋出液的 HCO-3﹑DOC含量和土壤呼吸速率,研究了模拟酸雨对石灰土-石灰岩体系碳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土壤深度10~50 cm 匀质状态的样本中,随着土壤厚度的增加,淋出液中 HCO-3含量逐渐增大﹑DOC含量逐渐减小﹑土壤呼吸速率逐渐增大,显示出土壤厚度对石灰土-碳酸盐岩体系的碳汇效应有着明显的影响;(2)在 pH=3.5~6.8的范围内,降水酸度的增强可以抑制岩溶作用与有机碳的溶解,并降低岩溶碳汇效应;(3)在日降水量90~230 mm 范围内,随着降水量的增大碳汇效应也会随之增强。 李春龙 赵家梅 龙偲 陈中吉 周运超 张春来关键词:淋溶试验 模拟酸雨 桂林寨底地下河沉水植物群落结构调查及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7 2015年 为研究岩溶地下河沉水植物分布、群落组成及生境对群落结构的影响,2013年7-8月,对寨底地下河沉水植物分布及群落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并结合全年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生境对沉水植物群落多样性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寨底地下河出口共有沉水植物4科、6属、8种;优势种为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靖西海菜花(Ottelia acuminata var.jingxiensis)、竹叶眼子菜(Potamogeton wrightii)和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优势度分别为33.87%、23.10%、19.06%和12.50%,其中苦草为第一优势种。河道基质是制约沉水植物多样性分布的重要因素,砂石基质处沉水植物为种类单一的海菜花群落;泥沙混合处沉水物种组成比较丰富,海菜花、黑藻、竹叶眼子菜、苦草等形成共优势群落。岩溶水高Ca2+和HCO-3环境为沉水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了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及光合作用碳源。研究结果可为寨底地下河岩溶水生生态系统中沉水植物碳汇效应提供理论支持。 王培 胡清菁 王朋辉 李斌 曹建华关键词:沉水植物 群落结构 河水化学离子成因及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探讨 被引量:5 2013年 因子分析通过提取影响水化学场形成的主要因素,定量研究流域内岩石风化等对河水化学离子的影响程度,从而对河水溶解质综合分析,反映水化学形成及变化规律。对朝鲜半岛汉江流域前人已发表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研究南北支流水化学的主控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岩溶作用是汉江流域重要的风化过程,对南北汉江河水溶解质贡献率分别为41.83%和43.15%;硅酸岩类的风化作用较弱,对南北汉江河水溶解质贡献率分别为13.94%和12.12%;人类活动和大气沉降对汉江水化学贡献较大,对南北汉江河水溶解质贡献率分别为29.37%和37.14%。硫酸对南北汉江岩石风化的贡献分别为68%和95%,硝酸参与了南汉江流域的岩石风化。硫酸和硝酸在岩石风化吸收大气CO2中的作用及其对通量计算的影响应引起注意。综合因子得分和总溶解固体浓度有很好相关性,因子分析结果很好地反映了研究区的实际情况。汉江河水离子在空间分布上受地质背景控制,在时间上受降雨等气候变化影响。 张春来 曹建华 曹建华 卢茜关键词:水化学 桂林毛村地下河流域雨季与旱季定量示踪分析 被引量:5 2017年 以典型岩溶地区广西桂林市毛村地下河流域为例,基于在线高分辨率监测进行雨季与旱季定量示踪试验,精细刻画流域内含水介质特征。根据示踪试验研究及毛村地下河系统内地下水的径流和分布特征,可将毛村地下河系统划分为社更岩、扁岩地下河系统,大冲里-背地坪系统和大岩前落水洞-毛村出口系统。这三个子系统分布于毛村流域的上游和下游,其示踪剂浓度历时曲线为陡升陡降的尖峰,地下管道相对单一,无较大岔道和溶潭发育。各段地下河水动力作用以对流作用为主,且水流一般呈现为紊流流态。雨季流速快、流量较大,平均运移时间短,示踪剂回收率比旱季高。流域中游含水介质相对均匀,无管道发育,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溶蚀裂隙。 黄芬 尹伟璐 胡晓农 胡晓农关键词:岩溶地下河 示踪试验 水力参数 岩溶区地下水补给型水库表层无机碳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2015年 为更深入地认识岩溶区地下水补给型水库表层无机碳的循环过程,于2014-07-12~2014-07-20期间,以广西上林县大龙洞岩溶水库表层水体为研究体系,对无机碳循环研究的重要指标进行定点观测和高密度的昼夜监测.结果发现:1从上游到下游DIC含量和水体p CO2值逐渐增加[DIC(平均):122.88 mg·L-1增至172.02 mg·L-1,p CO2(平均):637.91×10-6增至1 399.97×10-6],δ13CDIC值逐渐偏负[δ13CDIC(平均):-4.34‰降至-6.97‰].2库区均为大气CO2的源,CO2交换通量在7.11~335.54 mg·(m2·h)-1之间,平均125.03 mg·(m2·h)-1,上游和下游地区CO2交换通量较大[平均131.73 mg·(m2·h)-1、170.25 mg·(m2·h)-1],中游狭窄地区CO2交换通量较小[平均116.05 mg·(m2·h)-1].3表层水体p CO2值和水-气界面CO2交换通量存在晚上升高,白天降低的昼夜变化规律,且与叶绿素a(Chla)呈负相关关系.分析认为:1大龙洞水库表层水体DIC含量、δ13CDIC值和水体p CO2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浮游植物浓度、浊度、电导率、水深、透明度等的影响,而水-气界面CO2交换通量除了受浮游植物浓度空间变化的影响外还受风速的影响.2浮游植物昼夜垂向运动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昼夜变化控制着水库表层水体溶解性无机碳的昼夜循环过程. 李建鸿 蒲俊兵 袁道先 刘文 肖琼 于奭 张陶 莫雪 孙平安 潘谋成关键词:溶解无机碳 稳定碳同位素 岩溶水库 岩溶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特征与碳汇效应 被引量:14 2013年 碳酸盐岩是岩溶生态系统的物质基础,而碳酸盐岩的形成过程对大气CO2浓度的降低产生重要的作用,目前地球上99.5%的碳被封存在碳酸盐岩中;岩溶生态系统具有富钙、偏碱性的地球化学背景,制约其碳循环特征:碳酸盐岩是在清洁海洋环境中、以生物化学沉积为特征形成的沉积岩,其酸不溶物含量低,通常小于10%,意味着岩溶区土壤资源短缺,土壤总碳库量偏小,同时石灰土的富钙性导致石灰土缓效性碳库和惰性碳库大,土壤碳库的稳定性提高;土壤资源短缺,植被生长发育受到养分、水分的胁迫,使植被的地上、地下生物量的比例发生变化,岩溶区植被地上/地下生物量的比例可占30%~50%,高于非岩溶区的;岩溶水中的高HCO3-浓度,刺激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并将无机碳转化为有机碳,提高碳迁移过程中的稳定性;本文的目的是根据最近的研究成果,揭示岩溶生态系统中碳酸盐岩-土壤-植被-水中碳赋存的状态和转化过程,提出促进岩溶碳汇效应的技术途径。 张春来 黄芬 杨慧 王培 曹建华关键词:岩溶生态系统 碳循环 土壤 植被 水生植物 不同厚度土壤呼吸对氮沉降的响应 被引量:1 2014年 以贵阳市花溪区石灰土及纯灰岩为供试体,试验设计三种不同土壤厚度(10cm、25cm、50cm)的淋溶管,淋溶管为PVC材质,直径20cm,选择三种不同氮沉降(191.08g/m2、254.78g/m2、318.47g/m2),土表施予多年生黑麦草为研究对象,采用Anderson吸收阱法研究了氮沉降对不同土壤厚度的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沉降对土壤呼吸速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土壤层次越深,氮沉降越大,释放的CO2量越多。 况野 龙偲 陈中吉 周运超 张春来关键词:氮沉降 土壤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