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nyhyzx07-042)

作品数:8 被引量:116H指数:6
相关作者:曹煜成文国樑李卓佳刘孝竹杨先乐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重大科技兴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对虾
  • 3篇养殖
  • 3篇微藻
  • 2篇新月菱形藻
  • 2篇芽孢
  • 2篇芽孢杆菌
  • 2篇盐度
  • 2篇优势种
  • 2篇硝化
  • 2篇菱形藻
  • 2篇好氧
  • 2篇好氧反硝化
  • 2篇反硝化
  • 2篇杆菌
  • 2篇池塘
  • 1篇氮磷
  • 1篇氮磷比
  • 1篇氮磷水平
  • 1篇氮磷吸收
  • 1篇蛋白核小球藻

机构

  • 6篇中国水产科学...
  • 5篇广东海洋大学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5篇李卓佳
  • 4篇文国樑
  • 4篇曹煜成
  • 3篇李奕雯
  • 2篇宋增福
  • 2篇刘孝竹
  • 2篇安健
  • 2篇杨先乐
  • 1篇陈素文
  • 1篇陈萍
  • 1篇张小能
  • 1篇王清印
  • 1篇胡鲲
  • 1篇刘萍
  • 1篇李吉涛
  • 1篇杨铿
  • 1篇何玉英
  • 1篇管世权
  • 1篇李健
  • 1篇黄志华

传媒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现代农业科学
  • 1篇南方水产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年份

  • 2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珠江三角洲低盐度虾池秋冬季浮游微藻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2007年9月—2008年1月,对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4口凡纳滨对虾低养殖池塘水体浮游微藻进行定期连续采样,分析了群落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共检出浮游微藻113种,其中绿藻55种,蓝藻21种,硅藻和裸藻各15种,隐藻和甲藻各3种,金藻1种。优势种有8种,主要为蓝藻门种类,有圆胞束球藻(Coelosphaerium naegelianum)、绿色颤藻(Oscillatoria chlorine)、假鱼腥藻(Pseudoanabaena sp.)、卷曲螺旋藻(Spirulina spirulinoides)、拟短形颤藻(Oscillatoria subbrevis)和粘连色球藻(Chroococcus cohaerens),其次还有硅藻门的角毛藻(Chaetoceros sp.)和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养殖早期浮游微藻个体数量介于7.9×105~6.2×107ind·L-1之间,生物量0.05~2.9mg·L-1,多样性指数平均为2.02~2.68;养殖中后期浮游微藻个体数量介于37.2×107~2.1×109ind·L-1之间,生物量11.6~502.9mg·L-1,多样性指数平均为2.39~3.36。浮游藻类的种类、个体数量、生物量及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养殖前期低后期高的变化规律。
刘孝竹李卓佳曹煜成文国樑李奕雯
关键词:微藻优势种多样性
广东滩涂生态大池塘养殖模式与技术被引量:4
2009年
针对广东省沿海大面积的滩涂生态大池塘养殖状况,以广东省江门新会围垦公司为例,介绍了滩涂生态大池塘(鱼塭)养殖的纳苗时间与方法、苗种暂养、养殖管理、收获等技术。
管世权庄耿凯杨铿
关键词:养殖模式养殖技术
cDNA-AFLP分析方法在中国对虾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将c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cDNA-AFLP)分析方法在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中进行了应用,旨在建立1套适于中国对虾研究的cDNA-AFLP反应体系。对总RNA提取、cDNA双链合成、双酶切反应、连接反应、预扩增反应、选择性扩增反应和银染等步骤进行了优化和改进。结果表明,用EcoRⅠ/MseⅠ双酶切、核心序列加3个选择性碱基的选择性扩增引物、1∶1摩尔比的EcoRⅠ端与MseⅠ端选择性扩增引物比和12μL选择性扩增体积,可得到十分稳定的结果,所得产物经电泳和银染后可获得条带清晰的图像。该方法的建立为cDNA-AFLP技术在中国对虾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李吉涛李健陈萍刘萍刘博何玉英王清印
关键词:AFLP中国对虾
对虾养殖环境中浮游微藻、细菌及水质的关系被引量:11
2009年
近十几年来,水产养殖迅速发展,对虾养殖已成为我国许多地方重要的经济产业,并随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出口的增加而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高密度养殖下的残余饵料及水产动物的排泄物易造成水质恶化、细菌孳生,增加了养殖对虾病害发生的机会。使用大量化学药物防治病害的效果不明显,并增加病菌的耐药性,
李卓佳李奕雯曹煜成文国樑
关键词:对虾养殖水环境细菌水质
两种微藻在不同氮磷水平下生长及氮磷吸收的比较
为探讨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和绿色颤藻(Oscillatoria chlorine)在不同氮磷水平下的生长及对营养盐的吸收利用情况。本实验以硝酸氨(NHNO3)为氮源,磷酸二氢钾(KH2P...
李奕雯李卓佳曹煜成文国樑
关键词:氮磷比
文献传递
低盐度养殖池塘常见浮游微藻的种类组成、数量及优势种群变动被引量:38
2009年
于2007年9月至2008年1月在广东珠海地区对低盐度养殖虾池水体的浮游微藻进行全程周期性调查分析。结果共检出常见浮游微藻5门31属49种,其中绿藻13属22种,蓝藻9属16种,硅藻6属8种,裸藻2属2种,隐藻1属1种。优势种有13种,主要是蓝藻,有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圆胞束球藻(Coe-losphaerium naegelianum)、卷曲螺旋藻(Spirulina spirulinoides)、假鱼腥藻(Pseudoanabaena sp.)、绿色颤藻(Os-cillatoria chlorine)、拟短形颤藻(Oscillatoria subbrevis)、粘连色球藻(Chroococcus cohaerens)、点状平裂藻(Mer-ismopedia punctata)和针状蓝纤维藻(Dactylococcopsis aciculari)。其次是绿藻和硅藻,有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多粒衣藻(Chlamydomonas.multgranulis)、角毛藻(Chaetoceros sp.)和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低盐度虾池养殖周期浮游微藻细胞数量为0.1×107~209.2×107ind.L-1,多样性指数平均为2.5~3.2。浮游藻类的种类数、数量及多样性指数总体表现为养殖前期低后期高的特征。
刘孝竹李卓佳曹煜成文国樑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微藻优势种
好氧反硝化芽孢杆菌筛选及其反硝化特性被引量:18
2010年
从对虾养殖池塘中筛选出多株具有好氧反硝化性能的芽孢杆菌,其中芽孢杆菌YX-6能够在14h内将P(亚硝酸盐氮)由10mg/L降至0;p(DO)为5.2—5.8mg/L时,该菌对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接近100%.试验选取具有降氮功能的芽孢杆菌作为阳性对照菌,比较研究了芽孢杆菌YX-6在不同pH,温度,ρ(亚硝酸盐氮)和盐度时的好氧反硝化性能.结果表明,芽孢杆菌YX-6的好氧反硝化性能显著高于阳性对照菌(P〈0.05).通过对芽孢杆菌YX-6的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及16SrDNA分子鉴定,初步鉴定其为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coagulans).
安健宋增福杨先乐黄志华张小能
关键词:好氧反硝化芽孢杆菌亚硝酸盐
好氧反硝化细菌YX-6特性及鉴定分析被引量:31
2010年
从对虾池塘筛选得到1株高效的好氧反硝化细菌,命名为YX-6。对该菌生长及反硝化性能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同时研究了不同温度、pH、盐度及碳源对该菌生长及反硝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反硝化作用主要发生在对数生长期,可将亚硝酸盐氮由10mg/L降至0;该菌最适生长及反硝化温度为30℃;pH值范围为7~9时最适于该菌生长及反硝化性能的发挥。该菌最适盐度范围为0~15;丁二酸钠、乙酸钠为该菌生长及反硝化的最适碳源。通过对YX-6菌株生理生化及16SrRNA分子鉴定,初步鉴定为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对该菌株亚硝酸还原酶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含有亚硝酸还原酶nirS基因。
安健宋增福杨先乐胡鲲路怀灯佘林荣
关键词:好氧反硝化凝结芽孢杆菌
共培养系统中4种微藻生态因子的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通过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安排实验,研究光强、温度和盐度对分离自对虾池塘水环境中的啮蚀隐藻、新月菱形藻、微绿球藻和蛋白核小球藻的增长率的影响。获得各微藻的最适生态因子及其影响度。啮蚀隐藻的最适生态因子为:光强5750~7944lx,温度21.3~28.3℃,盐度13.3~23.0;影响度依次为:盐度>温度>光强。新月菱形藻的最适生态因子为:光强5761~8697lx,温度23.4~29.6℃,盐度11.9~25.7;影响度依次为:盐度>光强>温度。蛋白核小球藻的最适生态因子为:光强6754~8775lx,温度17.1~20.7℃,盐度19.6~26.4;影响度依次为:温度>盐度>光强。微绿球藻的最适生态因子为:光强7128~9012lx,温度18.7~26.7℃,盐度17.9~24.3;影响度为光强>温度>盐度。啮蚀隐藻和新月菱形藻的增长率受到以盐度为基础、以光强和温度为协同因子的显著影响。
文国樑梁伟峰李卓佳曹煜成陈素文
关键词:新月菱形藻蛋白核小球藻微绿球藻盐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