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B2007118)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刘成龙赵亮张飞叶建东林荔军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多糖
  • 1篇形态发生蛋白
  • 1篇软骨
  • 1篇软骨细胞
  • 1篇生物材料
  • 1篇退变
  • 1篇去甲
  • 1篇去甲万古霉素
  • 1篇人工骨
  • 1篇纤维蛋白胶
  • 1篇磷酸钙
  • 1篇磷酸钙人工骨
  • 1篇胶原
  • 1篇胶原含量
  • 1篇骨细胞
  • 1篇骨形态
  • 1篇骨形态发生蛋...
  • 1篇骨形态发生蛋...

机构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刘成龙
  • 1篇刘登均
  • 1篇曹延林
  • 1篇李奇
  • 1篇庄宁
  • 1篇靳安民
  • 1篇林荔军
  • 1篇叶建东
  • 1篇张飞
  • 1篇杜学军
  • 1篇赵亮
  • 1篇李夏林

传媒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软骨细胞注入腰椎间盘损伤模型:10周测量蛋白多糖和胶原含量被引量:5
2010年
背景:研究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软骨细胞可促进体外培养的髓核细胞合成细胞外基质,但其对体内退变椎间盘组织代谢的影响却罕见报道。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细胞移植治疗椎间盘退变的可行性。方法:用新西兰大白兔建立腰椎间盘损伤动物模型,建模后随机分为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细胞移植组注入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的软骨细胞,对照组注入等剂量生理盐水,两组动物在注射后2,4,6,8和10周分别取出退变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并测量其蛋白多糖及胶原含量。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细胞移植组髓核蛋白多糖及胶原含量均有明显增高(P<0.05)。结果提示椎间盘退变的标志之一可能为髓核内细胞外基质含量的减少,而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细胞移植的方法可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改善退变髓核的生物活性,延缓椎间盘的退变。
刘成龙靳安民李夏林杜学军曹延林庄宁
关键词:退变软骨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
新型去甲万古霉素-纤维蛋白胶磷酸钙人工骨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研究新型去甲万古霉素-纤维蛋白胶磷酸钙人工骨的物理学特点,为研制既具有骨填充作用又有局部抗感染能力的人工骨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方法设单纯磷酸钙人工骨组(CPC组)和复合一定质量去甲万古霉素(norvancomycin,NV)与纤维蛋白胶(fibrin glue,FG)磷酸钙人工骨组(NV-FG-CPC组),单纯CPC人工骨按β-磷酸三钙与磷酸二氢钙按质量比3∶1研磨混合,以500 mmol/L柠檬酸为液相,按固液比1 g∶0.4 mL混合均匀即制得。取适量去甲万古霉素粉末加至上述固相中并充分研磨,按上述方法比例加入液相,并按人工骨与FG体积比2∶1充分搅拌均匀,即制得含4%去甲万古霉素新型复合人工骨,每组重复6次,分别测试两组材料的固化时间,抗压强度,孔隙率,并做XRD及扫描电镜分析。结果单纯CPC组材料初凝、终凝时间及抗压强度均明显大于NV-FG-CP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加入一定量FG及NV后主要固化产物为CPC,扫描电镜在NV-FG-CPC组中见散在分布有与背景不甚一致的颗粒。结论新研制的复合人工骨物理学性能上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张飞李奇林荔军叶建东刘成龙刘登均赵亮
关键词:磷酸钙纤维蛋白胶去甲万古霉素生物材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