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1648)

作品数:6 被引量:40H指数:3
相关作者:吴雪琼阳幼荣张俊仙王兰张翠英更多>>
相关机构:解放军第309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309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结核
  • 4篇结核分枝杆菌
  • 4篇分枝杆菌
  • 4篇杆菌
  • 2篇血清
  • 2篇血清学
  • 2篇血清学诊断
  • 2篇卡介苗
  • 1篇蛋白
  • 1篇血清学试验
  • 1篇入伍
  • 1篇入伍新兵
  • 1篇试剂
  • 1篇试剂盒
  • 1篇重组结核分枝...
  • 1篇驻京部队
  • 1篇新兵
  • 1篇酶联
  • 1篇酶联免疫
  • 1篇酶联免疫斑点

机构

  • 3篇解放军第30...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309...

作者

  • 6篇吴雪琼
  • 5篇张俊仙
  • 5篇阳幼荣
  • 4篇梁艳
  • 4篇张翠英
  • 4篇王兰
  • 3篇李洪敏
  • 2篇孟祥红
  • 2篇朱琰
  • 1篇张涛
  • 1篇张灵霞
  • 1篇韩慧新
  • 1篇王志耘
  • 1篇王安生
  • 1篇李邦印
  • 1篇李邦印
  • 1篇李峤珂
  • 1篇张广宇
  • 1篇梁建琴
  • 1篇侯英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结核分枝杆菌16KD重组蛋白的纯化及血清学诊断应用价值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纯化获得结核分枝杆菌重组16KD蛋白,并评价其在血清学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亲和层析方法纯化结核分枝杆菌重组16KD蛋白,应用ELISA方法检测220例血清中的抗结核抗体。结果:结核分枝杆菌重组16KD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以48名正常人血清0D492+2S为正常限值,57例PPD阳性血清,47例菌阳结核患者血清和68例菌阴结核患者血清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9.30%、93.62%和82.35%。结论:结核分枝杆菌16KD重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高效表达,具有较强的抗原特异性和免疫反应性。
阳幼荣李邦印吴雪琼张俊仙梁艳李洪敏王兰张翠英孟祥红朱琰
关键词:分枝杆菌血清学试验
结核分枝杆菌19-kDa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2006年
目的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重组结核分枝杆菌19-kDa蛋白。方法 应用PCR技术扩增结核分枝杆菌H37 Rv19-kDa DNA序列;以质粒pET24b为表达载体,构建19-kDa重组质粒,然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在异丙基硫代-13-D-半乳糖苷(IPTG)诱导下,分别对不同诱导时间的表达产物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凝胶经考马斯亮蓝染色检测蛋白。结果重组质粒pET24b-19-kDa测序表明与报道的序列相同。它在大肠杆菌BL21(DE3)细胞内以可溶性形式表达。不同IPTG诱导时间实验表明重组结核分枝杆菌19-kDa蛋白诱导3~4h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量最高。结论 pET24b-19-kDa大肠杆菌工程株可高表达结核分枝杆菌重组19-kDa蛋白。
韩慧新李邦印吴雪琼张灵霞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克隆基因表达
结核分枝杆菌38 kD重组蛋白的纯化及血清学诊断应用价值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纯化获得结核分枝杆菌重组38kD蛋白,并评价其在血清学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亲和层析方法纯化结核分枝杆菌重组38kD蛋白,应用ELISA方法检测220例血清中的抗结核抗体。结果结核分枝杆菌重组38kD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以48名正常人血清OD492+2S为正常限值,57例PPD强阳性血清,47例菌阳结核病人血清和68例菌阴结核病人血清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3.8%、97.87%和83.82%。结论结核分枝杆菌38kD重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高效表达,具有较强的抗原特异性和免疫反应性。
阳幼荣吴雪琼张俊仙梁艳李洪敏王兰张翠英孟祥红朱琰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抗原血清学诊断
重组结核分枝杆菌Rv1009蛋白应用价值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索重组结核分枝杆菌Rv1009蛋白(rRv1009)在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以Middlebrook7H9、罗氏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观察rRv1009对卡介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含rRv1009的罗氏培养基于接种卡介苗后第8天出现菌落,比普通罗氏培养基早8~9d;在添加rRv1009的Middlebrook7H9培养基中,卡介苗生长状况明显好于普通Middlebrook7H9培养基。结论rRv1009能促进BCG的复苏和生长,为结核分枝杆菌的快速培养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阳幼荣吴雪琼韩跃松梁艳张俊仙李洪敏张翠英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卡介苗
2009年驻京部队入伍新兵结核感染及随访情况分析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了解2009年驻京部队入伍新兵结核感染及发病情况,评价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907例驻京部队入伍新兵,行胸部X线检查、PPD皮肤试验和ELISPOT检测。PPD皮肤试验阴性者,接种卡介苗7个月后抽查110例,再进行PPD皮肤试验和ELISPOT检测。随访18个月了解结核病发病情况。结果 907例入伍新兵中,PPD皮肤试验和ELISPOT的阳性率分别为50.2%和30.7%。452例PPD阴性和455例PPD阳性者中,分别有132例(29.2%)和146例(32.1%)ELISPOT阳性,两者的一致率为51.4%(466/907)。65.6%的PPD阳性者和27.8%的ELISPOT阳性者[斑点形成细胞(SFC)12.2±21.2]有卡介苗接种;21.3%的PPD阳性者和35.9%的ELISPOT阳性者(SFC 18.3±34.6)没有卡介苗接种。PPD皮肤试验阴性的新兵接种卡介苗7个月后抽查的110例中,85例(77.3%)PPD皮肤试验阳性、21例(19.1%)强阳性,21例(19.1%)ELISPOT阳性、13例(11.8%)强阳性;两者的一致率为38.2%(42/110)。12例新兵发现胸片异常,其中12例(100%)PPD皮肤试验阳性,6例(50%)ELISPOT阳性。随访18个月,均未发现发展为结核病。结论驻京部队入伍新兵的结核感染率低于既往报道,提示卡介苗接种能部分保护人群抵抗结核感染,ELISPOT技术能够更有效地筛查结核感染。
王兰梁艳吴雪琼张翠英王志耘阳幼荣张俊仙侯英赵文娟
关键词:结核卡介苗结核菌素试验军事人员
T SPOT-TB试剂盒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1
2010年
目的:研究TSPOT-TB试剂盒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TSPOT-TB试剂盒检测结核感染组(包括26例临床已确诊结核病患者和4例PPD强阳性志愿者)和非结核感染组(包括20例PPD阴性的非结核病患者和10例PPD阴性的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观察斑点形成细胞(SFC)的数量。结果:30例结核感染组中,28例(93.3%)TSPOT-TB检测阳性,其中4例PPD强阳性志愿者检测均为阳性;30例非结核感染组中,仅1例(3.4%)TSPOT-TB检测阳性。TSPOT-TB阳性组的SFC显著高于TSPOT-TB阴性组。在29例TSPOT-TB阳性者中,31.0%检测孔A(ESAT-6抗原)和B(CFP-10抗原)均阳性,44.8%仅检测孔A阳性,24.2%仅检测孔B阳性。结论:TSPOT-TB试剂盒在检测结核感染、辅助结核病诊断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李峤珂吴雪琼阳幼荣张俊仙梁建琴王安生张广宇张涛王兰
关键词:结核酶联免疫斑点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