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20081D0500300132)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4
相关作者:杨静徐丹丹孟萧刘奇山孟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工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公共
  • 5篇公共产品
  • 4篇农村
  • 3篇农村公共产品
  • 3篇公共产品供给
  • 2篇实证
  • 2篇实证分析
  • 1篇新农村
  • 1篇新农村建设
  • 1篇学者
  • 1篇政府公共
  • 1篇政府公共投资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利益
  • 1篇社会需求
  • 1篇统筹
  • 1篇统筹城乡
  • 1篇统筹城乡发展
  • 1篇农村公共产品...
  • 1篇农村公共产品...

机构

  • 6篇中国社会科学...
  • 5篇北京工商大学

作者

  • 6篇杨静
  • 5篇徐丹丹
  • 1篇孟潇
  • 1篇刘奇山
  • 1篇孟萧

传媒

  • 1篇经济纵横
  • 1篇学术交流
  • 1篇农业经济问题
  • 1篇教学与研究
  • 1篇经济理论与经...
  • 1篇管理学刊

年份

  • 5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北京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选择的实证分析——基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被引量:6
2009年
本文在运用模糊数学方法构建经济发展阶段判断模型的基础上,对当前北京农村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判断,认为就目前北京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来说政府应当成为主要的公共产品供给者,私人供给只能作为其补充。建议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进行统一筹划,倡导城市部分公共产品市场化供给,使政府将财力(存量和增量)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和城乡居民福利的双提高。
徐丹丹杨静孟萧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
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公共投资优先次序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增加公共投资是推进新农村建设重大举措。当前政府如何将有限公共资金投入进行优先排序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有鉴于此,构建农村公共投资优先次序选择模型,提出公共投资应该以促进农业、非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长为目的。根据数据可得性和模型鲁棒性,检验科研、医疗、社会保障等对农业、非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收入的贡献情况。在实证基础上,得出政府公共投资优先次序并提供政策建议,以期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杨静徐丹丹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公共投资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西方公共产品理论批判性解读被引量:12
2009年
公共产品是一个历史概念,公共产品理论只有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才能科学揭示其本质,正确看待其供需特性以及选择合理的供给模式。西方公共产品理论之所以会在定义、特性以及分类上具有误导性,在满足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上具有虚伪性,在以市场失灵作为划分政府、市场供给边界上具有局限性,其根本原因在于方法论上的错误性。
杨静
关键词:公共产品社会需求社会利益唯物史观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国外研究述评被引量:8
2008年
杨静徐丹丹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国外学者
北京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次序选择
2009年
从产品供给的角度,选取了农村教育、基础设施、资本投入等八项变量作为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范围的重点集,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优先次序选择的分析框架与模型,同时从公共产品需求角度对北京市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与政府供给模型结论互补,得出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次序是:优先发展教育,促进科研投入与转化;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卫生体系。
徐丹丹杨静孟潇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个案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本文以北京为个案,从城乡社会保障、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教育等方面考察了其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异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原因。解决北京公共产品城乡供给差异问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坚持政府有进有退原则,调动市场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积极性;加大财政对农村的倾斜力度,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政策;完善供给决策机制,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
徐丹丹杨静刘奇山
关键词:公共产品统筹城乡发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